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历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讀書歷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李俊德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故乡回忆 理想感悟 获奖学金感言

    臺灣科技大學企管研究所 李俊德我是李俊德,就讀於臺灣科技大學企管研究所二年級的準畢業生,此次能得到同鄉會的助學金資助,內心深表激動與真誠的謝意。家父祖籍廣西義寧(臨桂),母親陳氏祖籍浙江盤安,我生在台北市,外省籍第二代,父親因健康不佳已退休多時,現於家中療養,母親從事醫護工作,家中尚有一位姊姊,在私人企業就職。打從我上幼稚園起就不太喜歡讀書,個性內向,孤僻離群,不是沒有小朋友和我玩耍,而是我不喜歡參與他們的遊戲,常常一個人在沙堆中堆沙丘,或是在玩具室裡疊...

  • 文章新來賓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余敏嘉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获奖学金感言 求学历程 广西印象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科系 余敏嘉首先很榮幸能夠獲得廣西同鄉會一百零一學年度獎學金,也感謝同鄉會的長輩們提供這個機會造福晚輩,必當善加利用獎學金於讀書上,再次感謝。我來自一個小家庭,爸爸、媽媽和我,家境並不富裕卻也衣食無虞不缺什麼,簡單的三人過著平實日子;仔細數數從我出生至今也已二十四個年頭,除了高中時的叛逆期,一度迷失人生的方向外,求學路程大致順遂,現在就讀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檢驗系二年級,雖然身為女性但我從小就像個男孩子一樣總是跑在前線且富有正義感,加上...

  • 文章我國第一位國家文學博士羅錦堂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作者:吳月蕙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罗锦堂 求学历程 校园往事 学术成就

    羅錦堂,甘肅隴西人,民國十八年生,民國三十七年於隴西中學畢業後,以成績優異,被保送入上海復旦大學,後轉入國立臺灣大學,就讀中文系,臺大畢業後,繼又考入臺大文科研究所,得碩士學位,隨後又考入現在的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民國五十年,由教育部組織博士學位評定會,聘請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主考。經過三小時的口試後,秘密投票,決定授予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家文學博士。嗣後分別擔任過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副教授、香港大學講師、德國漢...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十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仙女镇 亲友事迹 求学历程 区域发展

    我們在仙女鎭有幾家親戚,旋家是我大伯母的娘家,前已說過。另外在我上學的沿路有一個染坊巷,巷裏住了一家姓郭的,那是我姑母家,姑父母早故,有個表兄叫郭漱岑。他的祖父和我的祖父都喜歡畫山水。我下學天早時嘗到郭家去看看表兄表嫂,他們住的房子甚大,有一個房客姓沈,是一個畫家,他畫的罌粟花細巧逼眞,而以畫人家祖先的容相爲生。這位表兄家以後同我家發生好多關係。我的姑母除生此表兄外,還有一位表姊嫁給一位姓潘的,住在萬壽宮廣場左近,我也常到他家頑。他們家有一位子弟叫潘桐蓀...

  • 文章晚清時墟溝的秀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区域秀才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墟溝一帶原來是一座小漁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漁民、農民、石匠最多,但讀書人甚少。直至清代中期,地方經濟有所發展,人口漸多。墟溝的董、王、邵,西墅的李、吳、陳,連島的顧、江、武等大姓開始重視起讀書來,尤其是受到近在咫尺的新縣、范庄等地讀書人的影響,不少人家請來塾師,在家辦起私塾,或出外拜師求學,一時讀書上進蔚然成風。墟溝一帶最早的秀才是清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年)考中童生的吳潤齋、吳昌慶父子。吳氏原是贛榆人,後由青口搬遷西墅,後又搬到墟溝院前。吳潤齋字潤之...

  • 文章刻苦奮發的閻振興校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河南大学 求学历程 西南联大 台湾大学

    「我是一個很平淡、很平凡的人。」臺大校長閻振興平靜而滿足的這樣說着。初春的陽光,透進了寬敞的校長室中;推開了繁忙校務,閻振興喝着咖啡,走進了幼年的囘憶中。河南汝南東鄕的閻寨,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窮鄕僻壤。「那是塊古老的地方;愈古老的地方,一定是塊大平原」;只是它離縣城五十多里,離鐵路就更需一百廿里了。交通的不便,加上地瘠民窮,於是,閻寨的人們就過着「靠天吃飯」的日子。「我們家境也不好;父親是師範畢業的,雖然是做過小學敎員、校長,可是我們兄弟六人,日子也就過得...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㈥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0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人物事迹 大禹治水 历史典故

    很少在家吃飯,在家吃時,中午有獅子頭、煨鷄、靑菜豆腐,或有時鮮菜如靑椒炒毛豆、淸燉鰣魚之類,都是母親親自下厨,親自上街選買,忙得很。晚上如在家吃飯就叫我在三閘橋頭買兩個銅板(即廿文)的紅燒牛肉。牛肉老板挑好的切成薄片,用荷葉包好回家;並順便在隔鄰一家大醬坊買四兩高粱酒。吃酒時,父親的話就多了,我祗記得他叫我學吃酒,我吃了一口麻舌頭,不願吃。他說男孩子要能喝酒纔能應酬交朋友。他如不出門就在家裏畫山水,我在旁邊看着。畫不完擱着又出去了。母親說,他出去替人看病...

  • 文章追憶抗戰期間求學服務艱苦歷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朱登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求学历程 工作历程

    前言民國廿六年蘆溝橋七七事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抗戰軍興。時余方畢業於南洋中學,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正在松江家中初享暑假之際,不意日寇軍艦,南駛江浙沿海,於金山衛登陸入侵,消息傳來,頓感大禍臨頭。松江爲滬杭甬鐵路重鎮,敵軍進犯之初,即大肆轟炸,當時有滿載難民列車,駛入松江火車站,日機瘋狂轟炸,無辜同胞,血肉橫飛,附近電線樹枝,滿掛斷骨殘肢,慘不忍睹。江南災難,遂即蔓延。斯時余隨父母偕同兩妹,攜帶隨身行李,雇船避難青浦,而在上海執教胞姊,奮身由滬返松,旋趕往...

  • 文章朱培鑾先生與淮海戲音樂的發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祝爾康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朱培銮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淮海戏 求学历程

    朱培鑾先生是淮海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在淮海戲流行區域,享有較高盛譽,在淮海戲的發展過程中,貢獻良多,著名淮海戲表演藝術家,小花褂(朱桂洲)之所以成爲淮海戲中主要代表人物,形成風格獨異的流派,除了小花褂自身具有超人的表演天賦外,和其胞弟朱培鑾的音樂聲腔設計不無關係,尤其是六十年後,淮海戲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地攤(野台戲)演出,向都市豪華劇場演出邁進的過程中,伴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社會的進步與繁榮,淮海戲從「小而土」向「大而洋」演變,淮海戲的伴奏隊伍也由原先的...

  • 文章感受的意義格外不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1期  作者:韋勝瀝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台北广西同乡会1999年度大专学生奖学金 获奖感言 求学历程 展望未来

    廣西同鄉會八八年度大專院校廣西籍學生奬學金頒發後,受奬學生各自將得奬感言撰成文稿陳會。由於諸學生在校品學兼優,赤子之心猶存,所感所言,堪稱至情至性,文筆亦甚通順。本刊經決定以系列方式陸續刊出,將八桂裔苗心聲,展陳於海內外鄉長前,以憑垂鑒。·編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