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平的獨輪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不非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北平 独轮车 交通工具 水车 粪车

    无人敎养的孩子,北平人叫他们做野孩子,他们整天做那些无聊的事。凡是家中有管敎的儿童,谁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倒水的」推著那笨重的独轮车,压的轮轴,发出「滋牛滋牛」的声音,看起来像是很费力气,他们从没有想过如何改良一下,一直到民国二十几年,始有两轮的水车出现,但是他们仍然怀念那用过很久的独轮车,认为两轮的,每次运水少,而更费劲儿。这些山东大汉,都有一种憨直的态度,受人们的欢迎,有时还和他开开玩笑,比如说,有人得了伤风的病,就在他向水缸里倒水的时候,偸偸地走在

  • 文章雁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余宗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雁滩 石田 巨形水车 百斤大鲤 猎雁

    原本也是一块普通的泥田,只不过在泥上加舖一层像鹅卵石大小的细石而已。从上望去可说是块百分之百的石田,全不见泥土。须知这种石田有它特别的作用,田面上的卵石就含有绝缘保温保湿的功能。夜间天降下的露水,尽被这些石块吸藏在泥土,白天太阳出来后,又变做保护地下水分的挡箭牌。故能吸收水分,保持水分,保持湿度,具备了多种的作用,才能种出既肥大又耐久储的大白菜。巨型的水车雁滩的水车可比美荷兰的风车,因为雁滩两旁的农田,尤其是靠贺兰山南边的尽是烟叶田。因占了地土气候的适宜

  • 文章我国民间的水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1期  作者:洪以瑞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水车 诗句 民俗文化 农具 灌溉 劳动

    水车是我国古代农民提水灌田的农具。江南水鄕,入春以后天气晴雨无定,晴则抗旱,雨则排涝,车水之声遍地。在同旱涝抗争中,农民与水车世代相伴,视水车为木龙,是龙的化身,能代龙施雨。农民为颂扬水车的功能,常请鄕村中书法上等的文人或艺师创作出美妙的诗句提写在水车上,这些反映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和企盼粮食丰收的水车诗,深受农民的欢迎。因而水车诗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水车诗根植与我国民间,纯属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学作品,它不受一般诗词格律

  • 文章話我故鄉情

    来源期刊:《浦東》 第52期  作者:畢加 出版时间:1988-04-15
    关键字: 水车 灌溉 乡村 童年记忆 水塘

    那依呀依呀的水车水车,在我们绿苗遍地的鄕村,是可常见的;如你到鄕村里来,水车就会依呀依呀的在溪流上转动,恒常的招唤着你,引你瞩目。水车,有的也设在不算高的陡斜小堤处,但空旷的工地上比较多。平原的溪流较为活泼,走起路来,匆匆疾疾,任何转弯抹角也可以行之若素,唯一不能走的是高处,原因是它们的天赋身子软,不能直起身体来爬坡,于是,在高处的农耕地,村人们使想法子架设了水车,至于水车的数量,则全视需要灌溉高地的面积而定。转动不停的水车靠流水去推动,它们一向配合

  • 文章故鄉拾穗(十九)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水田 水车 水桶 稻米 农业

    水中,必须使之露出水面,以便吸取阳光。引水之工具有二,一为水车,一为笆斗或木桶。所谓水车,是藉人力引水入田之车,请参阅鄕讯第二十三期拙作「讼师卜林望」篇即知梗槪。惟秧田头所置之水车三人轴即可,但须沟渠或池塘内之水平与秧田之平面相差不大三人轴方可应用,此种引水法,大都在「滩里」。因滩里是圩田,圩田四周沟渠内之水平与田之平面相差无几,由于水车之构造成本大,并不是每户农家所能购置,仅少数大户人家才能备有;至于笆斗或木桶,则是农户家家所备有之用具,因其除可作引水之工具外

  • 文章故鄕憶往戽水與「喊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故乡 农田灌溉 水车戽水 桑歌 一筹满了

    故鄕的农田灌溉,在没有戽水机器船以前,都是用水车戽水的;水车有用牛拖转的,有用人力脚踏的;现在但谈用人力脚踏的,这种水车有一个用木板拼合制成的水槽,长短不等,视河水与田岸的距离而定,岸高用长槽,岸低用短槽,所以有三、四丈长的,也有一、二丈长的,槽中装以木制戽斗,戽斗一个个用硬木做的活络绞链(俗称凹公头)连起,一端环绕在车轴中心的轮齿上,车轴两端搁以尺多高的架子,装设在沿河边的田岸上,名为「车垜」,车轴两边,各装踏脚二,三具,或三、四具,一具踏脚,就是装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1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3-02-10
    关键字: 邵伯湖 农田水利 米市 诗词作品 水车 水产

    再北到达高邮县境之车逻鎭而与高邮湖毗连。南沿江都北鄕许巷,陈家沟、黄珏桥、戴家洼及庙头东兴圩、堰桥、庙湾一带;西至公道桥、赤岸鄕,而达高邮县属之送驾桥;再西为安徽盱眙县东境。湖之南端窄狭湾曲,多港汊沟渠。西北宽阔,周围约有二百余华里,浩浩荡荡,水天相接,终年帆樯连绵,风光绮丽,沿湖沃野弥望,堪称鱼米之鄕。在往年沿湖水田皆用人工「车水」,每年孟夏初,所谓「鄕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到处水车辘辘,歌声嚷嚷,小男妇女端茶送饭,充溢着无限的欢欣与尧天舜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