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7-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圩 水稻 翻土 插秧

    漫谈芙蓉圩水稻「三年括一熟,柴仔大如屋」,此系芙蓉圩种田人一句谚语,因芙蓉圩地势低洼,不宜种麦,不过祗须一熟水稻,能够得到气候调和,水旱适时,则一年之生产,等于三年之收获。诚然;芙蓉圩虽然终年积水,维土地肥沃,年成较好时,每亩田一次收获,至少有三、四石白米,而且稻谷颗粒粗大,为江南米中上品。由于芙蓉圩水源足,故选择稻种,至为重要。大抵圩民采用之稻种名为『芦管白』,因为芦管白能适应水性,(喩芦管白之性能与芦苇有相似之处,不惧水之淹没也。)种田工作过程亦与

  • 文章温州绿肥“满江红”——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并可提高产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林秉東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绿肥 水稻 农业生产 国际贸易

    ㈠空气中之「氮」是取之不尽的农业资源『满江红』原产美洲,它的英文名字为Fern-AlgaSystem,其外貌如照片一,由蕨与藻合组而成,蕨叶有小穴,空内含有念珠藻,此藻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与蕨共生,它枯死后,腐化成为绿肥,『满江红』所含的氮比一般绿肥高五倍余。蓄养此小植物作水稻的肥料,其稻谷收获量比用其他肥料之田大幅提升。浙江省温州有蓄养『满江红』的专业农友,于小满节前后,稻农们自专业蓄『满江红』者购入此小植物作种苗而与稻秧共植,大量繁植于稻株之间。吾国

  • 文章水稻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水稻 中央农业实验所 中熟秈稻 播种时间 收获期

    川省民食,以米为主,故水稻为最重要之作物。据抗战以前中央农业实验所之调查估计:川省水稻种植面积,在三千八百万至四千余万亩之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粤省。产额在一万四千万担至一万八千担之间,亦居全国第二位。川省水稻,概为早熟或中熟籼稻,少数中熟糯稻。其生长期间,约自九十日至一百四十日,视当地气候之高低;地势之高卑,雨量之多寡,农民之习惯,及所植品种之不同而异。各县除懋功,茂县,理番一带,山高地瘠,干燥奇寒,不栽水稻,及北川县农民为好奇而种植水稻外,其他各县

  • 文章武進最後一支手工插秧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武进 手工 插秧队 科学实验 水稻研究所

    人工插秧的情景已多年不见,在武进水稻研究所看到这一幕时,不禁勾起了回忆。出于科学试验的需要,水稻研究所里不同规格、品系、要求的水稻必须分开种植。因为分类繁多,每一类的面积很小,机械化插秧无用武之地,只能采取人工插秧。附近村里有一帮奶奶级的农妇愿意插秧,她们平均年龄超过了六十五岁,最大的已经七十三岁。眼下正是农忙季,她们多时几百人,少时几十人,前后十多天,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机械化插秧的全面推广,有人说,这可能是武进最后一支手工插秧队了。

  • 文章古無錫的文化遺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1期  作者:高燮初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古无锡 水稻 农具 文化遗址

    古无锡地区(无锡建县以前),就有人类的活动,根据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在无锡地区出土的古先民遗址(村落)三十多处。新渎发现的先民的遗址中采集到了一批先民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南泉的葛埭桥和玉祁等地也发现了同期先民遗址,証明了古无锡是远古太湖地区原始民族部落聚居地之一。从发现的陶、石网坠和箭镞等器物来看,当时的先民也从事渔猎生产。陶器制造已能按不同需要按质烧制。到了五千多前,古先民已知道种植水稻,在仙蠡墩遗址中发现的稻壳堆,扁平穿孔的石斧、石奔和双孔石刀

  • 文章一份亲缘图,感动袁隆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常道林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家庭亲缘示意图 隆平奖学金

    日前几位好友相约,到九江县政协机关干部胡荣彬家走访,在他家影集中,有张照片引人注目,这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胡荣彬在一起的合影。从这张照片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和蔼可亲的袁院士与胡荣彬同坐一沙发上,认真地倾听胡的求教,不是地予以指点。对于这张照片,胡荣彬告诉说:“那是二〇〇四年九月廿五日晚上,袁老在德安县迎宾馆接见我时照的。”并讲述了其中一些内幕。袁隆平院士是全世界第一位培育成功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

  • 文章棗陽農作栽培制度的演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农作栽培制度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水稻

    复种指数稳定在一八〇%左右,产量不断提高。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推行了栽培新技术;1.改进育苗技术为推行双季稻种植,从一九六四年起,普遍采取薄膜保温和温室育秧。一九七六年吴店中小村两段育秧试验成功。此技术节种者田,可提高复种指数,后随着杂交稻的发展全面推行。一九八五年栽培面积达三〇·〇一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四七%。在此期间,棉花推行营养钵和方块育苗,以移栽和补缺,至今仍沿用。2.地膜覆蓋棉花一九八二年始推行地膜覆蓋棉花新技术,是年种植三五·二亩,亩产多在百斤以上

  • 文章江南水鄉記南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顧孟坪  出版时间:1968-07-25
    关键字: 南浔城 富甲全省 土壤肥沃 桑榆载道 轮船画舫 特产 蚕丝 水稻 南瓜子 康王庙 神会

    據崇楨烏程縣志載:「南潯城在縣東七十二里,城周三里,至正十三年張士誠築,洪武二年,拆修蘇州城。」要非歷史上的記載,幾百年後的今天,南潯城幾無絲毫跡象可尋,而且民國以來,撤銷湖州府和烏程縣,隸屬吳興縣,更名南潯鎭。浙省地域的範疇,按浙江通志所記:「東至江南吳江縣界七十二里,以『潯溪』爲界。」這裏所指的「潯溪」就是南潯的別名,它是踞臨浙省的邊緣,與江蘇的「震澤鎭」毗鄰,在地圖上看,祇是一線之隔,兩鎭相距爲十二華里,即以步行的速度而言,也只一小時左右可達。富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