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4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庆用史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重庆 问题 水源 自来水

    民国十六、七年以前,重庆还没有自来,人民飮不但困难,而且影响健康。那时重庆人民,日常用有两种,一是河,一时井。河是用人工在大河挑来,专用于烧茶、煑饭,名之为「食」。井是居处附近的地下,名曰井,不能食用,只供洗衣、洗涤物品之用。每家均有两口缸,一是河缸,一是井缸。正如民间的一句俗话:「河水不犯井水」。那时重庆人口约有三十万左右,食问题,自然是一件重要的事。由河中挑到城内售卖的人,数以千计。若干用户,约定固定的挑伕,按日挑送

  • 文章民二十年大追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0期  作者:李皓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水患 蝗害

    引言:射湖塘之域,自古天灾人祸频仍,民国二十年,春夏蝗害、秋涝连旬,会湖涨、坝决、海啸,盐阜低地,尽成泽国,时余年十三,已能记事,当势初涨,儿群齐集场圃,奔遂为戏,片刻遽变,低地庐舍,瞬遭洪噬,人人惊骇,无敢预料后来。今虽时隔六十余年,河川已历经整治,洪患也已少见,但洪泽周境,一但久沥霑霈,患仍难尽绝。现果见久雨患生,民生谅必极困,故治本之道,尤待重估。兹作追记一篇,以述既往,以励来兹云耳。射湖塘间,先民衍其中;时有干涝象,念年尤苦恫;春夏蝝蝗害

  • 文章江苏产情形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6、17期  作者:張乃高 出版时间:1972-05-16
    关键字: 江苏 水产

    編者按:上文係張乃高鄕長在江蘇文獻徵集座談會之講詞,由張昭晴先生所記錄。

  • 文章家鄕潮汐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潮汐 潮水 满潮

    闽江下游一带(洪山桥以上,甘蔗以下),均受潮汐的影响,老法计算潮涨退的方法是以阴历日数乘八即得,其法是如果初一,则一八得八,满潮是零点八时。廿日则二八十六,扣十二即四时,每日两次,准确无比。初三十八两日潮最大。

  • 文章我爱白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白水 《白水季刊》 故乡

    去(九四)年十一月,笔者应邀返乡,参加汉光武帝刘秀乡贤,两千周年诞辰纪念会,刘秀学术硏究会及枣阳海内外乡亲联谊会;会后又专程参观刘秀故居史迹馆及白源等处。途中承白季刊主编赵万爽先生,邀我担任白季刊顾问。惟我不学无术、人轻言微,且离乡背井,在半个世纪,何敢滥竽充数,但终以却之不恭而作权宜之允。接着又嘱我提供短文,想来想去,我就以「我爱白」为题,向读者献丑,尚祈高明指敎,幸甚。我说我爱白,并非始自今日,且寓意有三:第一、白是历史的盛地:我们枣阳

  • 文章温州的名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2期  作者:許世錚 出版时间:1989-05-10
    关键字: 温州 名珍水产 水产资源

    温州东临大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质肥沃;瓯江、飞云江、鳌江日夜注入大量营养物质。近海有洞头、北麂、南麂等三个鱼场,渔涂百万亩,还有星罗棋布的一百五十个海岛,堪称天然鱼仓。外海碧波万顷,岛间潮流汹涌,中鱼虾成群,海面渔船如林,吾温产资源,素称丰富。「朝朝暮暮潮头弄,万顷沧波海作田」。鱼米之鄕的温州人民,大海为邻,休戚与共。渔民勤劳,不舍昼夜,不畏艰险,涉江渡海,捕捞鱼虾蟹贝,所获品类繁多,四时供应市场,荐陈宴席,全区产特多珍馔,尤以「江心子鲚

  • 文章仙 案头淸供 新年春意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水仙 花冠 盆栽 水盆

    仙耐寒,品种很多,早春开花,花茎自叶丛中抽出,花冠普通为白色或黄色,分为六片,内外二层排列。供人欣赏趣味无穷。栽植仙有三法,可植于花坛,又可作盆栽(以上用土壤),如用盆或美丽特制之瓶栽植,更是幽雅美观,为春范间室内外不可缺少之淸供。

  • 文章力发电站参观记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越岑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返乡 水电站

    本刊三〇〇期曾刊出陈渔先生撰述之「浙江省第二大电站——云和县紧电站建成」鄕讯一则,敍述了该电站有关的范围与情况。笔者去(八十二)年四五月间,曾再度返鄕探亲及代表台商洽谈有关桑梓建设事宜。相关单位以笔者系从事土木工程建设人员,特专程安排参观该电站工程事宜;乃得以有机会深入详细了解该电站之种切。兹愿对陈先生此文,予以补敍说明,俾供诸鄕长之参考:按紧力发电站位于瓯江(大溪)上游云和县境内,东南距县治约十五公里。(附位置略图)原为一急峻险湍之

  • 文章黄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陳昇輝 李鴻杰 王喜彥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水域 支流 水利

    撰文:陈升辉 李鸿杰 王喜彦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属太平洋系。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咯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五、四六四公里,流域面积七五·二万平方公里,花园口年径流量五六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一六亿吨,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黄河的成生,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距今约五亿年,流域范围还是一片域。后经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等造山运动,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奠定,许多

  • 文章江苏利事业的展望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吳寧海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江苏 水运 防洪 灌溉 水道

    本省东临大海,扬子江横贯东西,江以北位于淮河流域之下游,江南之东南部位于太湖流域之下游,西南部位于秦淮河流域之上游。境内湖河棋布,港汊纷歧,既称多之鄕,又为众流之壑。利重建之目地,一曰防洪灾,为袪除患,应先致力于堤防之巩固,湖泊之调护,及主要道整治。二曰裕农利,为及增进农业生产,应筹划灌漑排工程之兴修,同时兼顾利航,使全省运畅通无阻。并择地兴辟力电源,以供应轻工业及农村副业所需之电力。据匪情报导,**已完成新沭运河、新沂运河、及苏北灌漑总渠

共1446条记录 1/14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