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枣阳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俚語(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正一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俚语’ 方言 枣阳

    黃泥巴腿—農夫自況。二五褦襶—㈠傻不懂事。㈡涼笠。蓋字寶——以兩枚中有方孔之古銅錢,用拇、食、中指捏住,無名指向外捻撣,使在桌面上旋轉,再手持木碗(外部套縫有護皮),將之揜蓋住,賭客隨之押注,憑機智、聽音響、運道、經驗賭「碼」(即有字之面)「曼」。另可一敘者,未開寶(揭木碗)前,尚有各種賭法:可全包,可部份讓出,可外加,錢數多寡端視買(賭客)賣(寶官)雙方之契合。搖單雙——博戲之一種、賭具為兩顆骰子入杯盒內,合蓋搖動落定,論方位講內外猜點數,莊家裁定輸贏...

  • 文章重返湖北訪親友的經過(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亲友 返乡 激动 枣阳

    遗憾!我们在车站里长条凳上,拿出行前大女儿买的糕点,饮料、五香蛋,简简单单算是吃了午餐。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转乘长途汽车,直奔故乡——枣阳。沿途心情格外激动。虽然天有不测,窗外下起濛濛细雨,把野外景色蒙上了一层灰纱,但我仍很欢乐,真正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何况是离别已二十二年的情怀呢?几小时后,汽车顺利驶入枣阳境内,我特别兴奋!高呼:快到了,快到了!任凭不作美的天公,雨越下越大,却丝毫阻挡不住我似箭的归心。车到枣阳站,我们下了车立即坐上电动「麻木」(湖北人

  • 文章枣阳与棘阳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白水纖夫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枣阳 棘阳 历史渊源 枣阳县志

    关于枣阳与历史上棘阳的关系,对枣阳人来说,已是早有定论。老《枣阳县志》明确记载:「按枣阳之名,实承棘阳而立,别无取义。自隋立枣阳,而棘阳于南齐时已废,当时吾县境内尙有舂陵、蔡阳两县,而枣阳之地由棘阳附入者,必不少矣。」「又晋书枣阳据传,初姓棘,后改为枣,亦可为棘阳改为枣阳之旁证也。」按理讲,志史皆讲得如此明白,应当是已不成问题的问题。而且有不少热心枣阳历史的人士和专家学者,通过考察和查阅各类史料,从而进一步肯定和说明了县志的结论意见。然而,也有个别士人

  • 文章枣阳习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大生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 习俗 枣阳县志》

    枣阳习俗很多,一年中各月皆有。正月之元旦、人日、上元、立春、晦日;二月花朝、社日、三月三,寒食清明、四月八,五月端阳,六月六,七月七夕,中元,八月中秋、九月重阳,十月朔日,冬月咸菹,腊月腊八,小除岁除。(详见枣阳县志民国重修本风俗篇,后简称「县志」)前曾介绍婚丧习俗,今再就邑人仍沿重之节日端阳,中秋,岁除(俗称过年)分述如下:一、端阳县志云「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陈志云悬艾于门,食角黍、饮雄黄酒、佩香囊

  • 文章曹明傑先生追思文(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小舅 曹公明傑 長甥 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曹明杰 枣阳北乡 枣阳会战 追思文

    引言我的小舅曹公明杰,去年七月二日在台北辞世。今年清明节正含悲追悼,得枣阳旅台同乡会秘书频嘉德先生电话,嘱我写一篇小舅少年时期的文字,放进他拟编写的纪念集中以为补缺,当即感激承诺,半年来曾不断缅怀和小舅共同成长的青少年情状,神往故乡风物和舅家庭院,然执笔为文,又觉芜杂难裁。我已度过八十五岁,于当年的小舅生活,恐是仅存的共历者。而近百年的故乡巨变。昔时的人地风物已鲜有人知,何妨藉缅怀之机,就回忆所及,不计工拙繁简,为乡亲留下一丝变化痕迹,求杜主编及编书乡亲

  • 文章湖北枣阳地图史初稿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枣阳市 地图

    本文作者姜道章先生,國立師範大學畢業,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師大、南洋大學、夏威夷土學任教,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本文雖是輿地圖的沿革,但深具歷史價値,故特予刊出,以饗讀者。 編者附識

  • 文章棗陽白水光武帝祠碑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王泰來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 光武帝 祠碑記

    蓋聞帝王肇興盛德者必百世祀,在漢中葉新室篡竊矯誣天命,賊虐萬民,兵革並起,群雄角逐,百姓無所歸命,光武皇帝,天錫神智,勘定禍亂,海內蒙恩德至渥也,是以三輔吏士,見司隸僚屬,皆懽忻不自勝,故老或埀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其拯民水火之功,雖天下百世祀可也,況故鄕乎,然其初舂陵節侯買,實封於零陵舂陵鄕。其孫考侯因厭蒸濕,乞移內郡,由是作邑於縣之白水,地靈人傑篤生賢哲,果有以騐,蘇伯阿望氣之識,乃帝握赤符乘六龍,十有七年,乃過故里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

  • 文章美東的春晨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止琳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 气候 春天

    俗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又云「春天原是读书天」。但在台湾的春天,似乎不是如此美好;也可以说「春天原是下雨天」每三天只晴半天,阳明山的花季,都是下雨过去的,实是令人扫兴;回想家鄕的枣阳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植物的叶子,每天都不一样,所谓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也就是写作文的好材料,老师的作文题目都是有个春天的风景,小学生的作文内容都争向写春天的风景如麦田里的麦子像绿色的波浪呀,小鸟在枝头歌唱等等,这样的美景,阔别了五十多年。在四年前的春天,我有机

  • 文章枣阳中草药材的生产与发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 中草药材 中医

    枣阳的中草药材,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但多为野生,主产于山坡、石缝、密林之中。而经营中草药的店舖,遍布枣阳七十二镇。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全县有中药店舖一百八十四家,人民看病全靠中医治病,服中草药,故中草药在人民心中有极高的威信。直至今日,求中医治病者仍呈上升趋势。因而,枣阳的中草药材很有继承、下传、发展之必要。笔者近年调查访问了枣阳中草药材的生产与发展情况,并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现辑录于后。据民国初年重版的〈枣阳县志〉载:枣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寒酷暑

  • 文章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棘阳 枣阳 古今地名

    序言古棘阳和枣阳的地域与建制的设置管辖范围及其名称来历的渊源关系史论久远,而史书早有定论。但现代史学家和枣邑乡贤皆很关注和热忱探索,尤其是近期更是众者撰文屡见报刊,此举无疑对棘阳和枣阳历史上的地域与建制及其名称来历的关系,必将进一步起到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和论证上的不同声音,争论的焦点,就是棘阳与枣阳建制的地域和枣阳的来历是否有历史渊源关系。现在笔者收到乡亲史学爱好者王世明先生编著的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汉棘阳在何地 隋枣阳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