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蟠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蟠名字的出处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鴻民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李蟠 闻见记 李向阳 李耳

    清代康熙丁丑科状元姓李名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菜溪,乳名根大。他的名、字、号、乳名都与姓氏、籍贯有关,又皆出之于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仙李蟠根大」。「仙李蟠根大」是杜甫赴洛阳瞻老君庙而写的五言排律:<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中的一句。如果不了解杜甫这首诗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深切体会李蟠的祖、父辈对李蟠的嘉名之赐,怀有怎样的祝愿与希冀。玄元皇帝即李姓世系中享誉最盛,影响极大的李耳,也即先秦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东汉时被张道陵等尊奉为道教的

  • 文章李蟠遗著『岭南书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李蟠 《岭南书风》 序言 书风

    李幡先生字仙根。中山李遐齡菊水裔孫。八代文風,著於梓里。少日留學東瀛,受知於國父,參加同盟會,努力革命。兩度任本邑縣長,又任江門市長。粤漢鐵路局長。抗倭戰起,國民政府聘為國民參政員。民卅二年積勞病故於陪都,生平愛好臨池,更嗜吟詠。事母尤以孝聞,是書戰時刋於桂林。現已成為孤本,遺詩曰秋波琴館詩稿未刋,予曾選錄於廣東歷代詩鈔卷六。余祖明 謹識

  • 文章状元公李蟠轶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乃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清朝状元 李蟠 盼夫歌词 二十四节气歌

    读丰县文献第十三期李廉斋弟及第十五期王善之先生所写的文章及外传后,想起七十多年前到各大家族闲聊时,每以状元公李蟠戏代其表嫂作的盼夫歌词(因他表兄进京赶考三年未回),打起洋琴,配上二胡,大家一起唱,眞是弦歌共娱,其乐也融融。现在我年已八十有二,记忆力日衰,提笔忘字,讹错亦多,望鄕亲多予指正,是所至盼。兹将记忆所及恭录于后:一、盼夫歌词:状元李蟠戏代其表嫂作珠泪纷纷滴砚池,提笔难写断肠诗;自从那年君分手,直到如今懒画眉。情常付于昆山鸟,飞到西凉劝君回;良药

  • 文章状元公李蟠的两篇文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廉齋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李蟠 李氏渊源 徐州李氏族谱序 始祖七公墓表

    前言七十四年五月返鄕,我李姓正在修谱,七十七年五月再度返鄕,谱已修竣,一部二十多本,卷首有两篇文章。一是徐州李氏族谱序,一是始祖七公墓表,皆为状元公李蟠所撰。看了这两篇文章,对我徐西李氏之从何而来,如何繁衍昌盛,已知大半矣。因抄来台湾,特提供鄕亲参阅。木有本,水有源,我李姓之由来,依据江苏塩城国大代表李鸿儒先生所主编之世界李氏宗谱中记载,皐陶为尧大理官,以官命族,遂为理氏。传至商纣时,裔孙理征公,因直言不容于纣,得罪赐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

  • 文章豐縣狀元碑園狀元碑介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鴻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李蟠生平 七公墓表 李氏始祖七公生平 状元碑历史地位 状元碑园介绍

    注:碑园正门)状元碑是清代丰县状元李蟠为李氏始祖七公撰书的一篇墓表。李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卒于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终年七十四岁。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李向阳,明朝天启孝廉(举人),父李弇(读演),又名鉴,南明弘光拔贡。李蟠天资聪敏,幼承良教,二十岁中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三岁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为康熙皇帝钦点状元,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的一千三百年中,徐州唯一的状元。七公,字正居,河北眞定人(今正定),元末迁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