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文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杂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郭寿华 杂文 介绍

    題賴國大代表涵生梅譜 郭壽華梅爲我國國花,古人以梅蘭菊竹爲四君子,松竹梅爲歲寒三友;以梅冰姿玉骨,品德俱全,國色天香,雅俗共賞,信是「瑤臺第一枝」,我國政府,以梅爲國花,實有其深意存焉。今春獲睹國大代表,名醫賴涵生少魂兄所繪梅花百數十幅,竹亦百數十幅,歎爲奇葩;其天才横溢,實所罕見。其畫,神韻,氣骨、風格,各盡其妙,而秀逸古雅,高貴,勁節,淸絕超凡。暗香,疏影,濃淡,横斜;都非凡品可比。至其筆法,陰陽,遠近,淸濁,輕重,高下,一一合乎自然格調與法則;堪稱...

  • 文章先賢文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天廬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大埔先贤 杂文 文集

    揭陽縣志序 明盛端明程齋志者史也;史氏之要有三:曰紀事,曰垂憲,曰貽遠。三者雖各有所主,然其本則存乎實耳。蓋紀事不實,則無以考往績;垂憲不實,則無以昭善惡;貽遠不實,則無以信將來。是故史學之難也,非史之難也,難乎其人耳。揭陽令王君鳳,以江右之宿學名士,治邑一以誠確廉愼爲先,甫經三載,而百廢俱興。而於作人正僞,尤其留意。暇日因考志書多缺,乃聘儒碩相與訂正增輯,而成是志,呈於當道。將欲梓行,詣予索序,以疾弗克周覽,第摘其一二,如人物諸志,皆其覈實可傳者。乃...

  • 文章鏡前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唐宜俊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感怀岁月 惜时 杂文

    「以古爲鑑,可知興替」,「以銅爲鑑,可正衣冠」。而今站在明澈的鏡前,卻迷失了自己,審視復審視,面對著這似曾相識而又陌生的臉孔,我不禁搔頭弄耳並指鼻自問:「難道這就是過去的我嗎」?昔日的一頭烏絲而今竟是滿頭秋霜;昔日的紅潤俊少年,曾幾何時,更已是面如「故紙見歲痕」,腹凸腰粗難於「鞠躬盡瘁」了!當年的壯志豪情,只落得一事無成空惆悵。難道這就是歲月無情催人老嗎?不禁使我想起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及「鏡裡紅顏驚暗換」的詩句。人生真如「鏡花水月...

  • 文章健康守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黃玉華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杂文 健康 守则 生活艺文

    健康是幸福的泉源。良好的健康習慣,一生受益無窮。笑口常開,精神愉快。健康的心裡,寓於强壯的身體。常抱樂觀,不易生病。適當的飯食是長保健康的原則,也爲長壽的根源。適宜運動、適當休息、充足睡眠,是保持健康之道。健康能創造財富;而財富却買不到健康。健康莫忽視,一去不回頭。飯食有節,不可過量。淸心寡欲,延年益壽。疾病多因憂慮生。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飯前洗手;飯後漱口。飯後不作劇烈的運動。注意環境衞生,利己利人。健康是成功的力量。平衡營養,切忌暴飮暴...

  • 文章說話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讲话的艺术 人生感悟 杂文

    俗云:話是開心腑,話也是金石良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當今是科學群眾,工商發展文化廣大,日新月異之進步,接觸的問題浩繁,大腦機能,思想能力,隨著而發達,要有追求新知識,普通常識要具備,專門知識有修養,高超的見解,勤於學習才能應付裕如。古代要靠「拳頭」,印刷術發展以後則靠「筆頭」;而口頭傳播事業發達後,就是須靠「舌頭」了。與人爭論時,會議時,演說時,使對方心悅誠服,要有內在的條件除了學識之外,大概可分爲下列幾項:一以信待人,以誠待人。二專心專意集中精力,三...

  • 文章溫故知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李人翹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杂文 俗谚 格言 诗歌

    溫故知新,鑒古識今,讀得書多,必定聰明,老人寂寞,自古皆然,不聽俗歌,吟詠消遺。我今春秋九六高年,每晩七時至十一時,規定讀書,或賦詩屬文,數十年來,從未間斷。茲將六十年代,我閱讀書報剳記、內省散文、格言、詩歌、對聯,整理成章,並非佳作,小品文學而已。借望文獻登載,俾讀者休閒瀏覽遣興。一、俗諺:人無計,窮過世。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故人生活須要勤儉,勤能補拙,儉可養廉,勤則不匱,儉則有餘;勤能開源,儉可節流,勤有功...

  • 文章三日與松波諸君游曇華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唐繼堯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游园诗 昙华寺 诗词杂文

    滌滌心鏡淨無瑕,照徧人間億萬家。不是阿儂偏太差,四方多難忍看花。不出斯人又一年,莫將心事問蒼天。春風也感蒼黎差,红徧山山泣杜鵑。

  • 文章鏡心齋瑣言及詩、詞、聯語、文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魯蕩平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镜心斋 诗词 杂文

    法律與道德夫法律者爲道德之準繩:道德者爲法律之根本。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者規範人民之行爲也;道德者匡正人民之意志也。換言之,法律與道德爲維持社會秩序之公約也。故道德與法律相依歸,法律與道德相終始,不可須臾離也。孔子爲魯司寇,攝行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尸於朝三日。子貢問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夫子始爲政,而誅之,或者其有失乎。孔子曰:賜,吾語汝,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僞而辯,四曰...

  • 文章因病得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生病 人生感悟 杂文

    因病得「閒」,無庸置疑;因病得「權」,儘管匪夷所思,事實確是如此。既不是呼風喚雨的權力,也不是包庇遮護的權變,更不是生殺予奪的權柄,而是一種難以言傳的「特權」。第一是「合理拒絕無謂應酬」的特權;自感心無愧疚,別人亦能諒解。方今社會繁榮,人際交往方式繁多,婚喪喜慶、接風送行、開會活動、聯誼聚餐等,不一而足,正常狀況下,理應躬逢盛會;人在病中,理所當然置身事外。第二是「滿不講理,卻受包容」的特權。因為有病在身,周遭的人大都能夠寬容、忍讓。親友時常溫慰不說,陌...

  • 文章蔚秋隨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季蔚秋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杂文 随笔 故事 短文

    季代表蔚秋河南汜水人,河南大學文學士,曾任國立中學國文敎師敎務主任,立法院敎育委員會主任秘書,國大代表等職,著有「蔚秋隨筆」「藝文集錦」等,文筆流暢,趣談尤佳,頃得其大作,特爲之介,蓋讀者可知其文「諷世於寓言,匡俗於文藝」,洵佳構也。編者謹誌 十二月三日、壬申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