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蒋公的仁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方剛生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蒋介石

    读八年抗战、蒋总统集、蒋总统秘录等书,益信 蒋公乃仁勇之化身。古今中外多少圣贤豪杰,英雄侠士,或有勇而无谋;或勇双全而仁德不足;或内怀仁心却缺乏勇,难成大事。其于仁勇三者,全能兼擅者,厥唯先总统 蒋公是也。孔子说:「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国父论军人之仁勇说:「是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仁可分为救世之仁,救人之仁,救国之仁。勇就是不怕。有大勇小勇之别。发狉之勇,无知之勇,血气之勇等,皆属小勇。大勇乃成仁取义之勇。有主

  • 文章幼童战县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幼童 制恶 寓言故事 战县令

    古時,有個不通文墨的人,花錢買了個縣令。一日,攜夫人分乘小轎出游,剛出城門,見三個幼童守住預先擺好的三塊石頭擋住去路,衙役上前驅趕,三幼童齊説:「請縣令下轎對上『對聯』方可讓路。」三幼童將三塊石頭搬開,齊聲朗誦:「搬開磊字三塊石!」縣令本腹中空空,實難應對。怹深知夫人略有才學,前去求救……縣令回轉,也高聲吟道:「剪開出字兩重山。」三幼童聽了哈哈大笑!説:「此聯並不是你所對,定是女人所教矣!」縣令忙問:「有什麼根據。」幼童齊答:「剪刀是女人慣用之物,『剪開...

  • 文章記名書法家王軼公的書道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林嘯松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王轶猛 德智双修 书法学习

    远者。古人所谓书道之妙,妙在应变有方,轶猛得其法,而控之于手,卓然自成一家,令人为之击掌赞叹」!笔者在此引述书法名家李超哉大师的说话,主要在征之于名家笔下对王轶公书法之评价;因为像李大师亦为当代书学界泰斗,国内外青年书法家,均以能为其入室弟子而自豪。李大师如此推崇王轶公,当然不是互相标榜,以掠取时誉,其实不但评述恰当,而且是言有尽而意犹无穷。笔者认为最难能可贵的乃是王轶公能将其德双修之学养,显露于其笔端,充实了他的书法之刚健、奇逸、俊秀与完美。其运笔挥洒

  • 文章王夫之《讀四書大全》摘錄(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王夫之 《论语》 《孟子》 仁义礼

    德者义理之得于己者,道者志于从事于学也。道默成者之厚,故尝曰讷、曰耻、曰怍、曰讱,抑至此更云无言,以顺其自然也。德以诚之敦化,用体实践尽夫天德也。孟子存心、养心、求放心、尽心:龟山云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孟子曾自言,我亦欲正人心。所云欲正人心,则是仁义充塞以后。孟子言存、言养、言求、言尽,亦道性善之旨。如存其心,苟得养其心,求放其心,尽心而已矣,皆赫然有仁义在其中也。仁、义、礼、、乐:孟子所言仁义,大都在发用上说,如礼者仁之余,者义之归;恰如夏者春

  • 文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超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愿望 欲望 德性 智慧

    淫风;敢有侮圣,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鄕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邪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寻常之人惟本寡德,加以室家之累,物欲所诱,非云治国平天下,即欲求其修身安可的乎?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德性固有,而慧高于一切也。其所以自强不息者,为谋求其人生之幸福也。果能敦品力行,则幸福不求而自至矣!倘若求之过急,操之过度而为物质所惑,是则陷于物欲之害,而不能自拔矣。以致道德沦亡,思想卑鄙,学问事业付诸东流,置人格于不顾,弃前程如敝屣,此谓利令

  • 文章四十年前一段緣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往事感慨 婚姻 唐生 唐敏娜 求学

    民国卅三年秋,日寇猖獗,吾邑沦陷,余辞父母潜赴大后方—重庆,继续求学。临行 慈母甚不放心,并将余与唐叔沅(唐孟潇(生)先生之三弟)先生之女敏娜小姐订婚;嘱随同赴渝,以有其照拂,余曾以年纪甚轻,尙不宜订(结)婚,与 慈母争执甚久;但扭不过 慈母之爱子心意与规戒,终于答允。当时 慈母交付余一笔可观之求学及生活资金,唐叔沅先生在未到贵阳前;将余该项资金,借用一空,并将其沿途抢购物资,大做其生意。到渝后,唐叔沅先生与其三姨太太游乐交际,对余求学之事

  • 文章張羣九十年的人生體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中央社記者 黃肇珩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张羣 修养 智慧 从心 忘年

    「人生七十方开始。」经过许多年传播和阐释,这句话已成了名句。张羣补充说,他所指的「七十开始」,是「慧的圆熟」,从此对事理通明,才能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致超越情、理、法的范围。他认为,孔子谈人生经验,只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如依孔子的修养为标准,八十以上的修养,应该更置重于立人启后。张羣就以此为目标,近年来他和朋友见面,常有意无意地谈些有关修养的话,希望能于人有助,于己有益。他指出,既然是人生七十方开始,对社会能作另一层的贡献,长寿必须是先决条件

  • 文章人生偶得(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2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0-02-10
    关键字: 人生 感悟 大智若愚

    并非一阵「中国风」。之九「大若愚」宋代大儒苏轼,曾经说过「大勇若怯」「大若愚」意思是指非常勇敢的人,表现出来的像是很怯弱,有大慧的人表现出往往是「愚钝」的形象;其实儒者只是告诉我们要收敛自己,太过形之于外,很容易就被人看穿你有几斤几两,其实在苏轼之前,庄子、老子、苟子都说过类似的论述。往往有大慧的人小事糊涂,外表看来像似愚钝,其实这种糊涂,并不是认识不清,考虑欠周,而是顾全大局,故意装聋作哑,甘予吃亏,往往一些在小事上斤斤计较,不放过任何鸡毛蒜皮

  • 文章先祖郁公怀曁先君锡璜公合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2期  作者:郁元英  出版时间:1982-05-15
    关键字: 郁怀 生科简介 主要成就 郁锡璜

    先祖讳怀公,字屛翰,别署素痴。江苏省上海县人。年未冠,曾突火救弟。肄业广方言馆,家贫辍学。嗣以棉布业起家,置田与弟分析为三。凡于兴学慈善公益,不遗余力。任工程局总董。塡污水浜,以筑马路。创办华商电气公司,及电话局。售地亲振芜湖水灾。及振崇明水灾,涉水同食麤粝。斥地辟豫园别径,筑春光路。辛亥开国,为沪军政府、财政副司。为普及识字、先后分设义学七所。为施药、设郁良心堂。又捐地为旅沪同业建养病所。分赠桑秧、劝导育蚕。改良棉种,译刋新书。隐居法华鄕莅溪北之昧园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典当管事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9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3-08-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典当 机智

    焦溪典當,開設很早,有次當舖裡的人,忙中把一張當票上銅盆的「銅」字,錯寫作「金」字。本來當票上的字是種龍蛇體,不吃這行飯的人是一個字也認不到的。偏偏這張當票落在個壞人手裡,給行家看過,確實是金盆字樣,以爲這一下可有一筆竹槓可敲。這天,這人拿了原當價二百文加上利息去贖取這件東西。當舖裡人將原當的一個銅盆遞給他。他說:「錯了,我明明是個金盆,你怎把銅盆給我?當票上不是分明寫着金盆嗎?」店裡取出當票仔細一看,確是個「金」字,因此爭執起來。這方面說,旣是金盆,不...

共99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