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常生活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行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长沙大火 滇渝记事 日常生活

    服務學校敎育三十多年,學校朝會、週會常常要向學生講話,常引用中國古書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永恒運行不休,君子效法天道,自己堅強奮發,不斷求進步,永不間歇的去努力。生於中國大動亂,社會大變遷的世道中,生存生活的巨流冲刷,體念豐碩,振書數則。一 長沙大火民國二十六年夏在上海考上一個大學,八一三事變,學校在法租界上課也不安寧,開始流亡學生征途,乘英輪到溫州,隨交大學生包公車到金華,乘火車輾轉到長沙上湖南大學借讀,算是歇下來。大一學生暑期要集訓...

  • 文章徐櫻女士筆下的李方桂博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李方桂 徐樱 日记 日常生活

    李方桂夫人徐櫻女士;別號明珠,是中國政治舞台上文武全才顯赫一時的徐樹禎將軍的女兒。她不但是李博士的賢內助,而她的文章熱情流利,有一種令人百讀不厭的感覺,從他的日記裏,可以看出她筆下的李方桂博士。㈠李方桂博士的家庭八月二十日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七十才開始,兩種口號不管那個有道理,方桂今年的七旬總是個大壽。大女麟德帶了女婿同三外孫囘家拜壽,同時抬來一架最新型的IBM打字機,寳劍呈烈士、紅粉贈佳人,這是女兒、女婿、兒子、媳婦、小女兒、乾女兒、乾女婿合資買的一份最...

  • 文章閒話飲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杜少牧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广东文化 饮茶 日常生活

    一盅两件」,早、午、晚,三顿的飮茶,可算是广东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广州特有的情调,也可以说这是广州文化的一部份。羊城八景或许大家早已忘却,可是谈到「上高楼」则上至达官贵人、士大夫、学者名流,下至膊头担担贩夫走卒,不论八十岁公公,四、五岁大的孩子,男的、女的,没有不食指大动,绝不陌生。飮茶,雅言之谓之「品茗」,朋友相见,寒喧两句,少不了问一声:飮过了茶没有,车笠重逢,久别相遇,更非拉你到茶楼茶室飮飮茶不可,如有事拜托,那么更非上茶楼,㩒着焗盅盖则没

  • 文章台北中正公園巡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纪念伟人 东门町 日常生活

    朝聖蔣公紀念堂每天清晨,當紅日上懶洋洋躲在地平線下。台北市「愛國東路」、「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四圍的園林大道上,幽謐寂靜、車輛稀少。一行行「豆芽型」路燈桿上散發著光芒,漸漸變得微弱,似在作最後的掙扎,想把壟罩大地的黑暗,遠遠抛在後方。可是,很多住在近處的居民。不,老遠如新店、士林、永和等地的婦孺老小,卻已經春寒料峭溫暖被窩內爬出來,穿上整齊的輕便服裝。帶著虔敬的心,輕快步伐,如流水般、四面八方,像是「朝聖」一樣,走向一個共同目標——中正公...

  • 文章隨侍 總理聞見紀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姜伯彰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孙中山 日常生活 见闻纪要

    本月十二日,是 先总理孙先生百秩晋二岁诞辰。笔者早岁任 总理记室,随侍有年。耳闻日见,颇多轶事。兹谨将 总理日常生活及其伟大为一般典籍未载足以示革命模范者,择要录出一二,藉志景仰。总理对政治生涯的起始,是在上李鸿章的条陈意见书。书中列擧「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四大项,均是针对政治立论的。这篇文章,可算是我国经世文章中最杰出者,亦是一篇高水凖的政论论文。他在草写此文时,从香港偕陆皓东至上海,经由香山郑官应字陶斋者者介绍,认识了隐居

  • 文章談趕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赶场 集市 日常生活 端阳场 风俗

    户,固定赶某场,逢场必赶。一个鄕场,便是附近周围数十里以内,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不赶场,等于不曾渉世之鄕愚,鄕间月旦人物,往往说某人还不会赶场呢,也即是说,此人还不曾进入社会之门。又如说,某家娃儿,会赶场了,即是说此人已进入社会,可与之交渉事务。农村日常生活有关之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大部份要赶场才能解决。家中缺少生活必需品,要赶场补充,先卖点什么,再买点什么。「扯经」说道理,要赶场吃茶,请绅粮大爷们公道仲裁。出产季节,产物要向场上集散。这还是大纲节目,农业性

  • 文章山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大埔 山歌 日常生活 情歌

    一枝筆子五寸長,送賁阿哥寫文章;等到吾郎高中轉,荷花落地滿村香。擔凳上棚妹莫梯(叶胎),水流燈草放心來;打醮唔怕惹大士(叶事),火燒烟囱灶(叶做)裏來。錫打戒指錢八厘,拿來包金送賁你;人人都話金打個,錫(叶惜)在心裏唔人知。講着蒔田涯光,田心有個稗子秧;阿妹枉哥畢去,阿哥畢正知秧(叶癢)。玉手彎彎把酒斟,酒杯人影動人心;連人掛酒呑落肚,酒在肝腸人在心。(此條妓女所作)入山已見籐纒樹,出山又見樹纒籐;一刀斬斷籐纒樹,生也纒來死也纒。樹死籐生纒到死,籐死樹生...

  • 文章閒趣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劉偉崧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日常生活 闲趣

    試炊早爨偶非常,八四翁親笑口嘗,不是妻兒懶奉養,乃因老欲逞康強。不學癡聾莫作翁,笑談嘗在口頭中,已曾早起成常習,正好高歌唱大風。

  • 文章萬年皮鞋與貂皮大衣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衣着服饰 日常生活

    由於上頭有四位姊姊,而我又是父母親的「屘女兒」,童年時家境不寛裕,因此,我穿的衣服總是破舊的「數朝元老」。新衣服不會是爲我而做的,都是姊姊們穿小了,一個傳一個,到我身上已十分「可觀」了。誰叫我是么女兒,底下沒有人接,也就不可能爲我做新衣服。我出生在日據末期,那年頭大多數臺民都不得溫飽。番薯籤飯、百補衣司空見慣。光復初期,百業依舊凋敝,各樣物質都極爲缺乏,布料更是昻貴。有的只是:日本人囘去他們本土,把身邊物便宜賣出,人人云之「剝狗皮」——日據時,臺民稱日爲...

  • 文章歲末閒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朱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岁末感怀 日常生活 新年期待

    致仕長欣未索居,神遊自不慮無車。門球場上知攻守,報刊堆中任疾徐。梅竹為鄰無失落,詩書作伴不空虛。年來更覺時光好,日日如斯樂有餘。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