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集共返回8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文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天廬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大埔先贤 杂文 文集

    易、书、诗、春秋、礼记,与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文者此也。文之所以成章者,成此五者之伦;而行之成德者,成此五者之德也。谓之为道为德者此耳;诸生所以瞻依乎圣人,而隶习于学宫者此也。师之敎弟子之所以学者,曷能外此而值适哉?予重玆请,故敢述以吿云。 书翁襄敏文集后 淸林达泉海巖尝读汉纪,宣帝时,麒麟阁图功臣十一人,而将帅之才,营平称首。及读襄敏公文集,史臣言嘉靖间,边臣行事合机宜,议论中肯綮者,亦无与公颉颃。世尝说古今人不相及,今襄敏之与营平,其功名何遽远哉

  • 文章平安先生文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简平安 文集

    本省光复后,先生乃于学校机关团体设班施教,受业者达数千人。时贤名流,多出其门。布衣白云,忍若犯难,对我中华文化推衍之功,可谓至矣。先生于民国六十二年逝世,四方称哀。尤以其门人洪辉松先生,念承教恩深,思有以报。自六十七年教师节起,筹建「平安纪念堂」,募集纪念奖学金,并筹印纪念文集。事经三年,纪念堂已成,奖学金已得八十万元,而纪念文集,经悉力蒐集,除简先生之遗著外,尙有吊念墨宝鸿文,将付印千册,以广流传。关于堂舍兴建、文集编印,需资六十余万元,悉由洪先生负担。洪

  • 文章洪芳洲公年譜㈤

    来源期刊:《同安》 第46期  作者:洪福增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洪芳洲 任职 文集 年谱 文集

    侍讲读于穆宗潜邸九年,启沃最多。穆宗立,手诏以礼部尙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师、吏部尙书,年七十六卒,諡文端。)与张居正皆入阁,居正亦侍裕邸讲,阶草遗诏,独引居正与谋而不及次辅高拱与郭朴,于是阶与拱、朴遂结怨隙。时严嵩已老病,死时年八十有六,寄食墓舍,不能具棺椁,亦无吊者。是年,公曾为王慎中所著「王遵巖文集」作序。此序尙未被收入于洪芳洲先生文集之内,特将全文录下于左:王遵巖文集序(明隆庆辛未五年洪朝选苏州刊本)(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巡抚

  • 文章题左斌乡长著《燕居文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吳汝永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左斌 《燕居文集 文集序言

    左斌乡长编著《燕居文集》,行将付梓,嘱余为序;并指定写诗一首,用《燕居文集》的字,嵌在每句之首,以诗代序,因受左兄之托,只有勉力为之,用以报命;并楷书写好寄奉,兹录原句,楷书如后:(注:左斌兄著燕居文集

  • 文章李啸风先生诗文集稿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賈景德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李啸风 文集 文稿

    國父衡量古今,手剏五權憲法,監察居其一,誠重之也。監院旣立,國人習於霜簡驄威故事,莫不竦目視之。惟時世不同,制度亦異,方軌連檣,有難程以急功捷效者,乃嶽立烏臺,言不輕發,發必能見其大,期爲國家振綱紀、樹風聲,而克慰世人喁望於不失者,則洵陽李嘯風先生,其人也,朝陽鳴鳳;克繼宗風,彈章每出,萬口爭傳誦。稜稜霜氣,耳目爲之淸明。 國父剏制之善,益有以大服於羣心。制以人重,詎不信哉!先生少挺奇志,孤生力學,著盛譽於師友間,時方尙留學;朋輩重其材,有措資斧俾東渡者...

  • 文章「屐痕」诗文集自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3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屐痕 诗文集 序文

    自從蘇東坡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的一首懷舊詩後。一般人都喜借用「雪泥鴻爪」四字,來形容人生的歷程。雖然,意境最爲貼切,詞彙也頗高雅,確是形容人生歷程的最佳用語。但借用的人多了,後世就難免有分辨不淸,造成張冠李戴的錯覺,爲了避免掠美或落入前人的窼臼,我這本小集子,乃借用宋代葉適「應嫌屐齒印蒼苔」的一句詩,將其中屐齒的齒字,改爲痕字,命名爲屐痕,也就是我所走過的腳印。記得童年讀鄕塾時,塾師曾經教導作詩塡詞的押韻...

  • 文章唐代大詩人 李商隱生平與著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李商隐 唐代 诗人 文集

    官,于役吴越扬润等州。十二年(八五八)二月,柳迁刑部尙书。商隐离职归郑州,未几病卒,年四十七。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敖陶录评其诗「如百寳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环妍,要非适用。」以词釆艶丽,寓意隽隐,既炫耳目,亦耐寻味,好之者不绝。宋杨亿、刘筠等承其流,号为西昆体。商隐著作,新唐书艺文志称有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文赋一卷。樊南集原本久佚。淸徐树谷与弟烱为樊南文集笺注八卷,原文盖后人杂取文苑英华诸书缀辑而成,又有冯浩樊南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文集 顺口溜

    纂述河南風土諺語,諺卡旣已聚集,賦予編號,只待排比論證了。下筆之前,好一陣心懷悲憫。兒時,在江漢地區,就留下了不少河南人逃荒的慘苦印象。少年浪遊,經平漢路,至西平、鄭州、新鄭,小住密縣。其後,東西南北的走動,少不了總要經過河南。抗戰之初,作戰豫北敵後,越發深深體驗了河南省這六七十年所承受的天災人禍。民國十年陰曆五月初二,駐武昌城的北洋軍隊兵變,黑夜裏大肆搶奪,三五天後,被押走不少當兵的處了死刑。老百姓說:「這都是河南侉子。侉子者,質樸豪放的鄕土性格也。自...

  • 文章安國鈞撰書甲骨文字集聯詩格言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張冶春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安国钧 《甲骨文集诗联格言选辑》 文集序言

    相馈慰。忽一夕头疼欲裂,刻不可忍,寻药后疼止,而神瞀谵呓,片刻千言,均无首尾,室下湍流潺潺,顿觉涛轰雷鸣,以物充两耳,犹不能堪,国钧屛百事,彻夜相伴,无倦容,虽骨肉手足,不斯过也。始余遯迹医林,继复皋比重拥。国钧从事公敎,花晨月夕,时相过从,上下古今,从谈无隐。余平生蠧鱼一斋,不亲世务,至台后,人情世态,益非所习,偶有拂逆,輙胸坟五岳,每得其片言解頣,往往化阴霾为光霁。国钧笃学善书,居台后,溢潜心朴学,湛于缘隶,用力于殷契者尤勤,近著甲骨文集联诗格言,以

  • 文章《黄淮文集》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黄淮文集 序文 人物生平

    」黄淮存世有《介庵集》十一卷,中有「退直」、「入觐」、「归田」三稿;狱中著《省愆集》二卷。而《自省录》稿散佚无存。黄君永陵为永嘉黄氏族系[2]第三十七世孙,致力于《黄淮文集》的辑佚补正工作有年。《介庵集》为文集的主体,他采用原藏于瑞安玉海楼,业经孙诒让精勘的汪启淑家藏本为底本,该本曾于一九三一年辑入黄氏敬绑楼丛书中,此为较好版本。永陵君征文献、志书、宗谱等资料,订正底本之脱漏、衍误。继经多年苦苦搜求,收集到佚文二十二篇;诗作二十七首,编入《永嘉黄氏家集内编

共85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