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研究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情深意切說漢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朱建頌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汉腔 武汉话 文化研究

    俗諺說:「美不美,家鄕水;親不親,故鄕人。」人們對家鄕對鄕親有著特別深切的情意。連帶地,對鄕音—方言土語也有著特別深切的情意。有人比喩鄕音像無形的介紹信,一聽便知是何處人;像強力的磁鐵,能縮短陌生人的距離;像黃泥的油燈,能照亮心中許多往事;像陳年的老酒,使人沉醉在釅釅的鄕情裏。(參見周有光《語文閒談續編》八三八引王繼和語。)由此,我想對俗諺續上一句:「家鄕音,最可親。」我祖籍漢陽沌口,一九二六年生於漢口礄口,長於漢口大智門一帶,以後又移居武昌中心地區,算...

  • 文章武昌無影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劉謙定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无影塔 文化研究

    施洋烈士墓西側的無影塔,是武漢地面上至今尚存的最古老建築,日前修復竣工。無影塔原名興福寺塔,無影塔是其俗稱,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方志學家王葆心在一九三三年編著的《再續漢口叢談》中説:「省城(指武昌)内有無影塔二處,一是古無影塔,在鵠磯上,一在大洪山南塔下,名曰無影塔,用以鎭浪花井者,井水沸如浪,建塔乃安瀾焉。」按此説,洪山無影塔應是一座風水塔。其原址在今湖北省軍區大院内。一九六二年塔身傾斜破裂,爲方便群眾參觀,該塔被挪到了異地進行搶救性維修。無影塔是用...

  • 文章三峽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明暉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长江三峡 名胜古迹 文化研究

    滾滾長江東逝水,五千年來,中華文化在這裡孕育、萌芽、生根,並發揚光大,長江因有三峽,山川變得更加雄偉,風光格外秀麗;三峽不僅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水畫廊,更是一座色彩瑰麗的藝術殿堂。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其間,爲多嬌的江山,點綴出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也留傳許多神話故事,增添中華文化神秘的色彩。長江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兩岸峭壁對峙,群峰疊嶂,千姿百態,江水澎湃洶湧。古人遊走三峽,乃是一葉扁舟,以千里江陵一日返的速度,對美麗的山河,進行各種...

  • 文章對武漢市中山公園亭軒楹聯部份淺見之商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棟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中山公园 楹联 文化研究

    武漢中山公園亭軒楹聯作者呂學赶先生,正如編者先生所言:「國學根據深厚,加之在中山公園工作多年,對公園內之一切來龍去脈,均甚熟悉,故所撰楹聯,切合景物,極爲中肯,深感欽佩!如能在整韻方面,加以調適,則更獲好評」。筆者幼讀私塾,對楹聯較具興趣,記得老師敎導,有三個原則,必須遵守:㈠上聯最末一字必須仄聲、下聯最末一字,必須平聲。㈡如係兩句對,上聯一句末爲平二句末爲仄,下聯一句末爲仄,二句末爲平,餘類推。㈢上下聯不宜有同字。根據以上原則,響應編者先生「就原作加以...

  • 文章試擬「武漢市中山公園亭軒楹聯」幷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宇屏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张宇屏 楹联 文化研究

    古竟陵 張宇屏前此,歲次壬申之春,由鄂返台時,興作「還鄕曲組」㈡尋根:「大別山頭曙色明,尋根歸去踏雲行。而今重飮長江水,七十光陰兩岸情。」之後,迄未再定歸期。茲讀民國九十年十月十日湖北文獻第一四一期呂學赶先生「武漢市中山公園亭軒楹聯」大作,不禁鄕心鄕情,油然而生,倍感親切;且由知武漢市,公益建設超速,已具規模,以是欣然外,特據以擬之。迎輝亭(崁字)「迎」風載酒遊園去;「輝」燭捲簾待月來。注:輝燭,光彩照耀也。淮南子道應訓:「輝燭四海」。之二扼長江漢水成三...

  • 文章對當前氏族修譜的我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氏族修谱 谱学 文化研究 学者评论

    一、譜的定義㈠何謂譜?譜,籍錄也。凡籍錄人物而詳列其次序者,皆謂之「譜」。如:家譜、年譜、食譜、棋譜等。譜、通普、或作表。世本有帝王譜、諸侯譜各篇。說文無譜字,古世本當作譜。史記按世本之譜變名爲表。按文心雕龍書記云:「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錄,故謂:譜者普也,註序世統,事資周譜,鄭氏譜詩。蓋取乎此。」據此,可知譜通作普。譜、布也,謂序錄之也。史記,不可得而譜。(見辭源、辭海)㈡或名:譜系。譜系、家乘,以紀世族統系者。唐書經籍志:「譜系以統世族繼序。」㈢又稱...

  • 文章春秋楚令尹孫叔敖姓名字籍考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明贤传记 文化研究 孙叔敖 姓氏

    一漢碑載孫君受純靈之精,懷絕世之才,有大賢次聖之質,(碑文見古文苑)作者對其德業,紀載最詳,而太史公僅稱孫相爲奉職循理之良吏,其姓名字號籍貫等,亦爲經史注疏學者所評論,筆者閱覽經史諸子諸書,寫成本文,雖不敢將歷來未決之問題,作一定論,似可爲公平判斷之助,惜筆者不文,學識淺陋,不能表達於萬一,祈鄕人君子,予以指正爲幸。二據史記,楚國王室,始祖名祝融者,卽高辛氏,大正,其後分六姓,最末一支,芉姓,以季連爲祖先,其後鬻熊仕周文王,三傳至熊繹受成王封於丹陽,此乃...

  • 文章寫在黃盛璋先生「褒斜道與石門石刻」一文之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敬三李杞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黄盛璋 褒斜道 文化研究 史料考古

    褒斜道與石門石刻一文,係民國七十年高仲謙先生自香港帶回給予,高先生以予爲褒邑人,對故里有關史地考正文獻必有親切感,希予就斯文所述,是否加以補註,爲之刋出,予細讀斯文,知作者黃盛璋先生史地造詣淵博,對陳明達先生「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文中關於石門起源以及褒斜道的演變凡有錯誤和疏失之處正待進一步補充勘訂;是知黃文雖已發表,很顯然的尙有待於補充和增訂,故予視此文爲一待續未完稿。予自愧學殖膚淺,對史地領輿涉獵甚少,故不敢對黃陳兩先生之文作浮泛贅詞,況黃先生正將有進...

  • 文章論方志在史籍中的地位及功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成文社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方志 学术研究 史籍 文化研究

    論我國史籍的源流,要以尚書和春秋最古。章學誠(一七三八—一八〇一)有六經皆史的說法,認爲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是先王的政典。龔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認爲六經是周史的宗子。易經是卜筮的史,書經是記言的史,春秋是記事的史。國風是史官採自民間的詩而要付之司樂的,雅頌是史官採自士大夫的,禮記是一代的律令,皆屬史官守藏。這樣看來,都是與史有緣的。參證後來把會典、通典、通考各種專記律令文獻的著作,也列入史籍,適足說明我們要硏究社會全面文化的時候,自然會擴大史...

  • 文章我國古代漆器的藝術與文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鑑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阳 殷商 漆器装饰 文化研究

    的一般花纹除了鸟头云纹、云气纹、异兽纹外,其它多为延续三代青铜器的纹饰,例如:变形蟠龙纹、凤鸟纹、弦纹、回纹、圆涡纹、卷云纹、菱格纹等。有些漆器上亦有镶嵌绿松石、蚌片、贴金泊、描金等纹饰工艺,由于漆器有多种胎质和多种装饰技法,使得制造出来的产品,花样繁多,千姿百态,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漆器文化。[2]从新石器时代起,至商周两汉止,所出土的漆器中,以黑红颜色为主要色彩,因为黑色与红色之间的对比较为强烈,黑色深沉、红色鲜艳,可以使彩绘的花纹达到最高的艺术效果。再者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