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贡献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于右任先生與育達商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教育贡献 商业职业学校

    提到于右任先生,一般人多認爲他是開國元勳,或是一位大書法家,殊不知先生風光傳奇的一生中,還扮演著多重色—政治家、敎育家、思想家、報界先軀、詩人等,而每一種角色均能淋漓發揮,達到至善之境,並爲後世樹立典範。我個人最景仰先生對敎育的貢獻,記憶所及,他曾創辦了多所學校,如宗海小學、民治中小學、三原中學、渭北中學、渭北師範、西北農學院(今西北農業大學所、中國公學、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爲早年苦難的中國,培育無數的人才,實現了他「以百年樹人之計,植民...

  • 文章憶百歲人瑞彭精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彭精一 教育贡献 政治贡献 人物追忆

    (注:百歲人瑞彭精一老先生)在本刊第三十卷第三期中,看到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被印尼遣送回台「八鬥士」的照片,我認識的便有三位:彭精一、丘正歐、徐琚清。早現聰敏彭精一先生是百歲人瑞,廣東省梅縣石扇堡人,家名昌明,字精一,以字行。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九月二十九日生於書香之家。祖父慶芳,經商南洋,頗有成就。父發興在家鄉持家教學,嘗設私塾及任會文小學校長。精一先生幼隨父就學,聰穎異常,過目成誦,且愛好數理,成績優異,深得同學及師長讚賞。讀小學時,...

  • 文章分水小學風風雨雨七十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分水小学 往事回忆 校史变迁 教育贡献

    分水村面積約四平方華里,二千餘戶,一萬二千餘人,人口甚爲稠密。在民國二十年前後,無一所公辦學校,只有耿莊、陳莊、劉圈三所私塾,僅能容納十多名學生。塾師僅能敎幾句「人之初,性本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類啓蒙讀物,所授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學童囫圇呑棗,食而不化。因此,地方比較露臉人士,晏灣晏澤淸,孫圩孫月亭,耿莊耿振鷺,劉圈劉濟民諸位鄕紳,有鑑於此,認爲分水必須辦一所學校,培養地方子弟。經他們硏究,一九三〇年報請沭陽縣政府,經...

  • 文章羅志淵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罗志渊 近代教育家 人物生平 教育贡献

    羅志淵(一九〇四—一九七四),字孟浩,廣東興寧人。民前八年即光緖三十年(一九〇四)甲辰某月生。父傳悌,業農。世居深山,豪族奪其世業田。擧家失所恃,徙邑中,鬻苦力,以維生計。志淵方舞勺,入小學,常枵腹。膏火不繼,輟爲傭。資稍積,繼續小中學業,志氣堅毅,不以坎坷餒。旣卒業,名冠同儕。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得師友似助,負笈金陵,肄業中央黨務學校。翌年,改制爲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乃入行政學系,專攻法政。將畢業,倭寇尋釁,淞滬吿急。遂返鄕創興寧時事日報,鼓吹抗日...

  • 文章圖書館與資訊界鬥士——胡述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王梅玲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胡述兆 学术成就 教育贡献 两岸交流 图书馆资讯学

    編者按:胡述兆先生,江西省新喩縣人,現任一、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二、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永久職)

  • 文章陳榮昌先生評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制度改革 戊戌新政 修建祠堂 经正书院 教育贡献 皈依佛门

    过于求全责备,认为他是前清遗老,不肯出任民国官职,反对辛亥革命。其实,筱圃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他能亲书《护国门碑记》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碑文,实属一种顺乎革命潮流的举动。[2]他晚年办学,服务桑梓,为发展云南省教育事业,在培养人才,改革学制,转变学风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经正书院山长(院长)、云南高等学堂总教习(校长)、云南国学专修馆馆长,云南教育总会首届会长。在主持云南学务期间,根据云南实际,创办了一批专科学校,大大提高了云南的教育水平

  • 文章教育巨擘鄒魯海濱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邹鲁 人物事略 文化教育贡献 大埔中学 中山大学

    國民政府黨國元老鄒魯,一八八五年生於大埔縣城,茶陽儒學里,原名澄生,學名魯,字海濱,幼讀私塾,純於記誦,敏於悟解,十九歲就讀韓山書院,未畢業轉學到廣東政法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鄒魯一生於文化教育做出極大貢獻,在韓山書院求學時表現極佳,各科成績優秀而名列前茅,深得師生贊賞,與同鄉張針要好,以四塊鷹洋,又得老師張竹士信任,一再資助資金囑鄒魯籌辦建「樂群中學」。(埔中前身)。鄒魯不辜負老師之願望,不分盡夜,積極籌辦,樂群中學建成並被委任爲校長,如今培育的桃李十...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