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制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雅中學簡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2-12-31
    关键字: 广雅中学 简史 教育制度

    廣東省立廣雅中學的前身是省立第一中學,依據沿革來說,廣雅書院又是省立一中的始創機構。淸季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兩廣總督張公之洞奏准創建廣雅書院於廣東省城西北五里源頭鄕(西村),選廣東、廣西兩省「才志出衆」學生各百名,入院肄業,課程分經、史、理、文四科,隨意選習。首任山長(院長)爲梁鼎芬翰林。光緒廿四年,粵督陶模承朝旨「立大學,將廣雅書院改爲兩廣大學堂。定制:三年備■,三年正齋,三年專齋,共九年畢業。考選學生一百六十人,分爲四班。光緒廿九年,學制公...

  • 文章我的母校——省立昌樂中學戰時生活囘憶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昌乐中学 教育制度

    「神秘的昌樂」外一章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昌樂各界爲紀念八年苦鬪的辛酸成果,計劃做三件事:一是在縣政府進門處立一「張公仲輔蒞昌十週年紀念碑」,以示對縣長張天佐(仲輔)輝煌政績的感謝;一是創刋「新昌樂」季刋,鼓勵全縣民衆發揚抗戰精神以建設昌樂爲山東模範縣;一是編印一本標題爲「神秘的昌樂」的專書,向外界說明昌樂在戰時創造奇蹟的實情眞象。前兩件事都做到了,後一件事卻不曉得是爲了什麼,未底於成。作爲昌樂縣民的一分子,總覺得這是件很遺憾的事。因此我也時常在尋思:...

  • 文章民國初年的幾首軍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民国初年 军歌 国民教育制度

    民國初年,我國政府採行軍國民敎育制度。中小學生亦習歌軍歌。筆者當時在校時亦學得多首。其詞雄偉壯烈,深具愛國精神,頗有價値;惜爲時已久,遺忘殆盡。茲將尙記得的幾首,錄之於後,藉以保存中國敎育史上的一點文獻。一、五彩(指五色國旗)招展風飄揚,十萬橫磨劍吐光,齊唱從軍新樂府,戰雲開處陣堂堂。二、靑年尙武奮精神,聛聣東隣肯讓人,三島區區原弱小,那怕日本大和魂。三、黃人應享黃海權,亞人應種亞洲田,四萬萬人齊努力,莫讓歐美着先鞭。四、中華立國四千有餘年,神武軒轅自古...

  • 文章社教先驅邑人伍博純先生(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0-05-15
    关键字: 社教先驱 邑人 伍博纯 敎育 教育制度

    敎育的目的,是擴大自我之生活,以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延續自我之生命,以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它是一貫的,普遍的,整個的。包括兒童時期,靑年時期,成人時期直到終老。不分男女性別或職別,無事不是敎育,無時不在敎育。俗語云:「做到老學到老」,卽是此意。我們稱其前者爲學校敎育,稱其後者爲社會敎育;前者是對一個人的基本知識敎育,後者則是對一個人的生存敎育,更推而至「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旨。一個人如果沒有受過良好的學校敎育,但却受過良好的社會敎育,同樣會憤發有爲,成...

  • 文章談談補習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补习班 建国文理补习班 教育制度

    提起「補習班」,人們皆當它是「學店」,印象似乎很差,更因少數刊物為刺激讀者增加發行量,專找補習的缺點,刻意渲染,作不實報導,致加深社會大衆的鄙視。雖然如此,但年年仍有成千上萬的靑少年,去登門求學,可見價値觀念因人而異。也可看出補習班有其存在的理由。臺北市共有幾家補習班?相信知之者不多。根據市敎育局統計資料,計有文理、語文及商業補習班共二〇一家。此外尙有音樂啦、舞蹈啦、體育啦、戲劇啦、歌唱啦、烹飪啦、美容啦、服裝設計啦……多的不勝枚擧。在所有補習班中,惟獨...

  • 文章寧波靑少年在上海就學鱗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上海发展 上海文化 教育制度 海派

    上海稱爲十里洋場。在春秋戰國時代,楚封春申君黃歇於其地,故亦稱春申,又名歇浦。因濱黃埔江,亦叫黃埔灘。原不過江蘇省松江府所屬一個濱海荒僻漁村。迨淸道光間,中英鴉片戰爭,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闢爲五口通商之一口,才名副其實成爲十里洋場。亦開外國在我國擁有租界之先河。嗣以地理環境,與我國淸末民初國內政治經濟社會變遷之諸種因素,由「點點漁火」之小漁村,逐漸成爲擁有五百萬人口之世界第四大都市,不過百年歷史。所謂歐風東漸,我國之受列强侵凌,英國之東印度...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妇女生产 生育观念 教育制度 养育问题 童年见闻

    序言人生除了求知的過程,與工作的運作,其餘則可含蓋於: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綱目之內。前文已談過食衣住行之要義,繼之介紹育、樂之趣聞。育、樂天下皆然,但由於時代背景,與地域習俗之不同,各地就有天壤之别的詫異之分。卅年代以前的西北地區,爲文明遲到之區域,其育其樂,均與現代有不可同日而語之差别,無論是形式或實質上,各具有時代的意義,與運作之特性,說出來雖土雖愚,甚至於駭異警聞!但它是人生歷程上的曾經之路,與歷史規跡上的重要環節,佔據大半個中國土地面積的數...

  • 文章兩漢人物的地理分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忠棟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两汉人口分布 汉代士人 教育制度 人口迁移

    春秋時代,吳楚兩國幾度北上爭霸,都沒有成功,部份原因是因爲南方缺乏人才。戰國時期,秦國最後統一六國,得東方人才的幫助很大。秦孝公時代的商鞅,秦王政時代的呂不韋和李斯,都是東方人。兩漢繼春秋戰國之後,人才的分佈仍是北方多於南方,東方重於西方。這裏所謂東方和西方,是以太行山和函谷關爲界。所謂北方和南方,是以秦嶺、淮陽山脈和淮河這段中國南北的自然地理界線爲界。太行山和函谷關以東,淮陽山脈和淮河以北,古稱關東,尤其是春秋戰國以來人文薈萃之區,人口最多,物產最富,...

  • 文章賀「河北平津文獻」屆滿三十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河北平津文献 三十期 现代教育制度 习文 学艺

    南宫:李凤臣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孔子是圣人,尚且自称:「到了十五岁,才知道立志,一心向学。到了三十岁,才能够坚定意志,才有了独立自立的能力。」我们是凡人,生在与孔子截然不同的时空,怎能与孔子他老人家相是并论?枉与伦比呢?不过,就事论事,勿须讳言。依照我们现代的教育制度,与之评比,倒也满符合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现代的教育制度,一生受教育

  • 文章無錫鄒二痴子軼事趣聞(下)雪山頂上 放冲天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邹二痴子 四大发明 冲天炮 物理学 火箭 教育制度

    指南針、火藥、活字版印刷術都是國人最早發明的,這大家都已知道不容爭辯的事實。但早年有人能倣「冲天炮」,像現在擎天神火箭那麼大而放在錫山頂上施放的,恐怕祗有我們無錫的鄒二痴子是第一個人了。黃帝發明指南針,可能那時還不知道南北兩極的影響(所以睡眠要頭南脚北能使心胸舒暢),但至少他知道南方有磁場的存在;鄒二痴子在錫山頂上放冲天炮,他雖然是製造新聞開玩笑,當然並不知道一秒鐘飛行七公里就能脫離地心吸力的範圍而衝向太空的原理,但他至少有一彈道學的最基本意識存在,物理...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