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方言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故乡方言 生活忆事 同乡

    桥梁」之功。也好再度促膝谈心,共叙鄕情,藉资怡乐其心,而慰鄕思之苦。如此,对久离家鄕的游子来说,可算一件十分称心的事。方言固然可贵,鄕音更为可亲,不过我虽听惯了各他方言,但我总觉得没有家鄕语调那麽浑厚悦耳。人同此心,谅别人也会和我一样,免不了对他家鄕土音的偏爱和响往。因之,每逢过年或是烦恼不开心时,我总爱和同鄕们聚一聚,其主要目的就在享受这份「温情」。因为偶然传来几句鄕语,会格外亲切和兴奋,所以我在家里经常和孩子们讲家鄕话,尽管他们不时以第几声、第几声,来

  • 文章鄉音字解(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曉光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故乡方言 词语注解 收集摘录

    ——用柳條編成的一種用來盛糧食的容器叫笆斗子。——屎、糞便,多用於小兒語,如:㞎㞎、屙㞎㞎。——①一種用牛馬拉著走的木製帶鐵齒的農具,用它在犁過的田裡弄碎土塊。②用䎱弄碎土塊後,再䎱一遍,使田地平坦。——用秫楷織成的帘子叫箔。——用箕顛動米糧,揚去糠秕和灰塵叫簸。如:簸箕。——上衣、長袍、裙子等最下邊的部分,叫下襬、底襬。——鞋的兩邊側面部分,也作「幫」、「縍」,如:鞋䩷。——形容跳動或爆裂的聲音,如:心裡嘣嘣直跳。——原指清末發行的無孔小銅幣,今泛指小...

  • 文章难写难像的寗波方言(二十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7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方言 故乡 发音 米糖

    大」——行(唸杭字音)也。(例如你今天小楷写了几「大」?这篇小说,所余没有几「大」,待我看完之后,马上给你看,好吗?查阿拉宁波,关于用「大」字音的方言颇多:如抓痒叫「大痒」,紊乱叫「大胡」,跑一趟叫「跑一大」,空闲叫「调大」,洗澡叫「大人」,叔父叫「阿大」,「大」之为用大矣哉!除「大人」的「大」字,谅系汰字的别音,其余均写不出其字,并难解释其意义。)「索」——难道。(例如你没有钱,我「索」有。你没功夫,我「索」有。这个「索」字,实在写不出,像不出

  • 文章鄉諺淺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故乡 谚语 方言 释义

    同擔茄秧各頭賣:同樣茄秧(茄子的幼苗)分裝一擔的兩頭,挑到市上去賣。爲迎合一般人的心理分二種價鈿叫賣。前面一頭貴些,後面一頭較賤些。買的人一般心理認爲貴一些的茄秧品種好。種下去比較保險。寧願多幾個錢。其實是同一地方出品一樣貨色。比喩二個壞人,一丘之貉,就以同(唸左)擔茄秧作比,一樣貨色無分彼此。一犁耕到頭:農人用犁耕田向前方認定目標,從起點到終點,直線耕過去,不會中途轉灣改變方向。意思是說性情剛直脾氣掘强的人,說話做事依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接受別人情面或...

  • 文章难写难像的寗波方言(十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方言 故乡 语言 宁波

    会说,你腋下「及」一件,不是可以吗?又腋下淋线肿,家鄕叫做「及鸭蛋」。所谓「及」者,或系「挟」字的别音。)「値」——担当。(例如这种小事情,你替他「値」一下就算,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个「値」字,不致不会错误,承値也。「牙(吃鄕音)须」——胡须。(例如你的牙须这样深,应该去剃一次了。不叫长而叫深,也是家鄕惯用的方言。须字上硬加一个「牙」字,不知是什么用意?而且又是写不出像不出。)「格矮(连唸音)管——这些。(例如格矮管的工作,我一个人去做就够了。更是一句难写难像

  • 文章难写难像的寗波方言(十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方言 故乡 释义 俗语

    ,也是难写难像的方言。)「半勿冷梗」——中途。(例如你的工作,为何「半勿冷梗」停止下来?这句方言,除一个「半」字,可以解释外,其余一概不懂。)「生熬生宁」——尖锐刺耳的声音。(例如隔壁孩子,啼哭起来,声音「生熬生宁」,听了令人难受,又是无法写无法像的方言。)「活脱」——以为。(例如我「活脱」你今天不会囘来,我「活脱」你这东西不要了。「活脱」两字,可能是「还道」的别音。「屙扑」——愚笨的人。(例如你眞是一个屙扑,这些起码的事情,也办不了!)「和啥底子」——作弄

  • 文章宁波的方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5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方言 宁波 故乡 释义 裁缝

    各位好:今天我再来凑个热閙,把阿拉「宁波方言」里面关于「头」字作「语助」的继续由我「小热昏」敲着「拆板」或快或慢的说说唱唱下去。哪!在我国淸代发行的「邮票」,阿拉宁波人都称它为「龙头」,(因为淸代以「龙」为国家标志,所以发行的邮票,亦以龙头为图案的缘故)。有袁世凯肖像的银洋钿(即银元也),「大头」便是它的代名词。水有「源头」,树有「根头」,话有「因头」。衣裳有「领头」,眠床有「枕头」,打墙用「砖头」,整地要用「锄头」。拷钉子用「榔头」,劈柴爿必须用「斧头

  • 文章家鄉——陝西旬邑部份方言之探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文登秀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旬邑 方言 谚语 故乡变化

    的语尾词,乍听起来,是懂非懂。有时得请其重复乙遍,才能了解其眞正意思。像我生于斯、长于斯,土生土长的人。竟然本地的话,也有听不懂的地方,其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家乡的位置,是在陕西省栒邑县的黄土高原之上,南傍咸阳市;东临黄帝陵,是我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古称为豳,周置称邑。为后稷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之圣地。有发达的农业,更有古老的文化。文中所列部份方言,因其词句多为文言文,也就是此古老文化的一部份,可谓源远流长,深値探索。由于家乡民情纯朴,人民性豪迈直爽

  • 文章乡谚拾零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沈步洲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故乡谚语 方言 谚语拾零

    1、种来早不荒,起来早不忙,早起三晓当一工。 (勤奋)2、儿子做官归,不如丈夫讨饭归。 (亲热)3、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惊心。 (心安理得)4、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飮水思源)5、千错万错来人不错。 (原谅别人)6、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 (集思广益)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羽成舟。 (储蓄)8、酒肉弟兄多多,落难之中半个无。 (交友宜愼)9、爷有娘有不如自有。 (自力根生)10、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头嘴要歪。 (别看人不起)11、开了

  • 文章宁波的方言(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故乡 释义 镇海 慈溪

    阿拉宁波方言很奇怪,在本刊「八一」期笔者曾经说过,玆复忆及下列数则,爰再分条说明之:一、亲朋走动,上门他家,他家即认往者为客,外地人多称为「客人」,而阿拉宁波人则称为「人客」。二、某家有喜事,贺客盈门,非常「热閙」,而宁波人则称为「閙热」。三、某甲穿一袭「茄克」,有扣又有拉链,式样别致,外地人叫作「新时」,而宁波人则称「时新」。四、某歌星喜欢唱抒情歌曲,其「喜欢」这两个字,阿拉宁波人必曰「欢喜」。五、这次小寳结婚,雇用的厨司很不错,每一菜肴的作料,都配得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