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绩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袁子才治績懋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吴洽民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袁枚 沐阳 政绩

    何必玉堂天上望,更喜双亲同出境,白头含笑说儿强。」乾隆八年癸亥,子才迁沭阳,沭阳为江北小县,政绩卓著,使官民无壅隔,兴利除弊,奸民歛迹。袁氏诗集有沭阳杂兴八首,择录其一:「学作蝇书小姓名,耻骑羸马说官淸,棉花雨后开成雪,麦草春来绿进城;狱其得情宁结早,判防多误每刑轻,公堂常作书堂坐,坐到无人一鸟呜。」乾隆十年移知江宁,子才作出沭阳口号诗,以纪其事:「征衫斜挂早春天,绾谷僮阳愧两年,路饯酒倾七十里,赠行诗载一千篇,无情胥吏多垂泪,满地儿童尽折鞭,平日使君嫌枳棘

  • 文章海濱鄒魯漳州府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期  作者:林有壬  出版时间:1968-03-10
    关键字: 漳州府 朱熹 政绩

    漳州爲朱文公舊治,(朱文公卽朱熹,世稱朱子。註解四書,流傳後世。從祀孔廟,列於十哲之次。)其爲政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敎化所及,民風惇厚。官曹勵節志而不敢縱所欲,宦族循禮法而不敢干以私;女性淑愼其身,不袒胸露臍如未開化生番;不蒙頭蓋面如阿刺伯苦女;男性各勤所業,不佻薄放蕩如時下浪子;不寡廉鮮恥惟賺錢是務;未設警察而民相安;不勞憲兵而軍守紀;有些地方太重物質、誚窮不誚賤;漳郡各邑則恰相反,誚賤不誚窮;用能誕降忠烈,鈍刄鋸頭、神色不變,如黃道周;鑄造名儒、...

  • 文章沈鴻烈主魯五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6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沈鸿烈 政绩 山东

    抗戰期間山東省行政,無論在時間上、在建樹上、在堅定全省人民的信心上,皆以沈主席主政四年又十一個月爲其重心。現在以下列八項爲此一時期的總結。㈠建立抗戰根據地 二十七年一月,沈先生在曹縣就職,決定必要時轉入敵後,與敵作持久戰。當日軍由濟寧直趨蘭封,切斷隴海路,曹縣已成敵後,乃將在曹縣的省政府人員疏散,偕同少數人前往東阿,逼近濟南。繼往聊城轉陽穀縣的張秋鎭。秋進駐惠民。次年一月入魯南,先到沂水,接着去蒙陰、魯村,經營沂水縣的東里店爲第一次的臨時省會。五六月間日...

  • 文章不附權貴·鐵骨錚錚的吳表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吴表臣 抗金 救灾 政绩

    当地人的称颂。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吴表臣因治理地方政绩卓著,被提拔到京都担任监察御史,不久升任右正言。吴表臣立即上书,提出「措置上流,以张形势;安辑淮甸,以立藩蔽;择民兵以守险阻,集海舶以备不虞」等主张。这些行之有效的意见,后来大都得到朝廷的采用。高宗表示自己爱好儒家学说,有重开经筵讲席之意。吴表臣深表赞同,并乘机向高宗建议,首先要慎选讲官,「以裨圣德」,至于所讲内容,应着重「古今成败,民物情伪,边防利害」等切合当前实际之事。高宗听后,大加赞许,终于促成了重开经筵之举

  • 文章略談謝靈運在永嘉郡的治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4期  作者:潘善庚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谢灵运 永嘉 政绩 “无为而治”

    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的奠基人,在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四二二年),出任永嘉郡守,在任雖只有一年時間,卻寫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有深遠的影響。他的歌吟第一個打破永嘉的寂寞,使溫州的山水名聞宇內。當時的永嘉郡屬揚州道,包括今溫州市和麗水地區,控山帶海,山水奇麗,為謝靈運所喜愛和讚美。從到郡寫第一首詩「晚出西射堂」到次年九月去郡作「北亭與吏民別」,大約一共寫了二十三首詩。他的詩清麗自然,境界開闊,情景意融為一體,無論寫遠景、描近情,都是妙筆天成。如「池塘...

  • 文章張篤倫在西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耿心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张笃伦 西昌行辕 政绩

    蔣公創設西昌行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昌行轅成立於民國二十八年二月,適値對日抗戰進入最艱苦時期,先總統 蔣公介石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籌設行轅於西昌,旨在對外宣示抗戰到底之決心與對內貫徹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首須穩定川康政治鞏固抗戰陣營,似此任務艱鉅,時間緊迫,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非有文武兼資,智勇俱備,並具備人地相宜之資格者不能勝任。經商同黨國元勛張羣先生再三甄選,認爲張篤倫才堪大用,又與當時西康省主席劉文輝早有私交。劉文輝任川康邊防總指揮時曾敦聘張篤...

  • 文章陳公洽主持閩政觀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高嘯雲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陈仪 人物生平 政绩

    作者:曾任司法院科長、國史館撰修。著八閩新記、益世聯語等。作品散見中央、新生、中華日報、中國時報、青年日報。

  • 文章记宋维钊在台之政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4-03-31
    关键字: 宋维钊 在台政绩 人物简介

    宋维钊,名先巧,字鉴秋,吾粤花县锦山村人,淸末光緖年间,以福建候补通判,先后调台任职,初任恒春县知县,后调台东直隶州知州,及南雅厅同知,其在台政绩;如抚番、屯兵、丈田、兴学、安商等,无不以民为本,故亟获层峯奖勉,甲午之役,更曾两次奉派赴粤购办军械,艰危不避,达成任务,尤所难能。恒春,古名琅峤,属凤山县治,同治十三年,牡丹社生蕃,杀避风该地之琉球渔民五十四人,另十二人逃去,日本藉以生心,假名勦番觑我,由陆军中将西鄕率兵,登岸筑塞,将以谋不轨,淸廷命沈葆祯提

  • 文章良吏林培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許希濂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林培厚 人物传记 政绩

    在瑞安的历代社会贤达中,林培厚是値得一书的重要历史人物。据瑞安与四川、直隶等地方志记载,林培厚在嘉庆到道光年间,历任重庆、天津知府及湖北粮储道等要职,居官清廉,办事练达,政绩显著,曾有过“良吏”之美誉。林培厚(一七六二—一八二九),字敏斋,浙江省瑞安县仙降屿头村人。据地方史藉载,培厚祖藉闽东,太祖自闽入浙,定居仙降屿头村,历几代繁衍而成为当地望族。其父林中凤系贡生,为人正直好善,素为里人所敬仰。培厚少时勤学好读,且聪明过人,十五岁县试第一。但后来经十二试

  • 文章性亢·好直言的章綸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蔡一希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章纶 诗词 政绩 性格

    在樂清雁蕩山北麓南閣地方,樹立「會魁」、「尚書」的牌坊,這是章綸及第任官的紀念物,此地亦即為章綸的出生地。章綸(一四一三—一四八三),字大經,初名崙,幼時聰慧喜讀,一天,老師章仲寅以詠梅為題令他作詩,章綸略加觀察景物,下筆疾書:「梅生山谷間,不與群芳異,霜冷雪寒時,清香滿天地。」從此章綸常以「山梅」自勵。正統四年章綸考中進士,授官南京禮部主事。景泰初改官議制郎,曾上《太平十六策》,時瓦刺也先請和,章綸洞察形勢,認爲還是暫結和好。景泰二年宦官興安,請建大隆...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