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捕鱼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音趣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捕鱼 旋网 敲钹船 刺鱼

    特别是在三杯落肚之后,更是妙语如珠,记得他有两句最令人捧腹绝倒的话:「梅兰竹菊多细撇!四书五经莫乱抛。」这两句,一句是谈画理一句是敎人珍惜书本,原是很文雅的,可是一经他用宁波鄕音读出来,就大大的笑煞人了。」这段小文也只有阿拉老一辈的宁波人才能体会出来。(却酬)家乡琐记:甬江上流捕鱼方法在宁波江河中捕鱼的多是绍兴人。捕鱼方法有多种,兹分述如下:旋网:在水较深的江河捕鱼,一顶很大的网,四周结上铝球,将网散到河中(须有散网的技术),散开的面积要大,当将网拉上来的时候

  • 文章记鱼与渔有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田克昌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鲸鱼 捕鱼方式 钓鱼 渔业收获

    鱼,水中生物,鲸鱼,地球上最大动物。陆地上的人造火车,多节车厢连结一起时,庞然巨大,可与鲸鱼比重大。人造太空站也可能渐扩大比鲸鱼重大。航空母舰,自然也无惧于鲸鱼。鲸鱼受人文社会法律保护,禁止滥捕。人们普遍认识到鱼,多在食物中先尝到,而渔船中捕鱼为业的家庭,有的儿童在渔船作业时,捕获鱼类而渐知,则属例外。我的印象,大概是在四、五岁时,见祖母与二姑在我家田边的水圳中捕捉沙丁鱼、鲫鱼等,我去参观而增进认识的。看见她们把水圳拦二、三十尺,两端用泥沙筑埂,将两埂

  • 文章梅靑鰣魚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俞允平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天目山 鲥鱼 捕鱼

    我家在天目溪畔的小鎭上,源自天目山的天目溪,全長五十三公里,是富春江上游的支流,水量充沛,在桐廬縣治附近處匯入桐江而爲富春江。富春江的鰣魚,不但被老饕當成珍品,更是詩人詞客吟詠題材,因此,每當梅靑時節,被視爲珍貴時鮮的鰣魚就會出現,而有關鰣魚的種種,又會被人們再傳述一遍,就像鰣魚般,年年都是鮮美而受歡迎的。鰣魚在魚類中屬於喉鰾類,又叫鰾口類。鰾音標,俗稱魚胞,長在胸間,可容空氣,能自由張縮,是魚控制沉浮的重要器官。鰣魚的鰾是與食道相通的,是硬骨魚之一。允...

  • 文章奪漁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9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舟山渔场 沈源 日本 捕鱼

    战备,严禁日人再作非法之擧,务令倭患断绝,方为上策。「二为舟山渔区,广袤达数千里,水族繁多,为吾国三大渔场之一。然历来捕鱼设备,墨守成规,不事改良,所获者多为黄鱼、带鱼、墨鱼、鳗鱼及虾蟹等之浅湾水产,无力深入海洋,大捕深海鱼类,故其渔获,量既不多,类也不丰,货弃于海,可惜之至。而日本为一渔业大国,狭其海域气象之新知,以及机动之渔船,深密之渔具,用能深入舟山渔区,大发利市。吾人所知此数种新鱼类,殆仅属深水中之一小部份而已。而在此一广大深远之海域中,究有多少水族

  • 文章石浦漁家日夜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石浦 渔船 渔夫 捕鱼 黄鱼

    某年筆者因赴舟山羣島之便,順道到三門灣東北角的石浦一行。船在三門灣附近航行,但見島嶼棋佈,航路水深而闊,魚產極豐。海船穿行於島嶼間,時見魚蝦騰躍,銀光閃閃,與碧濤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的畫圖。那些大島上,林木蒼鬱,山石確犖,漁舟蟻集,頗見富饒;至於那無人的小島,峙矗海中,如虎如熊,為海浪所冲擊,嘩啦嘩啦的,場面至為壯觀。總之,殊態詭狀,不可殫紀。船兒航着,航着,不覺烏金西墜的時刻到了,海上落日,蒼茫滿目,所謂「海上堆碧水,日月布黃金」,正是此時的寫照。當我們...

  • 文章海属造船和捕鱼略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蘇禮賓 本社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海属造船 捕鱼略情 鱼类品种

    沿海地民区,都饶有鱼盐之利,古代即认为是富国裕民的资源,我们海属五县市,除去沭阳要算「内地」外,其余东海、连云、灌云、赣楡皆面临黄海,住在这一带地方人,在所谓「靠水吃水」的情势下,直接间接都依靠这天然取不尽的物资为生,连云市籍苏礼宾鄕长,老家住在海边,做过造船工程,也经常出海捕鱼和到沿海大码头做生意,对这两种行业规矩窍门,相当熟悉。所以请他将这些资料说出来,虽然是几十年前的陈迹,但皆由于先代智慧与经验所得传下来的,特为刊出,聊慰鄕思。造船一、船的名称

  • 文章憶平湖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馬嘯風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平湖 陵山 湖中名产 旋网捕鱼 冠绝辽北

    白鱼较小,小口细鳞,肚泛白色,肉极细嫩,重者有一、二斤。滨湖居民,多有捕鱼为业者,其法:一、以丝挂子捕鱼。一、用旋网。丝挂子捕鱼法,是:将宽二、三尺,长数十丈之丝网,放于湖面,因网上系木板,可浮于水面;下垂铅锤,沉入水中,成为网墙。日光映照,水中金光闪烁,鱼群游入,易触网被擒。渔人将片片长网放好后,便划船作大圈绕行,数船合作,成大包围圏,边划边敲打船舷,欵乃作响,驱鱼群入网阵,(鱼繁殖于东南部水草中,群游于西北部明波下。)鱼游触网,鳞片为丝网所挂,即不能

  • 文章興安故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蔣正民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兴安故事 捕鱼 放排柴 女娲辟地工程 乡音乡情

    一、「鸟排」捕鱼「百里异性,千里殊俗。我国广西兴安县地处大陆西南边陲,与台湾千里相隔,两地人民在适应环境情形下,营生俗习,某些方面,自然存在殊异之处,鸟排捕鱼为其中之一,有足观处。鸟排渔,系利用竹排载运鸬鹚鸟至目的地,驱鸟入水,捕得鱼归之谓。其方法,伐大毛竹五根,「玄中记」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今人毕长朴先生所著,民国六十八年十月十日出版之「中国上古图腾制度探颐」书中指出,蛇、鸟两个部族,古为我国两大图腾族人,蛇部族居西方,以五为所尙之数。渔者

  • 文章記樂山雅河之漁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8期  作者:式中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雅河 渔桩 构筑 捕鱼 地方风俗

    渔桩,系以竹篓装卵石,结扎于河中捕鱼之工事。又称渔庄,以其与农田庄稼之庄相似也。乐山县境有河流三条,一为岷江,一为大渡河,一为雅河(又名靑衣水)。岷江及大渡河之河底多为土质,雅河则多为卵石河底,故其水较前两河为淸,亦靑衣水得名之来由。每年春雨之后,各河之水俱涨,岷江及大渡河之水,因冲夹泥土,色呈红黄,名之曰「桃花水」。当桃花水汜之际,该两河之鱼即避浊就淸,入于雅河,且逾向上游则水逾淸,因而成为雅河的上水鱼汎。于立秋之后,上游西康境内天气转寒,鱼羣又相率

  • 文章憶童年故鄉往事

    来源期刊:《浦東》 第3期  作者:曹麟根 出版时间:1975-12-0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童年往事 捕鱼 捉虾 捉螃蟹

    一位是我外祖父蓬初的长孙,友琹表哥(后来任中国医学院敎授);另一位是顾姓姑丈自强公的长子,鉴泉表哥,请他们敎我如何去抓鱼(这是外行话,应该是如何去钓鱼或网鱼,抓是抓不到的,上海来的孩子不懂)。为了抓鱼,我也闹了不少笑话,当我站在水桥上眼看着鱼羣游来游去时,心痒难熬,想用竹箩去掏,结果,那些小鱼比我更精,溜游而去,一无所获,急得我直跺脚,弄得站在岸边的鉴泉表哥直笑。他告诉我,这些鱼是不値得一捕的,况且捕鱼要有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得手的。于是,他敎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