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资共返回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捐资兴学的外省客在汉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捐资兴学 档案资料 历史

    师法方孝儒,捐资兴学,开堂授课,他怕学堂因人亡而停开,为学堂购置校产(水田),学堂有了固定收入,才能自力更生,才不受官吏摆布。并将同乡方祠堂加以扩充,开馆授课,仍不失为一好官,方氏祠堂存在三百多年,被红小鬼摧毁。三、张仕隆.河南安阳人,嘉靖三年,任陕南道尹,兴修水利,捐资兴学,开馆授徒,不遗余力,也为陕南造就不少人才。四、赵健.安徽泾县人,万历二十二年,任陕南道尹,提倡办学,培育人材,也算是位很不错的清官。五、陈玑.河南堰城人,正德年间任汉中知府,到任后,以振兴学堂列为

  • 文章整治詒穀堂記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诒谷堂 整治过程 宗亲捐资 修复重建

    公元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傍晚,天氣睛好,詒穀堂中廳南片扛樑以北至牆垣、走廊與屛門之間的天面卻突然下塌。查其原因,是北片扛樑的榫頭被白蟻蛀蝕殆盡所致。事發後,立即引起合屋宗親的極大關注,一致認爲老祖屋乃上祖艱苦創業的遺產,應及時、盡可能依原式樣修復。旅居台灣的淼材宗親來函表示:「修復費用,眾家兄弟叔姪每人出一點,我的年紀大,多出,包尾就是」。在淼材宗親的感召下,大家紛紛獻資,計共一萬二仟餘元。整個工程連同大門坪鋪水泥費用約六萬元。爲加強修復工作,特成立了整修...

  • 文章沉痛悼念顧懷祖先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范振宇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顾怀祖 悼念乡贤 捐资办学 射阳大学

    昧心客,怎比顾公大无私,顾氏万姓一分子,勤奋廉洁老布衣;捐资兴敎造福利,黄发垂髻都感谢,千万桃李沐春风,万千学子频歌诗;君不见,和平奋斗国父训,仍湏努力齐响应,乐善好施世家风,孝友仁爱乃庭训;枌榆子弟盼留学,无私赞助不图名,旅台鄕邻葬地少,捐修祠墓礼孤魂;海陆万里联系稀,创办刊物播佳音,推广科技大交流,开展和平之竞争;又不见,慷慨好义集一门,愧煞春秋孟尝君,富而不骄富同情,化敌为友感化人;以德报怨抒肝胆,光明磊落照远近,故鄕闭塞盼小康,瓦灶茅毯土脚床;游子归

  • 文章創業興學 造福桑梓——台僑胞顧懷袓先生一家捐(投)資辦學側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殷志耕 潘世卿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顾怀祖 台湾侨胞 捐资办学 创业兴学

    射阳籍台侨胞顾怀袓先生一家情系袓国教育事业,先后在家乡捐资,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开办明达幼儿园、明达小学、明达双语小学、明达中学和明达学院,建成了明达系列学校,促进了苏北地区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顾怀祖先生2119年4月出生于阜宁汇水乡,后随父亲迁居射阳河南岸仁水乡,即今通洋鎭。5419年随国民党军队渡海去台湾。顾先生步入不惑之年始致力兴学育才,在经办实业的同时,自己也忙里偷闲,刻苦攻读,取得了淡江大学商学学士学位。8915年11月

  • 文章寫給陝西同鄕一封信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馮廷珩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同乡信函 陕西村文物馆 兴建捐资 捐资改建

    各位鄕長:好久不見你好,彰化秀水鄕陝西村文物館興建,當初我是第一個發起人,各位鄕長支持,熱心捐獻,文物館終於落成了!落成典禮的那天各位到陝西村去參觀,大家心中都有說不出愉快!曾已何時?本月七日(十月二十三日)烏面將軍生日大拜,我到文物館一看,面目全非了!學校捐的桌椅全不易而飛了!門窗的玻璃也被打破了!叫人看了實在痛心!我們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不能虎頭蛇尾,叫别人笑我們五分鐘的熱度,當初是我發起的,我以台北市一級平民的身份,捐了貳仟圓,現在我再來發...

  • 文章福建漳浦縣興敎寺廟發起援助台灣震災樂捐義舉壹百十一歲老和尚蔡松蒼捐獻人民幣壹仟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台湾地震 爱心捐资 蔡松苍 慷慨解囊

    本刊讯)公元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湾发生强烈地震消息传至大陆福建省漳浦县后,当地佛敎界人士于同月三十日,云集三百多人,在漳浦县「兴敎寺庙」大门前举行为台湾发生强烈地震而遭受灾害的骨肉同胞伸出援助之手的献爱心捐资活动。把捐资金额汇往北京「中国红十字总会」转寄台湾「台湾红十字会」收。漳浦县旧鎭乌石紫微寺庙的老(和尚)寿星一百一十一岁蔡松苍先生,他从二十公里之外的「乌石紫微寺庙」乘车赶来县城「兴敎寺庙」,参加赈灾捐资活动,他老人家手里拿着十张面额各一百

  • 文章德鑑翁行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陳世昌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陈德鉴 人物简传 修缮家庙 捐资家乡

    兴国 陈世昌尊堂叔祖德鉴,字辉,系堂先祖,祖旺公之次子,昆仲有二。幼时家境清贫虽未有高深学历,但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有胆有识,学有所成业有所就,仕途亨通。初从政,后从军,历任鄕队附、干事、副鄕长后,于风云变幻之故,投身于军界,随营离鄕去台,曾任陆军师部无线电台台长,陆军总部人事参谋,退役后从商。于一九五九年才成家室,今双儿五女,得悉家鄕六修族谱慷慨解囊,而任主修,又捐资修缮家庙。更有甚者,宗球公系下鸿丁柒拾余人应缴款项,槪认承担,其兄侄姊妹均予资助。不但

  • 文章源泉村曠家禮堂興建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曠信山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源泉村 旷家礼堂 兴建过程 捐资

    永新 曠信山我曠氏祖先播遷於斯,以歷史湮遠,文獻已無可稽,惟據考證,已歷二十四代,約四百餘年,其間歷祖歷宗,披荆斬棘,蓽路藍縷,以啓阡陌,奠下千秋宏基,如今青山秀水,沃野萬傾,子孫繁衍,根深葉茂,遂成安適樂土,此乃先人慘淡經營,祖德之賜,不可或忘。又宗族世代以來,均以耕讀相傳爲業,勤儉誠厚爲本,安貧樂道,自立立人,父以教子,兄以教弟,是種傳統,遂成爲我曠氏祖宗遺風,此也正乃我中華文化之精粹,是爲最珍貴之文化遺產,凡我子孫以永續闡揚,共同信守,毋忘祖訓。一...

  • 文章回馈祖先的故乡——毛君强先生为故里捐资助学纪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王振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 回乡探亲

    卦台山下,渭水河滨,丝路古道秦州,三阳十里平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文荟萃,为我中华民族文明开展,做出了重要页献。而今,在这片有着辉煌史绩的锦绣大地上,一幢新型的敎学楼拔地而起(见附照片一),这是旅居台湾的毛君强先生为故里中滩鄕毛家村小学捐资兴建的。毛先生热心希望工程,造福桑梓的举措,以媒体的不次报导(详见天水报剪报),在天水三十万民众中,有口皆碑,传为佳话。一九九一年夏,已是耄耋之年的毛君强先生偕同夫人、子女,回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家鄕

  • 文章毛君強捐台幣40多萬元在故鄉小學興建敎學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 回馈故乡

    回饋故裡毛君強鄕長爲了回饋故鄕,特籌得台幣四十多萬元,折合人民幣十三萬元,慨贈他的故里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中灘鄕毛家村,在當地小學,蓋了一座敎學樓。該樓爲兩層磚造建築,有六間敎室和兩間辦公室。每間敎室可容納五十名學生,並且配備了全新的課桌椅。另外,毛家村小學操場,也比原來擴大了五倍,使學生活動天地,更爲廣闊。毛君還捐款增建一座新式校門,和敎學樓相匹配。九四年九月十二日,舉行敎學樓落成典禮時,天水市各有關機關首長,毛家村民衆及學生一千多人,參加了盛典。在會上...

共56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