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徐永昌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永昌先生传略初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生平事迹 徐永昌 人物评价

    民国十三年冬,有几位住北京大学的同鄕,年假回家,路经太原,说起是年十月国民军首都革命见闻,谈到了孤儿自立的徐永昌其人其事,感人甚深。十五年底,他驻包头,曾来太原,我们在崞县会舘开会欢迎,因他当时一直是带兵作战的人,大家都以军人视之。不料他长袍布鞋,文绉绉的走上簷台,向同鄕们左右端详了好一阵子,才慢呑呑地开了他那「京腔」(徐先生是在京保一带长大的,所以当时同鄕们都诧异他不带鄕音),先是说:睡热炕不卫生,缠小脚要弱种,接着说:生意人,太守旧,商业没落,民生可

  • 文章徐永昌的少言勿怒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遗物 私印 少言勿怒 往日回忆

    民国七十九年(一九九〇)五月二十六日下午徐白吟壁夫人(徐永昌先生遗孀)出殡之辰,其女公子元明手握红纸小包向我说:「知你什么都不会要,这是家父私印一颗,请你留作纪念吧!」我欣然受之。移时启灵,内人随亲友上北投复兴岗顶的宜园送葬,我偕原馥庭、梁一啸两兄赴山西文献社开会,会前得暇同梁兄及赵昆山(璞)兄观赏此印,因梁工书画,赵擅音律,皆艺林雅士,可以即席请益也。印为银铸,藏于上下两合之银壳内,壳内铸有「中原足纹」四字。壳宽十公厘,厚六公厘,高二十五公厘。顶端有纽

  • 文章徐永昌将军故里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楊茂林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生平简介 回访故里 见闻轶事

    中国人民历时十五年(从一九三一年算起)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在受降书上签字的中国代表是山西崞县(今原平巿)沿沟村人,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上将。年逾八旬的地方志专家、原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曹振武先生,当年曾在原平从事文化工作十余年,曾编修《原平县志》,全巿绝大部分村庄他都去过,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就是对徐永昌将军故里不曾造访。对此他引以为憾。二〇〇八年九月初,曹振武先生与我

  • 文章徐永昌先生从孤儿到将军——东京湾中国受降代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徐士瑚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人生经历 历史背景 北京政变

    徐士瑚历任山西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及北方交大教授近六十年,曾兼任全国政协六届委员,山西省政协祖统会名誉主任,现兼任三晋文化硏究会顾问与山西中山学院名誉院长。前言从甲午战争失败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起,经过清朝末年、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到抗战胜利、东京湾日本签订降书为止的五〇年期间,中国涌现出许多反帝爱国的杰出人物,其中我最崇敬之一的,就是从孤儿到将军、到东京湾中国受降代表的徐永昌。我崇敬他励志奋发的好学精神,求已责已的修养功夫,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一尘不染

  • 文章怀念徐永昌将军——亲情、好学、人生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追思缅怀 生平简介 优良品德

    所不容、对人对物、对上对下、对比肩者,无不容之。泰誓中休休有容,皆是这个道理。继述其人生观曰:“余对名利二字,早已看穿,世人多亦看穿,但多数人见了名利,又忘了理智,理为欲障,诚是所惜。所以必衾影无惭。但这样绝非消极,必仍尽我的天职,素位而行。对于当前职位的责任以及有关国家社会应负的责任,自当审慎认清,尽力以赴。此外即无所不能容,更无所用其争执。余一向爱人以德,愿人人皆能,以期日就于光明。”将军辞世己四十年,赵正楷编印《徐永昌传》、《求己齐回忆录》,中央硏究院编印

  • 文章敬念徐公永昌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王平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故人往事 军政工作 追思悼念

    往事如煙,一縷一縷的湧上心頭,這是徐先生逝世紀念日。徐先生字次宸,崞縣人。我與徐先生有三十年的交情,而且是很好的交情,他是我的長官,可是我們已突破長官屬員的間隔,莫逆於心,默契無間。儘管他有崇高的地位,彪炳的功業,超乎常人的智慧,可是並不以此自高而鄙視乃至遺棄我這樣疏薄無能之人,反而對我加以愛護、包容、啟迪、獎掖、信賴,人非木石,能不使我感激涕零,銘心鏤骨。他是我的溫暖室,是我的投靠處,是我的照明燈,有他在,我可以有恃無恐,所以自他去世之後,我惶惶然若有...

  • 文章徐永昌传(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直奉之役 徐永昌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国共内战

    六 直奉之役與冀南剿匪直皖戰後,直奉擴軍,明爭暗鬪,各不相下,民國十年冬初已成不可終日之勢。迨至十一年四月中旬,雙方軍隊均已出動。直方以吳佩孚爲總指揮,分兵三路:東路司令彭壽莘,指揮三個旅,由天津向京津路;中路司令王承斌,指揮一師二旅,由保定向固安;西路司令孫岳,指揮其第十五混成旅及董振國之第十三混成旅與豫軍一旅,亦爲三個旅,沿京漢路向長辛店。總兵力計一師七旅,後又增調第三師的一個旅來,合爲一師八旅。奉方張學良、郭松齡在中路,張作相在東路,張景惠在西路,...

  • 文章徐永昌传(二一全文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生活状况 人物事迹 历史记载

    二六、先生之风民国七十六年初,看到爱新觉罗·溥仪戴着眼镜席地坐在被褥一旁缝补衣物的图片(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第二九六期封面——七十六年元月号),因联想到徐永昌这位古今少见仗节受降的一级上将军也曾是衣服破了自己缝衲补缀的人,不过这是他少年时代的自强作为,而溥仪则是做了两次皇帝(淸朝末帝宣统及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以后的伪满皇帝康德)被苏俄俘去遣返中共战犯管理所后的生活写照了。于是更联想到永昌的一些出处大端或是德行嘉言为本书前所未详者,择要综述于次:一、湼而不缁

  • 文章梁次楣 徐次宸兩先生百齡誕辰紀念會講演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诞辰纪念会 相关记载 人物生平 徐永昌 梁上栋

    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承貴會之邀,參與梁、徐兩公百齡誕辰紀念會,並作講演,深感榮幸!首先要說明的,少年讀書時代,從報章得知貴省在閻百川先生治理之下,夙有模範省之稱,但對貴省山川形勢,實際一無所知,也從未作進一步硏究,甚爲慚愧。最近爲準備講演稿,查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其論山西有如下之評估,謂:「山西之形勢,最爲完固。關中而外,吾必首及乎山西。蓋語其東,則太行爲之屛障;其西則大河爲之襟帶;於北則大漠、陰山爲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爲之內險;於南則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