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道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河陽韓愈的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韩愈 治国理政 师道尊严 儒学

    ⒍论师道—韩愈为名儒,为政重敎化。推行敎化,不能不有良师。故韩愈对师道提出自己的见解。其言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 文章飛將軍蔣鼎文上將(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虞庸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蒋鼎文 飞将军 坐镇洛阳 赴欧美考察 恪遵师道

    抑,不矜不伐,事上必敬,驭下必诚,此其是以为世法者二也。先生明敏果断,机警察物、出于天性,无论治军主政,莫不当机立断,处变不惊,绝无依违忍,首鼠取秀,此其足以为世法者三也。」摘自冷欣将军敬悼铭三先生文。「我师来台以后,澹泊宁静,绝口不谈及对党国之贡献,大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坦荡胸怀。沛每往晋谒候敎,如沐春风,仍如在黄埔时之循循善诱,吿退必亲送至门外,并牢牢握手不放。」摘自陈沛将军我师铭公文治武功之景仰。「公恪遵师道,凡经终身礼敬,曰中国文化,首

  • 文章诗人节怀念陈迈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1-07-02
    关键字: 陈迈子 诗人品格 嘤鸣吟社 师道

    字问诗,视如家人子弟。但师道尊严,仍为重视。有某生者大学毕业后,经留学归来已为「硕」为「博」矣,一日相遇于席间以普通朋友相称呼,迈子即责其失礼。有外国学生从旁说:「陈先生何必如此认眞,我美国人从不作成这一套」。迈子正色相告,「欧美各国,以工商立国,惟利是视,并不知人类中有伦理道德,更无所谓「师道」;我国的文化,是伦理、民主、科学,三者并重,尤重视伦理。「师道」在伦理中更为重要。美国人不重视伦理,当然不知尊重师长」。外国生面红耳热,不知所措。席终时,某生斟满

  • 文章中国之师道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7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8-08-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师道 历史考据

    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谓「天地君亲师」。人生上戴天,下履地。其生必有群,主其群者为君,故曰:「天生民而立之君。」然君之与群,皆在地,属空间。人生必有父母家庭,世代相传,乃属天,属时间。故天地之外,乃有君亲。天地君亲以上,最尊为贵者则为师。故唐代乃奉孔子为至圣先师。师以传道,即以传此尊天亲地尊君亲父之道。为君为父,亦同在此大道中。故为君为父者,同时亦仍必尊师。师道乃人生大道中之最尊。中国民族大群传统文化之得以绵延久长而不绝,则胥师道是赖。中国有师道,乃无宗敎

  • 文章师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9期  作者:劉程遠 出版时间:1981-09-06
    关键字: 孔子诞辰 教师节 师道休养 师资教育

    就孔、孟、荀三哲的师道修养,简述如下,藉供效法:㈠孔子的师道修养1.「仁」的修养—孔子认为「仁」是人格的最高表现,故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衞灵公篇)。孟子解说:「仁者,爱人。」(离娄篇)可见「仁」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爱人之心」,其表现于敎育方面,必能以「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人生乐事,而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热忱,及「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态度,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2.「诚」的修养—中庸云:「天下有达道者五

  • 文章華山古老神話最多尋幽攬勝令人遐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巫新增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华山 西元洞 道教圣地 远古神话 天师道

    神仙冯夷、靑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萧史、弄玉、三茅眞人等等,都是在华山成仙得道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茅山道祖师茅盈的曾祖茅濛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在华山白日升天的故事。汉魏六朝以后、天师道兴起、来华山隐居修炼的道士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北魏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寇谦之早年好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城上进,有仙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谦之居一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

  • 文章柳子厚嘉言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柳宗元 人物生平 名人评价 嘉言摘录 论师道书

    「遷謫同時悲夢得,文章一代接昌黎,知公不朽英靈在,自有餘光炳斗奎。」

  •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师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已达两三千年以上。中国成为一民族国家,而国之下有家,有百家姓,一家相传亦各达两三千年以上。各有家谱,亦俨如国史。此亦擧世莫能比。但人各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故孝道乃为中国人生惟一共同之大道。论语言:「孝悌为仁之本」,而仁道则为中国大群人生主要一纲领。故中国人言忠孝,乃据人生公私两端,而各有其达道。家、国、天下,乃人生公私两端之极要组织。即此一义,亦为擧世其他民族所不能比。师道更当在君道之上中国人生于君父之外之上,尙有师。韩愈师说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