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程建设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河「斷流」與一河兩江「截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夏天馬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黄河 断流 工程建设

    一『從一九七二,到一九九七年(丁丑.牛年)十月初二爲止,這二十五個年期間,黃河一共發生了二十次的「斷流」——幾乎可以說是連年都有「斷流」。現在單說一九九七(牛年)到九月底爲止這一期的黃河主道的「斷流」:甲、「斷流」期長—是一百九十六天(超過半年又半個多月之久);乙、「斷流」地段的範圍—是七百公里(一千四百華里之長);丙、「斷流」發生季節—是在往常所謂汛期之內。』上面是引自美洲國際日報一九九七年十月二日,版面所載北京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向有關人員會報的要點。...

  • 文章梧州今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張良光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梧州发展 工程建设 过去 现在

    区域,而将河东的政治、工业、文教、体育、运输重心逐步西迁,甚至将河南火山沿岸一倂纳入为大梧州的建设范围,并配合在梧州城东加建一座宽广美观的西江二桥,直通河南。目前城东到河西已有桂江一、二桥相通,河西到长洲尾以及由洲尾去龙圩、河南,也有西江一桥相连,而将河东、河西、长洲、河南连成一个大梧州市区域,这样不但可以突破梧州先天不良的地形困难,而更可以因应未来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困扰。兹为早日实现建设大梧州的理想,笔者认为应先从左列五项重大工程建设着手,否则一切均徒托空言。一

  • 文章江蘇的兩大工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禄口机场 工程建设 公路大桥

    一、南京祿口機場正在趕建中江蘇省經濟發展,日益蓬勃,南京市現有機場,不足負起國際航運任務。故在江寧縣祿口鎭建築新機場,已於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舉行開工典禮,祿口新機場距南京市三十五公里。機場飛行跑道長度三六〇〇米、寬度六〇米,新的航站樓、航管樓、貨運樓,所有設備,預計在一九九七年上半年,通航啓用。接著第二階段擴建工程開始,預計在二〇〇〇年完成。二、江陰過江公路大橋已開工我海州同鄕,途經上海回鄕人士,除乘坐小飛機直飛白塔埠外,如乘公路車回海州,必需經過江...

  • 文章溫州大橋全國最長公路橋跨徑全省稱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德煊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温州 欧江大桥 公路大桥 工程建设

    公开」的原则,在招标中由专家评标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标,根据投标单位的报价、工期、质保体系、装备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确定了中标单位。从而以五十七家国内路桥施工大户中,精选出一支支骁勇之旅,通过竞争激烈的投标,使工程建设的工期缩短了一百八十三天,造价降低了六千八百七十九万元。还须一提的是征地问题,在永嘉和乐清,在龙湾和瓯海,征地多达一千七百七十五亩,而每亩征地费仅一万元,此数与温州其他建设征地是低了许多。但这些地方的人民通情达理,毫无怨言,他们认为建造温州大桥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十一)——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工校受训 军校课程 抗战历程 工程建设

    陸軍工校高級班五期受訓科學隨時代進步,軍事亦然,尤其工兵爲技術兵種,科學進步,裝備隨之改良,教育非跟進不可。國軍撤來臺灣,軍事教育,改用美國式,以前在大陸所受的教育,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要求。爲此所有工兵軍官,必須分批召集補訓,授予現代工兵的知識,以增強國軍戰力。民國四十四年五月二日,我奉令進入陸軍工兵學校高級班第五期受訓,校址設在內湖,校長爲胡光熹少將。高級班組織,設一班本部,有一班主任、政治指導員、幹事、工友等數人而已。學員共五十六人,入學時,不須考試...

  • 文章漓江水道 可望四季都通航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漓江水道 四季通航 工程建设

    據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來自桂林的報導,唐朝文學家韓愈推崇桂林漓江是「江作靑蘿帶,山如碧玉簪」,從桂林到陽朔段的漓江,淸澈碧透,沿江風光自古以來被視爲美景仙界;中國大陸爲保證漓江這條「黃金水道」四季暢通,近期即將啓動漓江第二期補水工程,讓遊客一年四季都可以遊覽,體會何謂「江在山中走,人在畫中遊」。漓江發源於廣西省東北方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到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一百七十公里。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部分,特別是桂林、陽朔間這段八十四公里的漓江,像一...

  • 文章西北剪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西北剪影 见闻 旅途 工程建设 重印经过

    份所说的则是我对于开发西北的意见。我是希望在这些简略的记敍里,能够使读者知道西北的一个全貌,一㸃轮廓。我所提出的开发意见,首先是开发交通。「开发西北,交通第一;此为时贤一致的呼声,而我们是更感觉得迫切的需要。」这是当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先生所谈的几句说,我完全同意他的见解。其次是振兴水利:不到西北,不能够深切的了解水与民生关系的重要;不到西北,也不能够深切的认识振兴西北水利的迫切。当时任经济部长的翁文濒「在西北区域工程建设的意义」一文里,有如下几句话

  • 文章飛躍中的絲綢之鄉——昌邑市——一座對外開放的城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昌邑市 丝绸 对外开放 经济建设 工程建设

    昌邑是一座對外開放的城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東與烟台、青島毗鄰,西與濰坊風箏都市區接壤,屬環渤海經濟圈。市域總面積一五七八·七平方公里,耕地一一〇萬畝,轄廿二處鄉鎭,八一七個行政村,總人口六十七萬。昌邑古稱鄑邑、都昌,秦朝設縣,宋初定名,春秋戰國時期曾爲孫臏封地、晏子食邑,迄今已有二二〇〇多年的建制沿革歷史。新石器時期昌邑即有人類在此棲居,屬龍山文化遺址,自古風光秀麗,城鄉昌盛。眾多的名勝古蹟,獨特的旅遊景觀,爲歷代文人墨客所詠嘆。昌邑...

  • 文章昨天 今天 明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期  作者:莊毓璋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工程建设与管理 学术研讨会 会议发言

    二〇〇六年六月三十日借台北市建筑师公会会议室举行第九届海峡两岸工程建设与管理学术硏讨会[1],在综合讨论结束前,我以倡议人发表一段感言—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六月廿九日)上午中天、年代等电视台新闻播出,台联在报纸上刊出一则广告,其词:清廉+诚信=本土坚持大是大非 不愿同流合污彻查弊案无上限 稳定政局安民心它的主意无非要与阿扁作切割。但我终于了解什么是本土及其前提条件。十余年来我(浙江嘉兴一老叟),不谙也不会讲台语(闽南语),在全台人口二十%追随阿扁等流

  • 文章先祖父希參公生平事蹟概述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賓澤歐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宾希参 冥诞纪念 湘桂铁路 土木工程建设 抗战时期

    病重诊治无效,次年逝于阜新。四叔竹成生于一九四二年,幼时将他寄托在外戚家,因得病死亡。姑姑鑫勇(新容)生于一九三七年,沈阳财贸学校毕业,姑丈解少伯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育有一子一女。三叔亦农(晏卿)生于一九三九年,沈阳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毕业,曾任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硏究所高级工程师,省食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省食品文化硏究会副会长,婶婶胡凤勤,沈阳农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系毕业,省农机局处级调硏员,育有一子一女。祖父坚持他工程师的本分,清廉踏实奉献工程建设,虽然作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