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嵩山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的嵩山嵩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6期  作者:葉勁秋  出版时间:1993-08-20
    关键字: 嵩山 嵩山 少孤山 嵩山寺记》

    我国的嵩山有三处,都与佛教有源缘。河南登封的嵩山,高大雄伟,历史悠久,誉为五岳之一的中岳,山上有少林寺;浙江义乌的嵩山,山上有双林寺;江苏无锡的嵩山,山上有嵩山寺。无锡的嵩山,原名少孤山,僻处锡邑东境厚桥鄕。无锡的嵩山虽小,嵩山寺却很著名。南朝萧梁时,天竺(印度)高僧达摩与西域沙门嵩头陀先后东来,又有应化大师亦至浙江义乌,寄居傅氏家。达摩从广州到金陵(南京),与梁武帝萧衍讲经意见不合,即转赴当时的北魏,上河南登封的嵩山,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嵩头陀先到

  • 文章嵩山三阙伴斜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嵩山 中岳 历史 名胜

    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古名外方;又名嵩高,为五岳中之中岳,山有三尖峯;中名峻极,东名太室,西名少室,皆巃嵸苍翠,穹然天际太室如踞地苍龙,少室如千叶莲花。若登上太室中峯之巓,则见二十四峯,森峙环列,嵚崎殆不可名状。嵩山虽不算峻拔雄奇,但名蹟之古,则各岳无出其右,上有中岳庙,庙门如城墙,中有天中阁,再进名崇圣门、化三门,两侧有风云雷雨四殿,左右庑祀八十四司,后为寝殿,庙门一带摆满出售三阙拓本小摊,这庙历史悠久,创建于汉元初五汉元初五年(西元一一八年),唐

  • 文章名人與名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中岳嵩山 嵩山简介 衣冠冢

    发起在河南中岳嵩山为一代伟人先总统蒋中正先生建衣冠冢缘起——河南嵩山,为我国五岳之首,总称嵩岳。白虎通志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字者何?中岳居四方中而高,故曰嵩高也。」嵩山东西绵亘四百余里,地区包括河南之登封、密县、荣阳、氾水、巩县、偃师、临汝、禹县等地,自成一系。山高二十里,海拔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由少室与太室两座主峰所形成,据说,因山下各有石室而得名。太室在东,少室在西,各有三十六峰拱立,合计为七十二峰所形成。山形雄伟,气势磅礴。诗经形容曰:「崧高维岳

  • 文章中岳嵩山诸大名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8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4-08-25
    关键字: 嵩山 名刹 少林寺 会善寺 嵩阳寺

    其文余益不胜今昔之感矣。寺外有魏嵩阳寺碑,唐戒坛碑,及景贤禅师塔记,皆为极名贵之石刻。只以天晚,不暇细览,颇引以为憾事。三、嵩阳寺嵩阳寺去登封县西北五里,因在嵩山之南,故曰「嵩阳」。寺创建于北魏,至隋为道家所夺,改名嵩阳观,宋又改为天封宫,至元代尽废。嘉靖间登封县令乃即天封宫遗址建为书院,寻复废。至淸季登封县知事叶井叔始修复之,名曰「嵩阳书院」,嗣又经耿逸庵先生倡导增筑书院屋舍,并输家财置膳田,集士之有志于学者,给而启迪之。居则身为之师,出则延名师主其事

  • 文章蒼霞溫泉烏山石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林幹如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嵩山 九仙山 冶山 码头

    福州是福建省会,与马祖祗一水之隔,那里多种榕树因称「榕树」。当地谚语:「二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藏」的是「冶山」、「嵩山「玉尺山」「现」、「九仙山」、「乌石山」、「樾王山」。「看不见的山」。见的「是是「芝山」、「罗山」和「钟山」。通过跨越闽江的万寿大桥,至中洲之仓前山,即是福州最繁华街道,南台的台江汎、苍霞洲、洲边、中亭街及上下杭街。大桥的南边有许多码头和仓库,无数船只多由马尾、闽安、长乐、罗源、连江等地往来,在那儿停泊或是装卸货,因此,台江汎

  • 文章中原寶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建筑 宝塔 中岳嵩山

    述此一伟大木塔的高度,从底到顶去地一千尺,绣柱金舖,骇人心目,当时自天竺西来的达摩,也说此塔之美,为西域诸国所无,可惜此塔寿命不到廿年便被烧毁,相传大火三个月之久不熄。此外就是河南省登封县有五岳之一中岳嵩山之称。尙有最著名者:少林寺、会善寺、竹林寺………等七十二个寺院「寳塔」到处林立,不可胜数,以最古又美的「寳塔」,就不能不首推少室山南麓与嵩阳书院间之「大塔寺」之寳塔。周围每层十二角,共十五层以砖所造,现虽沦陷铁幕,但台北市南海路国立历史博物舘内有大塔寺

  • 文章嵩山命名考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嵩山 命名 史料考证

    聘许由处。犹有坛墠,昔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往来猴氏山近在嵩山之西也。汉世有道士从外国将「贝多子」移植于嵩高西麓,种之有四树与众木逈别,一年三花,色白而香美,及历代帝王遗迹均不胜枚举,时値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之际,缅怀锦绣山河骨肉深情,在血腥统制下,已有二十余载,音讯杳然,使人不禁感伤系之。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杂记 诗词 观光游览 嵩山

    四、登中岳嵩山五岳中之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予在洛阳,曾偕友人陈远湘、周挥彦往登,时年少气盛,身凌绝顶,大有揽辔澄淸天下之志,所赋三律,亦颇豪壮。其诗如左:中岳纵览嵌「一至十」数字「一」柱擎天获「九」重,嵩高久合受皇封中州坐鎭「五」千载(就有史以发言)「二」室分占「六」「十」峯。直取「三」山供几席,遥将「七」泽照心胸;输他「四」岳争雄长,「八」表应须作附庸。二凌云壮志任翔翺,俯瞰中原意志豪;万里黄河来禹穴,千年巨壁立嵩高。地灵合有英贤出,天险不须士众劳

  • 文章中岳嵩山八大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中岳嵩山 嵩山八景 山川风貌

    中岳嵩山为五岳居首,横卧中原,群山耸立,层迭峰,风光秀丽,寺庙林立,古蹟繁多,而有八大景之称:一:嵩门待月—月满嵩门正仲秋:嵩山南麓有个”法王寺“寺东边玉柱峰西壁下,有两座山峦相峙,嶙峋崛突,其状如门,称为“嵩门”每值仲秋节夜,又恰是”秋分”一轮银盘似的皎月,从这半圆形的门中徐徐升起,不左不右,好似玉镜嵌于架中。皎洁的月光,犹如水银泻满山头,使碧绿的群山坡上一层银装。二:轘辕早行—轘辕早晨雾中游:轘辕关因道路旋绕,早晨雾遮山腰,行人来往其上,从下边向上看

  • 文章中國武術與西北少林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王哲文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中国武术 西北少林 武术起源 嵩山少林寺 拳术名家

    化昌明,可说与国术之渊源极早,有人类就有武术,故武术对国家社会,尤对「管、敎、养、衞」与安定社会秩序工作不能须臾离也。当此科技发达,人类登上月球,进军火星之际,武术在今日社会地位也不逊于其他科学技术与体育活动。今之西洋拳击及最古老的自衞术(摔角),仍然吸引数以亿万计的观众与爱好者;而「中国功夫」更能风靡欧美,东亚病夫之名早已烟消云散,一去不存。武林胜地—嵩山「少林寺」少林威震武林,名扬中外是国术圣地,佛敎名刹,少林寺因以拳械、技击蜚声天下,习武之人,皆以出身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