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学共返回1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續談溫州未來不是夢(11)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温州 朱自清 杭州 小学

    夢裡乾坤大,思鄉日月長。水是故鄉甜,夢是故鄉香。

  • 文章瑣憶續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春陔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 陶龕小学 琐忆

    我于民国廿一年下期至民国廿三年上期负笈陶龛小学,读的廿三班,当时同班同学有堂兄德邻、罗庆延、罗光美、谢菊英等,距今已达六十年了。现逢母校九十年校庆,特就追忆所及,纪录数则,以为纪念。陶龛小学的命名,是为纪念陶龛先生。罗辀重先生的祖父信南公,为饱学之士,清咸同年间,隐居白鹭湾之白道庵,平生最仰慕陶渊明的为人。据说他喜欢坐在家中正厅的神龛下面朗诵陶诗,所以自号「陶龛居士」,当然,他自己也是一位诗人。我脑海里长期记得他一首七绝诗云:「粗茶淡饭大布衣,安贫乐道

  • 文章忆黄县(六)——村中小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黄县 小学 先生

    吾黄敎育普及,村中大多设有小学,例如:莱山前七个村,村与村相距半里或一华里,住户四十余至七、八十,五个村有小学,余二村至附近村小读书,其形成,首由村中之族长及热心人士三、五人以上会商,书房(敎室)之位置,请先生(老师)筹经费「先生之薪水及学校之杂费)等事宜。书房选村中没有隔间之房屋,一栋或两栋(一栋三间半,半间用小〇隔开,内建一炕,为先生之卧室,余三间统通),没房租,屋主只得到学生之大小便,以为农作物之肥料。先生之薪水,以村之大小,学生多寡及村中经济情形

  • 文章涧头小学校友聚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涧头小学 校友聚会

    山东来台同乡经常以不同的名义聚会,或以全省同乡为名,或以一县同乡为名,或以中学校友、小学校友为名,不一而居。山东峄县涧头镇中心小学同学,来台者二、三十人,亦常不定期聚会,并曾连续三年,每年捐给涧头小学奖学金一千二百美元。近月在台北聚会两次,一次十余人参加,一次二十余人参加,闲话家常,亲切热闹。本期封面之照片,系刑事警察局局长张友文先生退休聚会时所摄。

  • 文章忆母校弦歌小学兼怀良师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又綱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弦歌小学 良师 追忆

    弦歌小学成立于逊清宣统二年,时値康梁变法维新,倡议废科举,兴新学之后,国内新学思潮,日趋热烈,惜皆限于大都会地区,吾乡地处僻壤,风气较为保守落后,仍留连于蒙馆私塾阶段,乡村子弟,接受教育,仍以读古书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幼学琼林,以及五经四书、唐诗宋词为主,而无法接受新式教育,当时地方老一辈通达仕伸及知识份子,有见于此,为因应时代潮流,有意倡办新学,但限于校址难觅及开办经费困难,乃由张寅曦、张海涵、张问簧、王端明等前辈发起,将金石桥附近之周氏

  • 文章孫大經先生墓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孫俠民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孙大经 筹设小学 悼念

    吾村僻处鄕野,村民承袭传统农业生活,勤俭刻苦,不遑重视文敎,至民国十二年前,仅有祖佩兰先生设私塾一间,受敎学子限于家境较好幼年六、七人,敎授四书五经,较当时敎育落后甚远,且以吾村数百户人家,如此数人受敎,亦不成比例。孙大经先生吾村世家,幼读诗书,壮入萧师,毕业后,返鄕筹设小学,并得尊翁孙希闵老先生同意曁李氏夫人之赞助,拨出自宅东厢别院房屋两栋作为校舍,先决条件既备,旋奉准设立,校名为了萧县第二区梧桐鄕初级小学。罗致六、七岁至十四、五岁男生一班约四十名,以

  • 文章东陈小学陈氏奖学金暨赠书志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东陈小学 小学奖学金 教育 诗词

    詩禮門風樂育辛,箕裘克紹喜傳新。百年大計懷桑梓,種得蟠桃獻母親。

  • 文章石板和石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石板 石笔 鲁西北 小学

    现在小学的学生,作功课用的是铅笔和作业簿,简单方便,用的时候去买,一本用完了就丢。民国二十三、四年间,在俺家鄕鲁西北,读小学作功课用的是石板和石笔。石板像现在小学生用的垫板一样大,特有的黑灰色石板,不知那种石板是那里出的,长方形,四周镶有木框。写字时用石笔,石笔是淡白色的,长短跟现在的钢笔差不多,比原子笔的笔心粗一点,很硬,也是一种特有石头制的。写在石板上是白色,用大力按会断,比铅笔坚硬。老师规定写那一课,小学生就在石板上打成方格,石板可以两面写。那时候

  • 文章席之琦與懷來縣教育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教育 办学 怀来县 小学

    我国的新式学校敎育,发勒于淸光緖三十年停止科举,建立新学制。全国各地创设新式学堂。计分高等敎育、中等敎育、初级敎育、实业敎育与女子敎育等。国内重要都市设立大学堂、高等师范、与各科专门学堂。府设中学堂,州、县设高等小学堂,鄕村设初等小学堂。适应时势的需要,以提高国民大众的素质。怀来县的地方敎育,随着新学制的颁行,就县城西大街右侧旧日书院,创立全县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堂长原称学董,光緖三十二年秋改称堂长。席之琦(字朗霄)先生,以贡生资格,被遴选以公费送往

  • 文章姚宗鑑為國育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林恭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天主教 基隆 办学 高中 小学

    成功不仅造福千万幼儿,而且也奠定先生教育事业的基础。一九六五年,创办圣心小学,招收新生两班暂用圣心幼稚园二楼作教室。翌年建成小学四层教学大楼,一度自任校长,后到一九七九年圣心工商学校开办而去职,但有关校务仍由其就近督导。圣心小学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力求「五育」的均衡发展,所以升学率高达九五%以上:学生毕业经过后续学校的培养及其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卓有成就者不计其数。因学校教学效果显著,要求入学者日多,但由于名额限制不得其门而入。先生目睹此种可喜现象,又积极向

共143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