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寿县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壽孫仿魯鄕長九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王宣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祝寿 诗词 寿县

    調寄鷓鴣天 王宣衞國揚威殲倭兵。甘棠蔭垂冀農耕。允文允武名中外。鄉尊鄉賢樹典型。觀虎步 轉龍睛。昔傳三樂壽星明。九旬開百千秋歲。馳祝南山萬古青。

  • 文章寿县史蹟片段杂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侯永信 閻滌非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灵寿县 名胜古迹 史料

    其时王郞称帝于邯郸,流寇扰乱地方,秀率军剿灭,某次战争失利,被困于灵寿县西北八里许之阎家桥村,敌纵火围攻,当千钧一发之际,突有义犬奔驰滹沱河蘸水投向火海扑救,秀得脱险,而义犬则因火伤和疲累而死,村民感其义救后汉光武帝刘秀,埋葬于村北平原,翌日视之已迁冢于村南岗岭之上,隆起约十层大楼直径约二千公尺之纯黄土坟丘,因此丘北之阎家桥村,更名为北狗台村,丘南有南狗台村,村民每至春正「五穷日」攀登散穷祈福,重阳佳节攀登远眺,平畴沃野尽入眼帘。又传闻古时村民有红白大事

  • 文章長壽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7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3-12-01
    关键字: 长寿县 县志重修 地方文献

    寿县于民国建元后两修县志,此在四川各县中,尙属少见。民国三十一年张名振序新修长寿县志,谓「长寿县志,薛志仅存敍文,张志尙可考见。」又称「民国十七年,邑人李鼎禧因薛张二志,续编志藁。」所谓薛志,为由淸康熙五十三年长寿知县薛禄天所主修,共十卷。张氏谓其仅存敍文,实则现迁台湾之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尙存有一部。「张志」谓淸光緖元年刊本由知县张永熙主修之县志,都十卷。在薛志与张志之间,于道光年间,曾两度修纂,惟均未成。据张永熙敍其经过:「道光二十三年,渝州重修郡

  • 文章樂毅傳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于華峰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乐毅 人物传记 灵寿县

    乐毅灵寿县人,其先祖乐羊为魏文侯将,取中山,遂封于灵寿,子孙因家焉。毅博学好兵事,赵人擧之,及武灵王有沙邱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折节下士,于是为魏使于燕,昭王厚遇之,以为亚卿,问伐齐良策,毅对曰:齐覇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王必欲伐之,莫如与楚魏共图之,于是使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以利饵秦,亦允出兵,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拜乐毅为大将军,统率联军伐齐,大破之,济西诸侯兵次第返防,而毅独攻入临淄,取齐宝财祭器输归,燕昭王封毅于昌国,复将兵平

  • 文章巴馬探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桂路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长寿县 山区地形 地区环境

    在大陆西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红水河西岸的偏远山区,有个世界著名的长寿县—巴马。根据最近一次的大陆人口普查纪录,巴马县九十到九十九岁的老人有二百二十六人,八十到八十九岁的老人有二千七百二十四人。全县百岁老人有七十九位,其中最高龄的老人一百一十二岁。巴马不仅是大陆最著名的长寿地区,也是世界七个长寿地方之一。在巴马有许多关于长寿老人的传奇故事—巴马鎭洪村板实屯一百零六岁老人罗秀珍,在一百零二岁时,耳朶聋了,牙掉光了,眼睛也看不淸东西。一百零三岁时,老人

  • 文章仁壽劉純仁先生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9期  作者:尹靜夫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刘纯仁 仁寿县 陆军测绘专门学校 冥寿

    刘公明道,别号纯仁,四川省仁寿县人。名诸生刘公辉文之次子也。幼而歧嶷,过目不忘,五岁能文,父老多加爱之,许为大器。惟性孤高,好读书,不求甚解,且不惯按日上学,或于上课时偸阅他书,抑或出校嬉游,辉文公暨母氏向太夫人多忧之,时加责阻,毋顾也。逮十二岁后,忽专心致力学业。不久即以成绩优异,考入仁寿县立旧制中学。再二年,又考入成都四川省立陆军测绘专门学校。民国元年,以名列前茅毕业¬■田校留任敎官,专授数学,颇为师生所推重。民国四年,四川工兵营营长郭汝栋来县驻守

  • 文章寿县擧子陈禹帆轶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戴傳新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仁寿县 陈禹帆 清代 诗歌对联

    遜淸末年,縣人由科擧出身人物最多,中以鎭子場爲尤甚,如瀚林毛瀚豐,進士喩晉弇,擧子陳禹帆及拔貢、廩生、秀才等不下數十人,縣有諺語:「富加場銀子,鎭子場鼎子」足見當時功名之盛。陳擧子禹帆先生,個性特殊,才氣縱橫,爲一般人所稱道,先生嗜酒奕棋,一到興緻高潮,詩歌對聯,一揮而就,大有酒而後工之慨,大陸淪胥,未能將先生遺稿擕出,至以爲憾,茲就記憶三聯錄後,以供參閱。本場東嶽廟(內有鷄脚神、吳二爺及十二殿等)大門二聯。這條路誰人不走那件事勸你莫爲這衙門是非甚明,任...

  • 文章寿县更名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揚國經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汉寿县 地名变更 地方史 县志

    我縣漢壽,位於洞庭西南,與常德桃源益陽沅江接壤,而與南縣安鄕隔湖對峙。漢時稱古索,三國吳置縣。元升爲州,明復爲縣,屬湖南常德府,清仍之。顧龍陽之名不雅。緣於戰國魏王之倖臣有龍陽君者,後人因稱男色爲龍陽君。清末光緖年間,名詩人易哭庵實甫者,吾邑才子也,早歲遊燕京,風流倜儻,名動公卿,所爲詩詞,冠絕一時。與當時名士樊樊山、羅癯公、陳散原諸人,遊處唱和,嬉戲無碍。樊等乃戲呼實甫爲龍陽才子,實有以龍陽君相謔之意。實甫銜之而無如之何也。邑之紳耆,亦頗有欲呈請更名者...

  • 文章仁壽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仁寿县 自然状况 农产品 工矿业 财政金融

    一、自然状况仁寿县位于锦江之东岸,与华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靑神、井硏、荣县、威远、资中、资阳、简阳等十二县毗连。全县面积二五一六·三五方公里,占四川全省面积百分之〇·八三。东西五十八公里,南北九十五公里。据民国三十四年统计,全县人口九六八、九八一人。本县气候,与成都各县相若。据农业推广所民国三十一年之气象报吿:全年中以一月份之平均温度摄氏十二度八为最低,八月份之三十七度为最高。至于同年之降雨日数与雨量:降雨日数为九十一日,以四、六、八、九等四个月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