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人共返回10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文忠公示家人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林则徐 中英战争 家人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査办广东海口事务,于道光十九年己亥,西元一八三九年本日(三月十八日)在广州,颁发严禁鸦片谕帖,激起中英战争。福建侯官林氏,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埃村老人,嘉庆辛未进士,累官至总督。及官两广,以禁鸦片,致与英人战。迨国起,召为钦差大臣,中途卒,生前尝谓:「西洋尙不足忧,终为中国民患者,其惟俄罗斯乎?」兹录其道光壬寅七月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囘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

  • 文章典型的客家民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居 建筑特色

    注:九连山村落)客家人是中原汉族因战乱南迁,他们的祖先大都做过一官半职,甚至做过帝王,及其他较富有的商贾,有「中原衣冠」称赞,生活在群山丛林秀丽的田园及古朴典雅的民居,沉浸在中华文化遗风,以及享用独特的客家美食,生计朴实,积极进取,无一不表现客家风情。客家人流浪南方各地,被原住民称为「客」,由于平地已经有人居住,几经纷争,客家人只能选择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区立业,这就是「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历史沧桑的无奈!历经岁月转移,昔日的恶劣环境,今天已经

  • 文章母親的叮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陳繼松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母亲 叮咛 家人病况

    每讀唐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隨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遊子吟時,都不禁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的艱辛!四十年的隔絕,風燭殘年的老母,尤不時惦念着千里之外的遊子,正應了「兒行千里母耽憂」這句話了。六十多的人了,仍然是慈母心中的孤兒,無人疼的流浪漢。當車子停在無門的院子裏時,第一眼就看見母親搖搖晃晃的身子,柱着一根拐杖走出屋來,我急忙迎上去趕緊叫一聲「娘」,母親拉着我的手,叫了一聲我的兒呀!就泣不成聲!四十年的辛酸、思念,都在此...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諺語是從日常生活、社會現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聯想中總結出來的。揭示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概括了立身處世的道理,揚善棄惡,是非分明。不但語言純樸,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簡單,深含義理,富有韻味,既繼承了漢民族俗語的風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獨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氣、質樸,每當獨自吟誦,又感到平易、親切、感到它有一種天真的勁頭呢,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勤儉諺:食不窮,穿不窮,無划無算一世窮。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早起三秋當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梅縣、蕉嶺 五華、興寧四縣早期遷台同鄕査考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台 历史考证

    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勿論近期或早期遷臺之同胞,都紛紛前往大陸探親尋根,同時大陸的同胞也有很多找尋早期遷臺之後代宗親。本刊自第四期刊出「平遠早期遷臺同鄕查考」一文後,也有很多早期來臺之後裔函電查詢其先代之根源。由此證明,他們沒有「數典忘祖」,也無遺的表露出「愼終追遠」的人之本性。因此,再將梅縣、蕉嶺、五華、興寧等四縣早期遷臺之同鄕續加查考,惟筆者因手頭資料未盡完整,遺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原諒指正。一、梅縣早期遷台同鄕卜姓:系出西河。有十三世卜義榮,於...

  • 文章客家之南遷及東移台灣開拓奮鬪的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客家人口及分布 客家人台湾开拓史

    壹、客人之南迁及其流布一、客人之南迁客家,又称客人、客家人,兼或也有名之为客族者,乃系我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主流。其今日分布地区,以我国西南、东南(包括台湾)各省为主。总人口约在四千三百万人以上。由于具有独特的语言、民性和习俗,所以也就形成为一独特的民系。客家,之所以被称为「客」或「客人」的理由,顾名思义,当与其所居留之本地土著有别。盖其先民原住地,据「唐书」食货志、宋初乐史之「太平寰宇记」、宋神宗勅撰之「元丰九域志」、南宋王象之所著之「舆地纪胜」诸书记

  • 文章百姓尋根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鍾台山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追溯祖先 台湾姓氏 祖籍地寻根

    人同根,语同源,一脉相承的地缘—血缘—历史渊源。汉家人(客家人)早期移民来台,受到清初渡台三禁影响,比河洛人(福佬人)要来的晚。因此西部肥沃平原大都已被福佬人占有,便往丘陵地、山坡地开垦谋生,因此客家人现在比较集中在桃园、中坜、新竹、苗栗、台中新社、石岗、东势、高雄美浓、六堆、屏东等地区。俗云:「木有本,水有源」,人一样与先祖血脉相连,无人不想追溯祖先,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姓氏寻根。台湾百姓往大陆寻根,大可分为两种。一、是明清时期因拓垦而移居台湾

  • 文章客家與畬族究竟是誰同化了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客家人 畬族 语言 历史 同化问题

    本文作者冯秀珍为广东丰顺客家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

  • 文章認識國父家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客家人 家世考证 档案资料

    联合报七十八年十月十八日专文讨论国父家世史料,谓国父是否客家人,无法肯定,同月廿八日联合报又刊出台中大里施荣安「国父不是客家人」一文,内容更简单而不深入。兹就笔者查考所及,提供数点,以作大家参考。从资料上看来,国父是客家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早在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六月廿九日笔者旅居美国期间,见华府邮报刊载:「国父族谱在大陆江西省宁都县发现」惟中共幷未公开详细内容,无法探其究竟。研究国父家世的学者甚多,著作亦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一、一九四二

  • 文章梅州巿蕉嶺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徐桂盛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年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祭祖,以谢祖先。入夜系除夕晚餐,又叫团圆饭。按长幼辈分座次,如家中有外出谋生子弟,不能赶回家共餐,则要依坐序摆上一付碗筷与酒杯,表示一家团圆,这点,显示客家人对家族伦理的观念之重视。除夕晚,每家每户必须点燃油灯「早年用煤油」,直到年初三,家乡话叫点年光,以示一年的光明和吉祥。到了除夕夜十一时「子时」起,各村庄家户,鞭炮齐鸣,乡人叫开门炮,迎接新年届临,然后携带牲果,到祖堂祭拜祖先,以示禀告祖先,一年复始之意。自此日起,至年初三,不可打扫或说不吉利的话。初一晨

共101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