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民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民族与居住的大埔县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蕭逸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大埔 地图 姓氏源流 客家民族

    一、优秀的客家民族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英国长老会和美国浸信会,在汕头擧行宗敎会议,英国敎士良贝尔因在客人居住的地方传敎多年,在会议中报吿客家的历史,结论说:「客家人比城里人勇敢,富有特立独行的气慨,渴爱自由……满洲人入主中国,客家人降服得最迟,并且曾经一再起兵反正,第一次就是太平天国,第二次就是最近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客家人确是中华民族里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由来迁徙,种种经历,确替他们养成一种爱种爱家的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

  • 文章民族大迁移及客家民系的形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陳寶善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民族大迁移 客家民系 历史经过 客家精神 文化意识

    客族南迁数次,本文分六次,现代史学大师罗香林综合许多学者及自己研究著「客家研究导论」认为客家人的南迁可分五个时期,开始自东晋五胡乱华,即本文二三四五六期,前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范琦考证认为客人来源有三第一批来自秦朝,即本文第一次,学术研究仍无定论。 —编者—

  • 文章客家先祖「郎」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先祖 “郎”名 族谱记载 风俗习惯 民族关系

    风俗,便不可避免地被引用。这种「排郎名」习惯,多出现在客家民系形成的宋元初期。到了明代,客家人把「郎」改称为「府君」,而把辈份改用「世」来代替,故明代以后排郎名便逐渐消失。由于广府、福佬等其他民系的族谱中,均未发现有郎名的记载,可见中原汉人并无此习俗。而客家有此俗习,可能是因在山区,畬、瑶族的势力较大,或者客家人娶畬族妇女为妻的情况较普遍,当这些畬族妇女年老成为长辈后,便在客家人中采用本民族的习俗。由此可见,客家民系与士著畬族的关系是很深的。现以百侯杨姓开基祖为

  • 文章客家山村的農家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林超俊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客家山村 客家民风 风土习俗 自然风景 民族文化

    难于和伊斯兰教的麦加朝圣相比,但其隆重和虔敬却是另有一番特色。且莫谈陈规陋俗这句话,人类历史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不在群众中建立一种信仰,开展群众性的宗教活动?直到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美国人早已登上月球,现在正向火星进军,明知没有上帝,可是上自美国总统下自普通百姓,不也在做礼拜,做祈祷。道理很简单,这是为了抑恶扬善,使社会走上有秩序的轨道,调节扩大群众的劳逸。破旧立新,今天将会有新的信仰,新的娱乐活动去取代。十月禾稻成熟,蕃薯将收成,最紧要的是防山猪

  • 文章「五華阿哥硬打硬」精神的體驗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廖雄中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五华阿哥硬打硬 客家民族精神 文化传承 故乡风貌

    嘉应州客家人,是由北方迁移到南方蛮荒之地,莲花山系落居的民族,其为谋生及繁衍命脉而工作,磨练成勤劳、勇敢、吃苦、奋斗的精神,是客家人的共通民族性,但嘉应五属人,以前有梅县、兴宁、蕉岭、平远、五华共五县,现在梅州巿辖内加上大埔、丰顺,并前共七县巿,为什么他们不叫嘉应州其他县巿的客家人「硬打硬」,而只誉称「五华阿哥硬打硬」?必定是吾县先祖、先贤、先哲在五华地理环境上,在工作、生活上,或为人处世上有其独特的优异表现,故而得嘉应州其他各 及粤省各方人士的称誉;但

  • 文章大埔雙髻山盤湖庵開放紀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双髻山 盘湖庵 建筑历史 建筑风格 客家民族特色

    群生归敬共沾恩。」该古庵为双堂两横式格局,斗拱飞檐,古朴典雅,颇具客家民族特色。一九八五年,此庵由旅星侨贤何吉昌、蓝清英等集资修葺一新。自一九九七年秋以来,该古庵再次全面整修,又在其左侧拓建一百六十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两个宝殿。一个是二十四诸天殿,另一个是地藏殿。当人们立于庵门前举目远眺,可以隐约地看见阴那山五指峰、铜鼓嶂、西岩山等尖峰直刺天际。古式大门顶上书“逃襌竹院”,其大门左右楹联云:「盘湖非旧仍严正;大石虽顽也点头。」大门外墙楹联云:「百万人家福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