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定海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县志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8期  作者:柳詒徵 出版时间:1971-08-16
    关键字: 柳诒徵 定海县志

    吾国方志,导源周官,晋唐以降,条流滋盛,文士秉笔,于言景物,叔世浇讹,迺崇官阀。其于地方利病,民生休戚,洪纤之迹,语焉不详,琐闻巵词,充溢简牒。徒资谈助,无裨国政,识者病焉。章氏实斋,扬摧文史,标举义例,号称圭,道咸而还,郡邑志乘,根据厥说,稍改旧观,然亦未能尽袪宿症,一衷典实也。陈君无邪,马君涯民,淹综坟史,贯以新知,近纂定海县志,示以例目,列志十六,分目七十,表纪传录,若网在纲,大氐袭故者十之二,剏制者十之八,纵极天人,衡浃海陆,社闾之会,米盐之产

  • 文章成仁祠與同歸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成仁祠 定海 同归域

    实业家淸末状元南通张季直氏,于我邑(定海)题成仁祠一联,脍灸人口,其句为「遗恨类崖山,岛客同归,麦饭冬靑祭社稷;行朝书监国,党人犹在,桃花燕子愧忠魂。」祠有新旧之别,新者在城内鎭鳌山麓,即明监国鲁王行宫故址,淸为鎭兵府,鼎革后民国七年始改祠。内多古迹,如鲁王元妃殉节之宫井,大学士张肯堂阖家尽忠之雪交亭,并附设公园。祠后乃定海县党部,门前大书「地犹汉氏邑,宅即鲁王宫。」之联,其句只将唐元宗诗轻改一字,冠冕十分,恰到好处。惜民国廿八年日寇陷邑,占为虏帐,竟将

  • 文章太平軍三打舟山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太平军 舟山 定海 战争实录

    浙江来说,太平军是一八六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击溃了象山保甲局乡勇后,攻克丹城。至此时,浙江及宁波府(除隔海的舟山定海一地仍为清军统治)全部是太平军管辖区,渡海逃往舟山的浙江提督陈世章、宁绍道台张景渠、知府林钧等清廷残余势力,乞求英、法军政保护,负隅顽抗,力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了肃清退据舟山的清廷余孽及祸害,太平军开始实施攻打舟山的军事行动:戴王黄呈忠、首王范汝增派遣部将张得胜,于一八六一(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底,由附天侯王义钧(镇海人)率领太平军从甬东柴桥

  • 文章鴉片戰爭中的浙江攻守經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浙江 攻守 定海 镇江

    六月初六日,英舰向定海县知县姚怀祥提出限半个时辰投降献城的通牒。姚怀祥见英舰到了道头洋面,就亲登英船见英帅伯麦(Sir James John Gordon Bremer)。问其来意,伯麦吿姚已有牒移知须限时献城,违即攻打。姚答以须与民众从容议之。英兵领姚参观英两舰上的械礮后。姚即囘船方接到通牒,姚囘城后,与官绅计议,皆以为英舰未必眞的会进攻,遂不咨复。不料第二天早上,英舰炮火齐发,定海鎭总兵张朝发以土炮还轰,不能及船,英炮则轰去城中房屋,兵民纷纷出城避往山谷

  • 文章定海的三忠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定海 三宗祠 鸦片战争 道光帝 林则徐 定海县志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强弱的一次很重要的对外战争。而定海的失守对当时的局势有很大的影响。道光帝对林则徐的信心动摇了,淸廷对英作战的方针也改变了。道光帝对林则徐初颇信任,曾下谕嘉许:「所办甚属认眞」,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自湖北入觐,被道光帝召见八次之多,奉谕:「湖广总督兼兵部尙书衔林则徐,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可见道光帝对他的信任了。迨定海失陷以后,道光帝就下谕斥责林则徐说:「外而断绝

  • 文章舟山的墮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8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舟山 堕民 《定海县志》 送娘

    表示:堕民是明太祖朱洪武将他降元将领的家属斥为此一阶级而成,关于堕民详情他不太淸楚,其友中山大学考古人类学敎授陈君曾著「堕民考」,此书在台不易找到。三、定海县志风俗篇——四民之外又有堕民,谓之匄(即丐)户,相传为宋将焦光瓒部落,以叛宋投金被斥,或云明太祖恶宋将之投元者摈斥之。及定户籍,扁其门曰匄,即有产禁充吏员粮里长乘车马,令其自相配偶,男子则捕蛙卖饧鍜鑪铁、编机扣塑土牛土偶,正旦元宵执响器以闹人堂,立春持土牛芒神以闯人室;立冬胡花帽鬼脸沿门打鬼,谓之「调灶

  • 文章舟山古來多仙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9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舟山 海中洲 《定海县志》 神仙

    鼎沸之际,相信有许多方外之士和厌战份子,纷纷逃入这星罗棋布的舟山羣岛中,或另辟荒地以图生存,免于战乱之祸;或养生修炼,以期得道成仙,尤其这些道家人物,正是仙人的前身,所以这正是「舟山古来多仙人」的最大原因。这并非纯属想像之辞,实际上是为昔日一般人所承认的,试观定海县志舆地志中名胜古蹟篇中所述:「舟山列岛在昔所谓海中洲,漂渺而不可即者也,内陆之人好谈怪异称为神仙之都,至今犹有安期蓬莱名其鄕者。」那茫茫海洋中散布着三百七十多个岛屿,一百多个暗礁,波浪汹涌,航道

  • 文章談談故鄉金塘的幾種名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8期  作者:心如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金塘县 金塘名产 定海县志 思乡之情

    摩挲,沥港渔船如蚁多;尝遍米鱼虾美,鹏山紫菜味淸和。这两首竹枝词提到四种名产——梨、米鱼、虾、紫菜。这些产品别的地方都有,但由于它们有与众廻异的优点,所以我称之谓名产。先说「梨」。定海县志载:「金塘梨,似登州产而甘脆过之,实食用,金塘特产,佳者为西国人争购,每实值银圆一枚;产少,无登市者。」这里已约略说明金塘梨的与众不同,然而未尽其优点。鄕人称此为桑梨,据说是以桑树接种交配的,实大于碗,皮薄肉嫩,置于桌上,顷刻而呈黑色,触木处即溶化成汁矣。农民于结实后即裹以

  • 文章定海状元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定海状元桥 宁波旅沪同乡 历史典故

    凡去过定海县城中者,必皆知有状元桥,且不惟听到,恐或已曾经过。因桥之东首,适当南大街与东大街相接。北兼两条弄堂,一名竺家弄,通北大街,一名横塘弄,达内八甲至县前街。桥西首乃连横街。另南向一小弄,可至郭家道地,即淸代曾任澎湖副将,金门鎭兵,邑人郭霁靑之宅与宗祠,该桥可谓地处定邑精华区域者也。但是桥系一座平坦用水泥建筑者,在台湾视之,比比皆有,平凡得很,惟在四十余年前之在定海,却属是一种新款建设物焉。当北伐前,城道陆上交通,已由轿子改为人力车(俗称黄包车

  • 文章定海的外国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定海 鸦片战争 往事回忆 坟墓

    定海道头有两处外国坟,均在关山之麓,关山原名大椎山、又名东山,山上建有东岳宫,俗以东岳宫山称之。坟在山之阴者,面临观音桥河,为城道孔道,人多知之,即法国坟也,俗呼外国坟山,或红毛坟跟。其碑惟三,四周围以垣墙,设有铁门,占地甚广,因慑于洋威,纵草莱没胫、樵苏不入,平时由天主堂管理,每年春节,法舰前来扫墓。该坟建于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之役。是役也,五月间,定海遭两侵略国之占领,待九月和议成,始乃撤军,埋骨何人,容考。另一座坟,在关山之左,是属英国的,人亦以红毛坟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