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官窑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代之陶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宋代陶窑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有宋一代是我国陶窑最发达的时期,陶瓷是综合性的艺术,所以无论从人文生活或艺术欣赏的角度上来看,都是最値得硏究的,宋代的陶窑不但是集前代之大成,且又更进一步迈向新的艺术境界之中,可说是我国古代人文生活高水准的表章。宋代的陶窑最有名的当推:定、汝、官、哥为第一,亦即是:定窑、汝窑、官窑、哥窑等,其他如:柴窑、磁州窑、均窑等亦极有名,谨述如左:一、定窑指河北省之平定、眞定、保定三地之窑而言,因三处地名皆有定字,所以简称定窑,大体上又可分为二:以定州为中心者,称

  • 文章談鈞瓷(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不一而足。古董家及仕宦之家,收藏之钧器紫色花瓶,靑色花瓶,高有二尺许者,亦数见之。陆·柴窑、汝窑、官窑与钧窑有无关系之探讨柴窑,据钱塘梁同书所著古窑器考载;『柴窑产后周,世宗所烧,以其姓故名,后周都汴梁,出北地河南郑州,其地本宜陶也。宋官窑亦起于汴。汝以河南所辖之州。柴窑靑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相传当日靑瓷器式,世宗批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论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不可得矣。得残

  • 文章談鈞瓷(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由于金兵南下,黄河北岸的许多窑口,已落金人之手,大河以南的产品,就畅销汴京许洛一带,同时北宋政府为了皇室的需要,对钧瓷派职官进行监烧,并设官窑为皇室制造瓷器。这样钧瓷的生产,也就有了更大发展。另外在窑址处发现的用钧瓷制的「宣和元宝」钱模,这一发现,向我们揭示了钧瓷兴盛之日,大约在徽宗时期。』按以上**公布资料,余有几项说明;一、古钧窑址在八卦洞附近一层,须加硏讨。民十八年余长职业学校后(校址禹县东街马王庙)即增设陶瓷科(前文已述过)。某日同友人武长淸赴县府

  • 文章哥窰、弟窰、龍泉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壽賢廷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哥窑 官窑 陶瓷工业 龙泉窑古瓷器 靑瓷器 抗战胜利

    本刊主編張先生號召大家多寫家鄕各地的時令習俗、特產,或名勝古蹟類文字。適近月來中廣公司電臺於每星期一晚間,在「偉大的中華」節目中,播講宋代的陶瓷工業,次第敍述定、汝、官、哥四大名窰的產品與特色,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按定窰在河北,汝窰在河南,官窰分設開封、杭州。而哥窰則在處屬的龍泉縣,他的出品,如今成爲古物中的瓌寳,甯非吾浙人的光榮?筆者雖非龍泉人,然在對日抗戰期中,避地於玆,從顚沛流離到安居樂業,經歷長長的四年,已違佛家三宿空桑之戒,囘思往事,對於這小小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