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研究共返回1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關於「莫須有」三字獄的合理詮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8期  作者:姚鶴年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莫须有 岳飞 学术研究

    民國廿七年,武昌大東門出土岳鄂王(飛)石刻圖像,邑人建亭樹碑於蛇山之麓,鄂省大老孔庚先生爲撰楹聯以勵國人抗戰,有句:「願忠魂常鎭荆楚,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三戶起(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秦檜誣岳飛(一一〇三—四一)以罪而殺之,韓世忠詣秦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所誣事證,當是岳雲與張憲之所謂謀叛函件,秦檜說「這件事大槪是有」;而「莫須有」之正解亦迷惑天下迄今八六二年。...

  • 文章董彥堂先生的殷曆譜(附錄傅斯年殷曆譜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殷历谱 学术研究

    殷曆譜是董彥堂先生重要著作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材料新,見解新,方法新,結構新,有系統,有分量,有卓見,有貢獻。它不是普通的年表,不是普通的譜牒,而是一部新的殷商史,根據地下新出土的卜辭,糾正了過去若干傳統的錯誤觀念,對於後世硏究殷商文化,者有莫大的啓發作用。全書共十四卷,分爲上下兩編,分釘四册,上編一册,計四卷:第一卷:殷曆烏噉;第二卷:曆譜之編製;第三卷:祀與年;第四卷:殷之年代。下編十卷,分爲三册,第一册計一卷又半,卽第一卷:年曆譜:第二卷:祀譜一。第...

  • 文章梅花是國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梅花 国花 学术研究

    梅花我們定爲國花,現在中國大陸老百姓也都主張以梅花作爲國花。因爲:①它是通知春季到來的花朶;②中國的特產;③象徵民族與英雄;④數千年來中國人就喜歡它的香味;⑤代表中國民族的骨氣等。但立法委員林炳森去年十一月間曾向行政院質詢,籲請爲梅花硏究訂適宜的英文名稱,俾便對外宣傳。因爲梅是道道地地土生土長的中國原生植物,不是世界性的,所以根本就沒有英文名稱,行政院新聞局把梅花的英文名稱叫做Plum Flower,譯成中文應是李花,幽默大師林語堂編著的當代漢英詞典也如此翻譯,今...

  • 文章二黃腔的來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劉國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二黄腔 来源争议 学术研究

    大陸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的劉國杰,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即從事戲曲闖作與研究,就其課間講義,彙整編輯為《西皮二簧概論》,對二黃也有深入研究看法:

  • 文章姓氏溯源及演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学术研究 姓氏 史料考古

    我們的姓氏制度,起源於秦漢時代,以父系爲中心,人人平等,每人一姓,姓氏之稱,合而爲一。以姓表血統,而示女系;代表宗族,而示男系,男爲氏,女稱系。如伯姫、季姫、孟姜……這些都是姓。中國人平常初次見面時,首先問「貴姓」?再問「貴處那裡」?這是我們重視宗親血緣關係與同鄕地緣關係的一種由衷表示。目前國人仍保持同姓不婚的習俗,這是基於母系社會長期經驗中所體認出來遺傳之理。重視同宗同鄕的關係,爲我國固有社會的優良傳統。同宗是血緣關係,同鄕則爲地緣關係。本省同胞的祖先...

  • 文章台語與閩南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语言 台语 闽南语 学术研究

    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爲構成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條件。台語是指通行於台灣的語言,即指佔全島絕大多數人口的福佬人的語言,也就是指的閩南語。閩南語是通行於閩南一帶的語言,那是包括泉州語、漳州語、廈門語以及逸出在粤地潮州、汕頭的語言。約四百年前,世界移民潮興起,在西方則有英國淸敎徒跨越大洋,移民美洲;在東方則有閩南泉州、漳州兩地的人跨越海峽,移民台灣。於是移民的母語遂隨著移民流播到海外。海外的新天地因着風土的殊異,造成移民新的性格,新的習俗與觀念。自然這...

  • 文章「閩雜記」的考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作者:王天昌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闽杂记》 学术研究 论文著述

    中副六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刋出「鹹光餅之戀」一文。二十二日的中副小簡,陳草先生認爲鹹文中所提的「閩雜記」一書當係「閩都別記」之誤。筆者特地翻檢一下閩雜記,鹹文所引用的那一段有關光餅起源的記載:「戚南塘平倭寇時……。」確實見於卷十。未有錯誤,或許是因陳先生沒有時間翻閱閩雜記,就想當然耳的認爲凡是記載閩省瑣聞舊俗的應當是閩都別記其書。閩都別記,記載閩省舊聞,至爲詳盡。三十多年前,筆者負笈福州三牧坊省立福高,曾經瀏覽一遍。雖然愛不忍釋,畢竟高中功課繁重,無法細讀。...

  • 文章粤劇歌樂近百年來的遷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历史演变 学术研究

    粤曲本分多種,近年香港坊間出一本「粤曲大全」以爲包羅萬有?其實廣府方面通俗淸唱歌曲計有;粤謳、南音、龍舟、解心、木魚、河調、山歌、鹹水歌、送嫁曲、輓歌………。已各有不同的唱法。它像集體唱出配用音樂的有「大棚」的傀戲,歌而不舞的是八音班,「班本」屬於粤劇台詞。論淸唱的是無需音樂,觸景興懷,俯拾便是,像文人墨客吟詩唱詞一般,悠然自得,自鳴天籟,又如志士慷慨高歌,壯懷激烈,情動於中,擊壤鼓盆,未嘗不是時代心聲之作。前有唱龍舟出身的某大富人,當年在廣州沿門歌唱,...

  • 文章欣慰和感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学术研究 散文 人生感悟

    二〇〇四年下半年,我在新溫州大學同時講授《中國哲學》《中西比較文學》《紅樓夢研究》等課程,修學者四八五人,《中國哲學》課,修業的同學竟達二三八人。目前國內某些高校對于和功利無密切關係的人文學科和基礎學科敬而遠之厭學成風,相對而言,這是極為難得的。一次,我乘汽車從市區到茶山高教園區,途中遇路阻,體驗到了路阻的境況和滋味。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汽車擁擠在一起,原來所謂汽車,便是氣車——令人嘆氣生氣的車。坐在這「氣車」上,身不由己,進不得退又不能,于是不免...

  • 文章田倩君女士行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劉本厚 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田倩君 求学 学术研究 乡愁 诗词

    田倩君女士小字羣玉,河北淸河縣人,民國八年生。生來聰穎,資質過人,幼承庭訓,篤志向學,喜好文學。父子元公字振武,從軍革命,不幸早逝。女士立志求學,考入國立東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於民國三十七年畢業後,大陸變色,家被鬥爭,隨與胞弟福灤來臺。旋卽從中央硏究院院士董作賓先生,專攻甲骨文學,刻意硏究三年。廣索博聞,學有所臻。旋被聘於國立師範大學任助敎、副敎授而敎授,敎文字學、唐宋詞,先後十八年,並兼任私立輔仁大學文學院中文硏究所敎甲骨文學十四年,復被聘於私立文化大...

共123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