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历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敎育十年巨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教育 学历 学校 教师

    已初步形成了职前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的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成人教育网络。目前全市有成人高校四所,在校生三千二百四十五人;成人中专十一所,在校生二千一百八十八人。成人中学三十一所,农村乡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七十二所,乡鎭成人文化中心二百四十所,村业余文化技术学校六百十四所。十年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三十余万人,全市青壮年非盲率已达百分之九十五点六。近年来,温州教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确定科教兴市战略,实行各级政府教育工作责任制

  • 文章陸軍上將羅奇將軍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劍鵬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罗奇 人物生平 家事学历

    四女可林,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幼女可杰,现就读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院。五女品学兼优,皆由将军与夫人敎导有方以致之。学历将军六岁入鄕塾启蒙,翌年入初小,依次于民国九年毕业于容县中学,十一年夏毕业于广州工程学校。随即考入广州法政大学法科,目击当时列强环伺,军阀横行,内忧外患,交相煎迫,在革命救国号召下,民十三年入 先总理手创之黄埔军校,接受校长蒋公革命敎育之薰陶与军事学术之训练,毕业后历充各级军职,二十三年奉调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旋入中央军校高等敎育班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安祺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 自传 家世 学历 经历

    人世,国仇家痛,余感伤不知所已。余妻黄经达氏,出自长沙名门,余子女七人,长男之中,留美攻读植物病害系,次男卫中,在台攻读陆军官校第三十六期,女三人已出嫁,六女、七女正攻高中,余家虽经济状况不见宽裕,然妻贤、子女忠厚纯朴,天伦和乐,足以使余安心效命国家耳。学历余髫龄入私塾,十二岁入韩庄鎭立高等小学,继考入私立山阴中学,民十三年秋甫毕业,鉴于当时军阀祸国,帝国主义者侵凌,九洲鼎沸,中原变乱频仍,悲切外患内忧,国势日非,乃坚决请准双亲同意,间关赴广州,毅然投考黄埔军校之

  • 文章我的讀書歷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李俊德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故乡回忆 理想感悟 获奖学金感言

    臺灣科技大學企管研究所 李俊德我是李俊德,就讀於臺灣科技大學企管研究所二年級的準畢業生,此次能得到同鄉會的助學金資助,內心深表激動與真誠的謝意。家父祖籍廣西義寧(臨桂),母親陳氏祖籍浙江盤安,我生在台北市,外省籍第二代,父親因健康不佳已退休多時,現於家中療養,母親從事醫護工作,家中尚有一位姊姊,在私人企業就職。打從我上幼稚園起就不太喜歡讀書,個性內向,孤僻離群,不是沒有小朋友和我玩耍,而是我不喜歡參與他們的遊戲,常常一個人在沙堆中堆沙丘,或是在玩具室裡疊...

  • 文章新來賓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余敏嘉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获奖学金感言 求学历程 广西印象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科系 余敏嘉首先很榮幸能夠獲得廣西同鄉會一百零一學年度獎學金,也感謝同鄉會的長輩們提供這個機會造福晚輩,必當善加利用獎學金於讀書上,再次感謝。我來自一個小家庭,爸爸、媽媽和我,家境並不富裕卻也衣食無虞不缺什麼,簡單的三人過著平實日子;仔細數數從我出生至今也已二十四個年頭,除了高中時的叛逆期,一度迷失人生的方向外,求學路程大致順遂,現在就讀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檢驗系二年級,雖然身為女性但我從小就像個男孩子一樣總是跑在前線且富有正義感,加上...

  • 文章我國第一位國家文學博士羅錦堂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作者:吳月蕙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罗锦堂 求学历程 校园往事 学术成就

    夏威夷、中间穿插不计其数的世界性游历,罗锦堂「遨游四海,放眼天下」的心愿是达成了,在感情上,他却并非就是率性到一无故国之思的人,由于整个治学历程、问学师友,生活方式上,他都是「台湾系统」,因此他心底眷意最深的仍是台湾。一有休假,多半回台,面对国内的学术大环境,他也竭尽所能的提供建言,他提倡最力的就是:设置专门的「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并在国外广设联络中心,让台湾学者有更充分的世界性资讯,不致画地自限,他认为目前国内虽成立了汉学中心,但是组织太小,还应扩大,他理想

  • 文章「浙江省戰時高等教育」補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浙江省 战时高等教育 办学历史

    毅成先生史席:在二月份浙江月刊,拜讀大著「浙江省戰時的高等敎育」一文,極洋洋大觀之記載,至爲欽佩!惟誦至㈡內:有謂「浙江省自公立法政學校,於民國十六年起停辦,與省內法政敎育已中斷了十六年」。曁文㈢內,有謂「……民國十六年春浙江臨時省政府決議;改爲訓政人員養成所,派樓佩蘭(桐孫)兄任所長。迨正式省政府成立,又決議:仍改囘爲法專,亦仍由樓任校長。但辦至原有各級學生畢業爲止,不再招收新生。秋、樓辭,改以姜次烈(紹謨)兄任校長」。等語;不可謂爲不詳,惟就弟所稔,...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十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仙女镇 亲友事迹 求学历程 区域发展

    我們在仙女鎭有幾家親戚,旋家是我大伯母的娘家,前已說過。另外在我上學的沿路有一個染坊巷,巷裏住了一家姓郭的,那是我姑母家,姑父母早故,有個表兄叫郭漱岑。他的祖父和我的祖父都喜歡畫山水。我下學天早時嘗到郭家去看看表兄表嫂,他們住的房子甚大,有一個房客姓沈,是一個畫家,他畫的罌粟花細巧逼眞,而以畫人家祖先的容相爲生。這位表兄家以後同我家發生好多關係。我的姑母除生此表兄外,還有一位表姊嫁給一位姓潘的,住在萬壽宮廣場左近,我也常到他家頑。他們家有一位子弟叫潘桐蓀...

  • 文章晚清時墟溝的秀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区域秀才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墟溝一帶原來是一座小漁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漁民、農民、石匠最多,但讀書人甚少。直至清代中期,地方經濟有所發展,人口漸多。墟溝的董、王、邵,西墅的李、吳、陳,連島的顧、江、武等大姓開始重視起讀書來,尤其是受到近在咫尺的新縣、范庄等地讀書人的影響,不少人家請來塾師,在家辦起私塾,或出外拜師求學,一時讀書上進蔚然成風。墟溝一帶最早的秀才是清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年)考中童生的吳潤齋、吳昌慶父子。吳氏原是贛榆人,後由青口搬遷西墅,後又搬到墟溝院前。吳潤齋字潤之...

  • 文章刻苦奮發的閻振興校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河南大学 求学历程 西南联大 台湾大学

    「我是一個很平淡、很平凡的人。」臺大校長閻振興平靜而滿足的這樣說着。初春的陽光,透進了寬敞的校長室中;推開了繁忙校務,閻振興喝着咖啡,走進了幼年的囘憶中。河南汝南東鄕的閻寨,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窮鄕僻壤。「那是塊古老的地方;愈古老的地方,一定是塊大平原」;只是它離縣城五十多里,離鐵路就更需一百廿里了。交通的不便,加上地瘠民窮,於是,閻寨的人們就過着「靠天吃飯」的日子。「我們家境也不好;父親是師範畢業的,雖然是做過小學敎員、校長,可是我們兄弟六人,日子也就過得...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