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妇女共返回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代妇女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6、17期  作者:王德箴 出版时间:1972-05-16
    关键字: 唐代 妇女

    此系王德箴博士在江苏文献徴集座谈会之讲词,因该次座谈纪录未予发表,特为补登。(编者)吾国妇女在历史上以唐代为最辉煌。当然,那时无现在男女平等观念,妇女方参政权以及保障名额等,但唐代多才女,多美女,其作风之开放与宋代妇女受礼敎束缚者不同。自敦煌壁画上看来,唐代妇女显然是天足。读「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诗句,以及史载唐朝有蹴球戏,足见该时妇女未经纒足,故体格健美。现在分三类槪述唐代妇女。㈠后妃——第一位是太宗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之妹,无忌曾辅太宗得

  • 文章中国妇女裹脚史简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程文榮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妇女 裹脚 趣闻 传说

    如将脚晒太阳(脱光)可避疫症而行起。故而该地数县妇女,每天下午三时左右都搬一小櫈,走出大门,赤脚坐在大门外面,就形成了而后(赛脚大会)。究竟妇女裹脚自何时开始呢?史籍上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由殷商时开始的,因商纣王崇妲己,因故双足残疾,而天生丽质,色美无比,脚小趾细,实是难看,就用布条将之包扎起来,因而妲己走起路来,必须挺胸扭腰摆臀,就变成了美胸、细腰、圆臀、行走时莲步姗姗,姿态之美妙,令人倾倒,同时因脚趾以布裹,其肉香加上脚嗅,极易引发男性性欲,真耶假耶

  • 文章现代妇女之四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妇女德行 现代妇女 四德 中庸之道

    兴国 李盛菉尝闻江西客籍山歌歌辞,男性唱:「正花不如野花香,正妻不若野姑娘,你我虽是有夫妇,两人相爱也无妨。」闺女唱:「心肝哥哥莫慌张,爸爸已去古龙冈,家中只有我一个,放心歇到大天光。」此种伤风败德拆散家庭不知羞耻之词调,小则造成夫妻失和家庭破裂,大则影响社会淫乱、伦常败坏。观今宜鉴古,有古始有今,我国自周行封建,对女性制定从夫或随子之贵贱地位而尊卑,即夫或子贵则位尊,反之则卑。既为高官贵妇务须有高尙美德,故周礼礼记多处载有妇女「四德」之要求,即于童年

  • 文章革命志士婦運先進朱綸(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譚憲幹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革命志士 妇女运动 《抗战妇女 人格修养

    世间最令人感动的是不怕犠牲,而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最为人仰慕的是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士;最使人崇敬的是默默奉献,不求显达。在革命鬪士和妇运先进中,鄕贤朱纶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注:时代呼声)从事革命和妇运工作的妇女先进们,国家多半付给他们应得的报偿,有的选为民意代表,有的担任中央要职,只有朱先生为了尽忠职守,争取整体妇女的福利,而忽略了个人的权益,未曾得到应得的酬报,很多人为她不平,但她却心胸坦荡,不以为意,她曾说:「我们参加革命和妇运工作,完全

  • 文章呂潤璧與「中婦週刊」卅年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黃麗華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吕润璧 三十年 中国妇女周刊

    三十年」虽不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日子,但就人的成长阶段已由呱呱落地的婴儿长大成而立靑年,对吕润璧来说,苦心经营了三十年的「中国妇女周刋」是她对社会最有价値的贡献。创刋于民国四十六年的「中国妇女周刋」,当初是想承续淸末革命先烈秋瑾的遗志,为中国妇女创一份妇女刋物而立,这三十年来一直秉持原则,以匡正社会风气为宗旨,期望在注重欧美科技发展之外能在社会人群生活中实践中华文化传统。吕润璧囘忆创刋时期满怀雄心大志,希望先从一单张的周刋做起,进而发展成三周刋及日报,当初

  • 文章吾埔妇女通称孺人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留園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妇女统称 孺人 来源 趣闻轶事

    古时妇人,因夫荣子贵而受皇帝封赠者,谓之命妇,命妇可分七级: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普通妇人,则通称为某氏,所以别贵贱也。(民国以后,因已废除封建制度、统称夫人)惟独吾埔妇女,则除其夫或子跻身显官,另有较高之封赠外,其余悉称孺人。笔者少时,曾以此事为奇,询之鄕中父老,始识其中原涉及一段不平凡故事,特为表扬于下:考吾邑系僻处广东东北角之一个小县,由于境内山多田少,地瘠民贫,故男人多出外谋生,家中

  • 文章春雷響起故鄉情

    来源期刊:《浦東》 第48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7-04-15
    关键字: 妇女节 惊蛰 春雷 农田 故乡

    妇女节后一日,上午十时五十四分,台北市细雨濛濛,突然霹雳一声,春雷初爆,今年的「惊蛰」节是三月七日上午十时五十四分,相距恰恰是两天。「惊蛰」是种植的气节,春雷一响,万物复苏,冬眠的生物,相继回生,冰封大地,开始解冻,在台湾,四季如春,这种时序交易,感觉有限,但在节气分明的故鄕,却有明显的形象,换了一个节气,就好像另外一个世界。在故鄕春雷一动,就是春耕开始,大家收起过年的余情,走向户外,迎接新的一年工作,休闲静止了四个月的农田,逐渐萌生绿意,翻土的翻土

  • 文章妇女和醉汉的关系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妇女 醉汉 县太爷 读书人

    我們中國有一則頗具幽默的短故事,流傳很廣,發生的時間則很難稽考,大槪是在明末淸初的時代吧!有一位縣太爺,爲官公正而廉明,平時總喜歡獨自一人微服出巡,藉以瞭解民情,偵察民隱。一天黃昏穿着普通長袍,在街上東瞧西看,對街走出了一個年靑而貌美的小婦人,背着一個男人,慢慢的走路,這位縣太爺看了很是奇怪,爲什麽女人要背着男人走路呢?就迎了上去,攔住那個婦人,並且很詳細的審視那個被婦人背着的男人,這個男人面紅耳赤,酒氣薰天,已經醉得不知天地了。「請問大嫂,這個酒醉的是...

  • 文章大埔妇女称「孺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妇女称呼 “孺人” 历史传说

    在过去,七品官的贵族妻子才可称孺人,但在粤东客家地方的妇女死后,人人均称孺人,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南宋末年,宋帝昺抵不住元兵的围攻,率众弃京南逃。来至三河坝旧寨村扎营(旧寨便由此得名)此时元兵继续穷追不放,由大麻上至三河汇城,欲再渡江追赶,刚好这时旧塞的妇女们,成群结队的上山去打柴,有些人身人热了,把衣服头巾等挂在扛上。远看很像擎旗的士兵,元兵远望不清,只见满山是人,好像正在摇旗呐喊,大有防卫之势,再看清一点,又多是女兵,便以为

  • 文章纏足和絞面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妇女 缠足 白布 绞面 美容

    早期闽南一带妇女盛行缚足(即缠足)。当时人的审美观认为脚越小越美,小脚被雅称为「金莲」。「三寸金莲」即脚板长仅三寸左右。唐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早期相亲时不但要看相貌,还要看脚的大小,大脚即遭到嫌。因此做父母的就强制为其女儿缚脚,否则会被人家笑话「失教视」,「歹家教」。缚脚要用特制的白布二条,每脚裹一条,每条七尺二寸,叫「脚白」,裹紧扎实,使之成为弓形。古时妇女都要自绣弓鞋,鞋面一般绣双凤朝牡丹,新娘鞋绣鸳鸯和鹿,象征

共80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