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同社会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孙中山先生理想的大同社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羅朝福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大同社会 社会制度规划

    大同社会」是 中山先生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是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并未实现于已有的历史中。故孔子托始于三代以前的上古(尧舜时代),冀望借此至高治平之道,来唤醒人类省思而共勉赴于此道,使此理想的内圣外王事业,得以恒久地展现于人间。此理想的政治境界为何?《礼记·礼运篇》勾勒得很清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 文章太平天國運動的人類學考察(下)——壯瑶民族傳統文化與拜上帝會的碰撞、調適及整合——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廖楊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大同社会 平田平地 文化碰撞 拜上帝会 传统信仰崩溃 文化融合 太平天国

    大同社会与平田平地拜上帝会所宣扬的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姐妹和「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大同社会,与壮瑶人们「平田平地」的理想基本相同。「平田平地」理想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便是平等互助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壮瑶人们之中世代相传。冯云山宣传活动的紫荆山区时,当地的瑶民便盛行着「搭邦」的习俗。[1]在当时的瑶族社会中,如果哪家缺少劳动力,大家都来帮助耕田种地,主人只管大家吃饭而不必回报酬劳。即便是入山过往的客人,虽然素不相识,吃了饭也不必开钱,主人却热情高兴。壮族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