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语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编著国语论语凡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95-01-31
    关键字:国语论语》 凡例 历史考究

    ㈠基督教新旧约二书原文是希伯来文,嗣先后译作希腊文、拉丁文,又陆续译为各国国语及地方方言,截至西元一九九一年底,译本已达一千九百四十六种,我们的「论语」,虽历经两千四百多年,则仍沿用原文,因文辞简朴,其中微言大义,常感隐约难解。为求养蒙于正,斯文普及,故有译成现代国语的必要。㈡本书将「论语」原文,都用流畅国语译出,连语气也依式模仿;既非注疏,也非演绎,故名「国语论语」。㈢本书所译国语,限于本文,其中引用诗书上的话,则照录原文,只在其下括以国语,以保原貌

  • 文章我的常州国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0期  作者:大樹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乡音 南蛮鴃舌 常州 国语 南方

    小时读孟子滕文公篇,有「今也,南蛮鴃舌之人」之句,如果把它译成白话,就是说:现在这许行呀,是个南方的蛮子,说话像鸟叫一样。我当时年幼无知,对于孟说许行这南方人说话像鸟叫一样,始终不得其解。后年事渐长,因受战乱影响,曾辗转豫鲁两湖各地,每与人交谈,总觉鄕音无改,使人有似懂非懂之感。此时我才领悟孟子所说南方人讲话像鸟叫的意义了。南方的范围甚广,常州当然在南方范围之内,那麽常州人讲国语是不是都成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认识的鄕友中间,口齿伶俐,国语说得非常

  • 文章華語的國際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黎世芬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国语 汉字 方言 文化

    最具代表性,便自然而然形成为标准的华语。由于它吸收的方言成份较多,每一种被吸收方言使用地区的人,对这种具新的代表性的普通语,都感觉得熟悉而且能接受,于是,它便变成了曾被吸收过的一切方言使用地区的人的通用语,标准语,它兼容并蓄,它也就扩大发展。汉字不仅为全中国人所采用,也为相邻的民族所采用。如韩国、日本、越南,由于文字的采用,日本语、朝鲜语和越南语都或多或少地有中国语的掺入。而蒙古、新疆和西藏这种情形并不显著。特别蒙古人一度入中国,可是,蒙古和整个中国,在语言

  • 文章憶孟海曙兄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鎮英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孟海曙 教员 国语 欢聚 朋友

    朝夕聚首,情感自较密切,经常以「老七」呼之而不名,海曙兄恒笑而不答。四年相处,如兄如弟,可谓「天赐良缘」。二、亦师亦友当时各师范学校,多重视国语,研习注音符号(那时称注音字母),第七师范特从北师大聘来一位道地的北平老师,满口京腔,敎学也很认眞,无奈学生对于学习国语,多不重视,甚至认为是「撇京腔」、「〤ㄚ洋调」,挖苦嘲笑,敷衍塞责。可是,由于徐州是官话区域,同学们虽不认眞学习,但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也不难顺利通过。海曙兄是鎭江六师毕业,学习环境与七师不同

  • 文章台湾话与国语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台湾话 福佬话 国语 方言

    优遇,而本岛官吏则没有。此篇文语尙温和,其所以长叹,是指出台湾人虽大都能说内地语,惟尙用其本岛应用语,须当尽全力普及内地语。在当时要尽全力普及,自然极力宣传其内地语怎样高贵,本岛应用语怎样不好,此中反应者必多,所以此篇文开始有一句云,林献堂君毋宁是正直人,却公然称支那为「我们的祖国」,而谓殊堪浩叹。此即宣传者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于他们的宣传本旨,反而有碍无补也。二、菲律宾自独立后,采用其当地一种语言为国语,但此国是英语流通的地域,势须应用英语,至于华文

  • 文章漫谈我所知道的国语问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9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2007-09-30
    关键字: 国语 方言 土话 官话字母 京音简字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语言是先有母语,后有国语,母语就是方言也叫做土话,方言是比较文雅的名字,土话是最原始古老通俗的名称,母语则更为新鲜而眞切,是创始于台湾。照字书上的解释,「方言土俗语也,囿于一方,不能流行于各地」。又说「方言是某地的语言,不通行于各地者」。也有古人把方言叫做土言,有诗云「但见土言异,始知途程长」。方言土话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从农耕社会所孕育而成的文化遗产,由于上古时代工商未具,交通工具之不发达,江河上只有帆船渔舟,陆地上只有牛车马车,但在

  • 文章王小航先生传——国语运动的先觉——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天昌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王照 国语运动 人物事略 历史

    州县地方设立学校之始。次年是戊戌年,他在北京供职,便与徐世昌[1]、李煜瀛[2]等创设了「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这所学堂在入民国以后改名为「畿辅中学」、「燕冀中学」。淸廷规定,凡是兴学创校,都必须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今之外交部)办理立案手续。小航先生在申请立案的呈文中写道:『名为第一号者,以后尽力推广二号、三号,以至十百千号,多多益善也』。大臣看了他的呈文,斥其语为夸大张狂。德宗皇帝欲行新政,小航应诏上书言事,内中有云:『请帝奉太后出洋,自日本始;并

  • 文章掄魁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抡魁 国语·晋》 《唐书·刘迪传》 《汉记》

    抡字,一选择之义,如〈周礼·地官〉:「凡邦工人由山林抡材不禁」。〈国语·晋〉:「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唐书·刘迪传〉:「文部始抡材,终授位」。二是挥动之义,如〈儿女英雄传〉:「邓九公听了,抡起大巴掌来,把桌子拍的山响。」三是抛掷之义,如「一分万贯家财,给他抡个精光」。魁字,也有多种意义,如斗和大酒器曰魁,星斗曰魁,其次首曰魁,如〈荀悦·汉记〉:「赏所留者,皆其魁首」,柄亦曰魁,如〈汉书·梅福传〉:「今廼尊隆其位,授魁柄。」到了明代,科举分

  • 文章吴稚晖先生倡导国语七十周年江苏文献社擧行纪念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0期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吴稚晖 国语 周年 纪念会 江苏文献社

    江苏文献资料社为庆祝二十周年曁纪念吴稚晖先生倡导国语七十周年,于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在敎育部礼堂举行纪念大会,会中特邀请总统府资政陈立夫致词,立法委员程沧波报告吴稚老生平事蹟。并展出吴稚老书法遗著及江苏文献资料。

  • 文章中國思想家吳稚暉先生(七)七 開國前後的行止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吴稚晖 国音字典 国语读音统一会 蔡元培 留法俭学会

    稚老在南菁书院读书时,就已注意到我国语言文字的硏究,曾创一套「豆芽字母」,敎他家人拼写方音,作为通讯的工具。在新世纪时期,对于中国语文改革途径,及国语运动的理论方法,即已完成了整个系统。到了民国建元,汉土重光,稚老向国父提出国语统一问题,国父极表重视,并得首任敎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遂于五月北上,进行统一读音工作,十一月组织读音统一会,于民国二年春成立,制定注音字母,审定常用字读音。开创前负责筹备,开会时担任议长,开会后手编第一部国音字典,奠定了国语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