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商人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故鄕商人使用之暗语暗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商人 暗语 暗号

    近来阅中央日报八十二年十月十五日长河版,署名苏闻先生大作:「为你说掌故」——「中国商号暗语趣释」——文中引经据典,敍述甚详,亦眞具趣味性。因而忆起小时候在家鄕曾听先父讲述卖铁锅的商人在铁锅上所写的代表大小的暗号,十个字是:「由、中、人、工、大,天、夫、井、羊、非。」这十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不经内行人解释,一般人是不太了解的。这十个字究竟代表什么呢?原来这十个字即代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虽也是商人暗语,但没有苏闻先生所举的那么深奥,一点即明。即

  • 文章宜山筒布之歷史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如記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纺织厂 商人 纳税

    編者按:蒼南龍港再生毯,佔有全國廣大市場,以價廉取勝,曾接受聯合國訂單用為救濟,提供地方不少就業機會。這篇宜山筒布歷史,正可以説明今天蒼南再生毯的發展,原料不慮匱乏,並可以價廉取勝之原由、淵源。

  • 文章秦腔(梆子)的起源及其影響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 梆子 起源考证 推广传播 山西商人

    江浙。传播的幅员如此广濶,倘无几百年的历史,怎能发展成这个样子(齐如山:梆子腔的盛衰)。山西人把秦腔引带到北平秦腔什么时候到的北平,怎么来到北平,齐如山根据他考査所得,断定梆子腔到北平约在元朝,最晚也在明初,是由山西商人引带到北平的。元明淸三代,山西人在商界占极大势力,尤其在财政方面,无论国家或私人银钱周转调度,完全掌握在山西人手中。山西靠近蒙古,山西人与蒙古人早有来往。买卖关系更为密切。蒙古人入主中华,山西人以近水楼台的关系,随着也就来了。蒙古人初来内地

  • 文章縱談溫州商人稱雄商壇的成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商人 温州 群体特征 历史考究

    温州商人当今在国内外颇有名气。在国外,凡有海水漂流的地方都有温州商人,如日本横滨、神户,意大利罗马、米兰,法国巴黎、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旧金山、纽约、洛杉矶,他们经营餐饮业、皮件业赫赫有名。在国内,北京、哈尔滨、昆明、广州、深圳等几乎每一城市都有他们的行踪,在这些城市里设有「温州城」、「温州村」、「温州鞋城」等带着温州地名标志的处所。他们聚集在一起,讲同一方言,自成一体,互助团结,热情活络,重乡情里谊,显得格外亲热,有生气。别看他们个子不高,可脑筋

  • 文章西湖香市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計明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文化活动 商人 香客 旅游

    每當新春一過,春光明媚之時,西湖邊上桃紅柳綠,在衆多遊客之中,夾雜著一支來自太湖邊上蘇州、嘉興、湖州、無錫,杭屬多縣的農婦所組成的旅遊隊伍。她們穿着較爲統一,一看就知她們是虔誠的進香客,穿着藍布衫,腰系紅帶,肩臂上或胸襟前掛著一塊小紅布條或小紅布花,頭披毛巾,腰挎黃布進香袋,三三五五成群結隊,往往請一長者帶領,懷着虔誠的神色向各寺院去進香。進香完畢之後,有的在西湖各風景區遊覽,有的則往鬧市商場購買物品,準備囘鄕準備家用或餽贈親友,這是難得一年一度的進香活...

  • 文章温州商人的文化基因(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李慶鵬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温州 商人 文化传统 重商主义 移民传统

    在当今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像温州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一次又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也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像温州人一样,七〇〇万人口中就有一六〇万人走南闯北跑遍全国九六〇万平方公里,飘洋过海散遍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几乎每一个太阳照射到的角落都有温州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在国外,凡是有海水漂流的地方就有温州人的足迹。北京一家调查公司在企业界高层人士中调查显示:当今中国最具典型的商人群体是广东商人、浙江商人、上海商人、温州商人。把温州商人从浙江商人中独立

  • 文章(百年風雲)奉江男兒背鄉離井 紅幫裁縫立業建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3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1-12-10
    关键字: 中国服装设计 红帮裁缝 横滨商人 中国服装史

    不可忘」古训。张尙义在自身事业拓展过程中始终不忘家鄕苦难亲友,携亲带友东渡学手艺兴家业:首先是孙张漕村十分之九的人家有后生投入张尙义麾下;继之一带二、二带四……方桥、斗门桥、江口、王溆浦一带的奉化人一波又一波地去日本跻身于新兴的「红帮裁缝」行业;自此,终于形成了一支以亲情鄕情为纽带的因而凝聚力战斗力特强的「奉帮」行业集团军的海外先遣旅。据一八八一年《横滨商人录》刊载:该处总商会的会员中,有西式衣物、西装裁缝七家,其中有张尙义长子有舜主持的「同义昌」(山下町

  • 文章陳國輝擴建新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8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军队收编 泉州驻守 拓宽乡路 商人失言受罚

    商人经过工地时,见那施工情形,说声「这简直是劳民伤财嘛!」给守工塲的哨兵听到了,立刻把他逮去,旅长亲自讯问,并说:「我用泉州人的钱,在替泉州办建,你竟说出这泄气的话,你说,该不该说这句话?」那商人叩头如捣蒜之后,又自打着嘴巴,连说:「我眞该死!」陈国辉说:「既知该死,我不枪毙你,就罚你一千包『巴灰』(水泥,又称洋灰)吧!」

  • 文章江蘇魅力 台商難抵擋40%台商落腳 原因:人力素質、政策支持、政府效能、人情攻勢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6期  出版时间:2004-06-20
    关键字: 商人 徐耀宗 以人引资 台商

    大陸有四十%的台商集中在江蘇,除了鄰近上海的吸引力外,江蘇省政府及轄下各級政府的大力招商,功不可沒。不過,同樣是招商,江蘇省對台商的吸引會這麼大,自有其優勢,人力素質、政策支持、政府效能,以及各市領導人的人情攻勢,都是讓台商難以抗拒的原因。過去台商赴江蘇投資,多半集中在緊鄰上海的蘇州及轄下的昆山,除了因為蘇州工業園區全力發展科技業外,鄰近上海是唯一原因。與昆山同屬蘇州轄下的太倉,對於原來被台商形容鳥「寸草不生」的昆山,在政策支持下成為科技重鎮,只能說政策...

  • 文章潮商的形成發展與性格特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潮汕商人 性格特质 经营理念

    潮商是古代潮州商人(现称潮汕商人)的简称,它是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其渊源可追溯至明代,而与晋商、徽商相比,潮商有其自己独特的地方,尤其,因为与海洋有关,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为深广。一、潮商的形成及其原因⒈潮商的形成。潮商的形成主要与潮汕的海外交流交往息息相关。古潮州府为粤东门户,海外交通在隋代已有一定基础。大业四年(六〇八年),陈棱、张镇周经略琉球,就是以潮州为基础的。唐代,潮州是粤东最大城市,成为「岭南大郡」。宋朝,潮州对外交往更趋频繁,《宋史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