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铁城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铁城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黎玉嬌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吴铁城 生平 简介

    注:吴铁城先生玉照)吴铁城(一八八八~一九五三),广东省中山县平湖乡人,民前二十四年,清光绪十四(一八八八)年生于其父吴玉田经商地—江西九江之张官巷,自幼聪颖过人,父亲曾为其聘请名师—德化徐庭兰孝廉,授以经史济世之学,又聘郑雍鹏教授英文,使其中西学问齐头并进,成为日后为人处世及成就之根基。廿四岁推举为省代表吴氏少年就读九江美以美教会所办之同文书院时,即喜阅读报章,得悉时事,间尝闻人道黑旗军刘永福之战争轶事,及甲午中日之战,我国割地赔款之耻辱,辄愤清廷

  • 文章吳公(鐵城)亭碑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吴铁城 人物事迹 纪念亭 碑文

    越雄峙贛粤間之大庾嶺而南,中山縣涵懸於於海陸綰造之口,吸吐海洋潮,例注珠江、長江、黃河三流域,北及長白,西踰天山,源遠流長,百年來傑出其間者,常爲炎黃胄裔。維首歲戊子,吳公鐵誠誕生於嶺之北,萃故邑之雄風,潯陽匡廬之泓秀,與開國者汪洋襟抱於其身器識故弘廓遠源,凡所施爲,敻絕恒流。初以項籍起事之年,代江西人民入新京,與群彥論議建國事,已爲孫公深驚異。繼馳驅國內外,城衆志,急國難,歷時八年,孫公倚若左右手旋以一中山縣樹競選風範於國中,奠地方自治之基,任蕭悔塵長...

  • 文章吴铁城两访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郝振篤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吴铁城 孙中山 出访太原 历史证人

    民国元年九月孙中山先生赴山西巡视,吴铁城先生是随员之一。第二次是民国十九年阎钖山先生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吴先生代表南京政府前往监誓。这两次到太原的经过,他于回忆录中有所叙述,时至今日已八十余年,而在山西与民国史上极为重要,亦属不易多见的珍贵纪录,兹录其所述,略加注释。孙总理在京(北京)不久,便经石家庄赴太原,我与许多同志追随同行,还有一位外国记者偕往采访新闻,沿途报导,那就是伦敦泰晤士报特派员W·H端纳君,他是澳洲人,为来华的第一个外国记者,后来留居我国

  • 文章”文武全才“吴铁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高士振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吴铁城 生平介绍 同盟会 北伐战争

    转任江西都督,以迄湖口起义失败为止。光复九江,统一全江西是吴铁城初露才华的第一回,他当年只有二十三岁。一位二十三岁的青年人,出生入死,统领全局,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化险为夷,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华。2跟定中山反袁北伐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中旬,吴铁城与林森被推选为江西代表赴上海、南京参加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他们与陈英士、宋教仁、马君武、谭人凤、居正、黄兴等人相处甚欢。十二月下旬孙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吴与林等十七省代表,议定临时约法,并一致推选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不久

  • 文章吳鐵老在重慶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任內協助韓國獨立運動的經過略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吴铁城 韩国独立运动 《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

    与我国意见不同,因此韩国独立运动,也就障碍重重,形成美苏分割韩国的局面,祇有中国朝野人士,无不希望韩国早日获得独立。蒋公曾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日更重申中国赞助韩人建立独立民主共和国的立场。抗战时期,在重庆的中韩文化协会和基督敎韩侨福利会的发起与成立,最能表现中韩关系的密切与对韩人之精神的支援,而这些活动,都是由吴铁老和中韩有关人士在推动的。当时中韩文化协会的理事是孙科、吴铁城、金九、赵素昻、金奎植、金若山诸人,正式在重庆广播大厦成立,有中韩籍会员四五百

  • 文章吳鐵老百齡冥壽頌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吴铁城 百年寿辰 颂词 人物生平

    洪維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九日。恭逢吳公鐵城百齡壽辰紀念。憶耳提於昔日。慶庥祉於茲辰。鯤海澄波。白雲慕潔。桑梓之瑞。邦家之榮。用陳俚語。敬申悃誠。香山吳公。鐵中錚錚。九江首義。百越燦明。矢志革命。早隸同盟。允文允武。咀華含英。荊山玉璞。滄海珠明。羊石警衞。卓樹干旌。公安維護。穗垣嶒崚。主政申粤。閭閻謐寧。輔弼大政。黨國干城。中樞籌策。服務忠誠。外交僑務。中外葵傾。老成謀國。弭節蓬瀛。安危是繫。松柏堅貞。倡導聯誼。清斯濯纓。百年鼎鼎。如瞻珞瓔。壽人壽世。緬懷...

  • 文章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吴铁城 访问南洋 意义作用 考察活动 报告结论

    吳公鐵城生前所撰「四十年中國與我」回憶錄中有「訪問南洋」一章,擬有章目,而鐵公遽爾辭世,未能終篇,後請史學家蔣永敬先生搜求當時史科為之補寫,迄未付梓。茲摘要幷以平日親炙謦欬所得補述而成此篇,雖事隔四十年,未免明日黃花,但鐵老抗戰期間的南洋訪問,有關僑務史料。亦其生平事功貢獻之一,不可不紀。

  • 文章終生爲僑胞服務的鐵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鄭彦棻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吴铁城 铜像揭幕致辞 服务 侨胞 海外工作

    六十五年三月九日为华侨协会建立吴铁城先生铜像揭幕礼致词。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彦棻应邀参加华侨协会为吴铁城先生建立铜像揭幕典礼,本来是不准备讲话的,因为铁老为人处事的风范和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对党对国对华侨的贡献,铁老生前的至交如张岳军先生、马超俊先生等前辈,都已有深切的阐述和赞扬,实在用不着我来赘述。所以,日前高理事长人言预约我讲话时,我都加以婉辞了。但刚才张岳公以彦棻曾两度追随铁老,担任他的副秘书长,来台后又先后主持本党的海外党务及政府

  • 文章吳鐵老促成————東北易幟奠定抗戰八年勝利基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阮君慈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吴铁城 东北易帜 抗战胜利 三民主义 抗日战争

    的延续……」。又说:「战争是在达成政治目标的过程中,所采行的不得已手段。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手段与目的皆具有因果性的整体关系,不能够当作个别的独立事件」。因此,战争就是政治的手段和行动。吴铁城先生在兵凶战危,千军万马的紧张情况之中,冒险出关,祇凭个人的智慧与德行晓以大义,促使爱国爱鄕,放下武器把数十万军队交给国家。照情势,本来是与虎谋皮的一件非常艰钜的事,任何人担当这个特使,都没有充份把握将对方说服。可是,吴铁老的伟大,就是能人所不能,他竟能感动了张少帅于民国

  • 文章革命典型人物——吳鐵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伍根華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吴铁城 百岁冥诞纪念 人物生平 革命事业

    鐵老是廣東中山縣人,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可是,他的先翁在江西九江經商,因此,鐵老于民國紀元前廿四年誕生于九江。他在九江同文書院畢業後,再東渡日本,在東京明治大學攻讀法律。鐵老學有專長,所以能夠爲黨國建立赫赫功勛,這是有其必然性的。國父 於清末卅一年(一九〇五)在日本改組「興中會」爲「中國同盟會」,鐵老經已故國府主席林子超(森)先生的介紹,加入同盟會,這是鐵老參加革命行列的開始。鐵老是文武全才的革命典型人物,他具有政治、法律、軍事、外交、黨務、宣傳、僑務……...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