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吉星文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逵修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星北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刘逵修 开放探亲 辽沈战役 滇西会战 吉星文

    海南岛,调军部副参谋长,旋随军来台。三十九年二月复调任陆军五十军一〇七师三二〇团上校团长,积极整训部队。十月改编为五十军军官战斗团第二大队上校副大队长,襄助王多年、梁筠将军训练干部,深获团长吉星文将军之推崇与器重。其间曾多次受训深造,并于役金门,以功获颁忠勤勋章等。自抗战军兴,先生任营长、副团长、团长等主队职以还,大小百数十战,无不亲冒矢石,督率所部,驰骋南北,出生入死,其中尤以滇西龙陵、东北四平街、广州三役最为惨烈。龙陵乃与日军精锐攻坚,死伤极重。四平街一役

  • 文章大刀英雄吉星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羅臻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日军暴行 吉星文 卢沟桥事变

    民国廿六年七月,日寇驻天津部队不断增加,频频举行军事演习,与中国百姓冲突接连不断。七日晩间十一点四十分左右,日军借口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受到中国军队开火,还声称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军队拒绝,遂扬言包围宛平县。卢沟桥距北平市前门十五公里,属宛平县是一座有七百多年历史的石桥,为保定通往北平市的交通要道,由国军第廿九军卅七师二一九团吉星文团长率部戍守。吉团长先前接获命令:固守卢沟桥和宛平县城,在日军开火前,不能射击,敌方如果开火,便予以

  • 文章泡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張翼鵬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陕西志愿兵团 从军生涯 吉星文 逃兵轶事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河北省宛平县的芦沟桥上守桥部队国军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为了保衞国土,决然抵抗日军入侵,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一时全国同胞,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不义愤塡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甘肃省地处大后方,管辖靑新宁绥,屏障川、陕,拱衞陪都,地理位置,异常重要。由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直达西安的西北公路,此时成了军运大动脉。陇东陇南各县,新兵征集训练,如火如荼的展开。大城小鎭,军歌号音,自晨至暮,此起彼落,紧张气氛,实与战场无异。我们

  • 文章民族英雄•忠藎永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馬業精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喜峰口战役 卢沟桥事件 吉星文 民族英雄 抗战事迹

    八年的艰苦抗战,历尽千辛万苦,牺牲无数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在先总统 蒋公英明领导之下,全国军民戮力奋斗,团结一致,终于获得最后胜利。谈到抗战,使我们联想起三件大事,永难忘怀,第一是七月七日,抗战开始的一天,第二是卢沟桥,抗战开始的地点;第三是吉星文将军,燃起抗战圣火的民族英雄。关于吉星文,他成名于抗战,而在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门砲战中壮烈牺牲,终其一生,由小兵而上将军;由没没无闻而入祀忠烈祠,千秋馨香,算得上轰轰烈烈,就他个人而言,人生际遇如此,夫复何求

  • 文章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吉星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劉維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吉星文生平 吉鸿昌 吉星文军队生涯

    刘维先生特于「七七」抗战纪念日,撰文追述吉星文将军勋业战绩,生动感人。敬佩之余,忆及民国四十四年元月卅日,扶沟、鄢陵同乡张一农、胡惕若、于荣岑、郭子麟、廉炎德、周身立、姜国俊、柴道庵、张廷魁、杨荫华、王治美等,假台北市状元楼欢宴乡贤吉星文将军,平易近人,闲话家常,谈笑风生,宾主尽欢。两岸开放探亲后,编者曾于民国七十七年五月五日,凭吊芦沟桥古战场,「芦沟晓月」御碑,石桥群狮依旧。如今人事全非,将军等仙逝,永恒怀念,统一在望,先贤安息矣。——编者——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