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物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物的流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騰蛟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古物艺品 流传方向 古物外流

    本省耆宿林柏寿先生,以其「兰千山舘」的珍藏古物三百三十一件,慨然捐赠给国立故宫博物院,使这批珍奇的古物终止了它们的流传,同时,也使它们获得了一个最安全的保护机会。这批古物,包括了九十件法书,一百三十二件名画,和一百零九件古砚。是唐、宋、元、明、淸五个朝代流传艺品中的一部份,珍奇名贵,可以想见。林氏肯于割爱,确是令人钦佩。古物艺品,不但可以品赏把玩,同时它也是一种财富,因此,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争取的对象。基于此一原因,它的流传历程是曲折的,它的变动频率是急促

  • 文章盜寶賊康有為難逃 陝西人之春秋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康有为 逃难 古物

    康有为—康南海,因戊戍政变而名噪一时,后落魄海外,妄昧民族大义,尚不忘情阿斗光绪,力主保皇,混淆听视,与 国父孙中山先生:「驱逐鞑虏,光复神州。」,革命主张大相迳庭,增加了推翻满清阻力。民国成立,潦倒穷途,为国人所不齿,民国十一年,静极思动,致函陕西省府,乞求瞻仰汉、唐文物、一游长安帝都,省垣文教单位,且特予以方便,没有想到,康有为见古物心动,竟不顾身份,趁参观之便,顺手掱走稀世珍藏,唐、宋原版南华经数册,爽袖而去。得手后,立即脱身,连夜乘火车离陕东返

  • 文章邙山古物出土追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邙山 古物 发掘 销售 收藏

    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黾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这都是有关河图洛书的记载。我是洛阳人,自幼在洛城读书,初入幼稚园,是民国鼎新之后,新制敎育所首创,地址就是后来的河洛图书馆。所以这个名称,在我的脑海中,有如铁石之坚了。中华历史文物之内容,经我详细阅读之后,发现与我不少切身之事,故而执笔来写本文,以纪念幼年时代生活的片段,进而介绍挖掘古物的原始方法。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声浪中,使现代学子深深了解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

  • 文章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工作报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 工作报告 古物运台经过 古物清点过程

    壹、古物运台经过:河南地处中原,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代所遗古物既多,地下蕴藏尤为丰富,历年出土文物多系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之研究,弥足珍贵。以甲骨文而言,安阳殷墟,发掘最早,出土亦多;铜器,多为我国之重宝,陶器、玉器、编磬等,河南省立博物馆藏品最多,誉满全球。民国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由河南辗转运至汉口,继运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

  • 文章洛阳古物与邮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古物 殉葬制度 挖掘技术 邮票

    邮票是一个活的东西,无足能行千里,远及中外四方;在世界人们心目中,得到无数人的宠爱欢喜。这是因为它具有高尙的历史价値,文化价値,艺术价値。邮政总局精心硏究邮票的发展,自民国五十年起,开创出古物邮票专题之后,除玉器、铜器、陶器、瓷器、雕漆分门别类之外,又有钱币和文字独树一帜。至今计算起来已达百枚之多,在集邮家的心灵中,眞是充满着无限满足和欣慰。当五十年二月一日第一套古物邮票问世之后,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古物的老家,大都来自河南省,洛阳一地占的份量也不少

  • 文章也談「古蹟」風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8期  作者:周啓範 羅雅如 出版时间:1985-08-10
    关键字: 台湾政府 名胜古迹 古物 高阳

    读者」资格,投书联合报指出此事为「未免小题大做」。表示他对「古蹟」的见解和认识。他在文章中首先引述一句鄕谚:「千年桥栏干,不能当骨董」。又说:「历史分期,大抵自宋至淸初为「近古」,自鸦片战争至淸末为「近代」。动辄评定百数十年历史,且属地方性的文物或建筑为「古蹟」,实嫌太滥,这事最好再硏究硏究」。笔者读后,深有同感!「古物」与「古蹟」,贵在一个「古」字。其次则视它的品质、艺术、工程以及具有纪念、硏究价値而定。不然,地上的泥沙,小丘的巖石,都是远古遗留下来,不知

  • 文章續歐遊隨筆(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1期  作者:華壽嵩  出版时间:1982-05-20
    关键字: 欧洲 瀑布 古物 古迹 歌剧院

    于一八七八年落成,美奂美轮,门前喷水泉,别有风趣,宫内古物,古画,古饰,目不暇接。Ludwia II王聪慧机敏,果敢有为,年十八岁即王位,铁腕政治,智勇兼备,然挥霍成性,离慕尼黑约六十里,有湖Starnberg Lake,一八八六年LUdwigII来此游湖,覆舟灭顶,为死因之谜,得年仅四十一岁。Oberammergau—Passion Play民俗歌舞,名闻遐迩,有千余人表演,传统规例,已婚女子不得参加,服装、布景、音乐歌舞,各逞所长,一九八四年将举行九

  • 文章由歷史博物舘商周器物看商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商周文化 器物 历史博物馆 古物

    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間。子聞子曰:是禮也。」周易繫辭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 文章悼念于鎮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于镇洲 敬悼感念 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 公益

    碍难之处,回忆大陆与台湾校友会及生日会、中原读书会、河南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均系共同参与,回大陆多次均追随于骥尾,彼此情谊日益弥笃。监察委员职司风宪,先生等旋为整肃官箴提案弹劾行政院长俞鸿钧为铁面无私,犯颜直谏,虽为当局所不谅解,但刚正不阿之精神,却发挥了我国柏台御史之风范与表率。因此民国五十四年于右任院长逝世后,原副院长李嗣聪接任院长,其副院长遗缺,同仁咸以镇老接任为最佳,先生却以尊重党部提名而退让。先生平生刚正无私作风,后来虽以触怒权贵,终遭无妄之灾,政治

  • 文章穆桂英的迷魂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吳克禮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穆桂英 历史记载 作战方略 古物古迹

    最近各传播媒体不断传出在河北省永淸县、霸县等地发现了千年古战道的新闻。我是土生土长的永淸县人。这则新闻使我怀鄕之情油然而生。有关这些古物史迹,我不但从小略有所闻,也曾有过少许的接触。不过当时年纪尙轻,所记不多也不够深入,现仅就记忆所及,略作陈述,聊供参考。在我国历史小说中,有部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流传颇广。对后代世道人心,教忠教孝的影响也甚深远。如国剧裏的「四郞探母」「瓦桥关」「穆桂英」等,都是敍述杨家一门忠烈,辅保大宋皇帝与金兵作战的故事。其中尤以杨家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