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电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江、三峽、大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遗址 农作物 发电 景色 工程

    下江陵」诗中,描绘三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水流湍急,千里的路程竟在一日之内到达。三峡景色美,但是水流湍急,多险礁浅滩,涨水时节尤其难行船,峡中常见船撞礁石,人货落水的景象。为了使长江中、下游水流平稳,且利用三峡水力发电、灌溉中共在一九七〇年开始在宜昌和三峡坝址(三斗坪)之间,兴筑葛洲坝,于一九八八年完工。葛洲坝完成后,还有防洪、航行、观光等功能。现在中共决定要兴建这一座比葛洲坝还大的三峡水坝。由于三峡建坝

  • 文章簡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4期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常熟发电厂 点火成功 并网发电

    位于我邑东鄕的常熟发电厂一号锅炉于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晚六时许,经过近百名工程指挥者,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终于点火成功。常熟发电厂一号机组进入投产前最后冲刺阶段,为了确保一号锅炉顺利点火冲管,担负机组设计、安装、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程指挥们,争分夺秒,团结协作,坚持数十天不分昼夜战鬪在现场第一线,先后进行了锅炉点火前的几十台设备的检查、调试、消缺和化学水制水工作。根据常熟发电厂一号机组调试进度于十二月廿七日进入整组启动,十二月卅一日已并网发电。这对常熟及

  • 文章漫談山西水利建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友誠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水利建设 灌溉问题 灌溉方式 水力发电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九月至四十七年八月,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有光復大陸各省重建計畫方案之硏究。山西省重建計畫小組在硏究山西水利時,以時在臺灣任教之前山西大學校長、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廳長王錄勳(字獻丞後改友誠)先生,在抗日戰前對於山西水利建設計畫,曾有實務上之參與,爰請其提供資料,本文卽爲王先生提出之意見。係由王先生口述,魯幸之先生筆記。

  • 文章偏关县万家寨电厂全载发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万家寨电厂 正式发电 供水 防洪防凌

    偏关县万家寨引黄工程中,发电系一重要功能,第六台发电机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启动,电厂已全部运行。万家寨引黄水利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游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内,是黄河中游梯级开发的第一级,坝北左岸为山西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准格尔旗。其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调峰、防洪防凌。年供水十四亿立方米,向内蒙古供水二亿立方米,向山西供水十二亿立方米。装电机一〇八万千瓦,年供电二十七亿千瓦时。工程竣工后,将缓解晋蒙两省区工农及民生用水之不足,改善华北电力供应,保障天桥水电站

  • 文章壺口龍門與砥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易叔寒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壶口 龙门 水利问题 相关记载 砥柱山 水利发电

    丈。」黄河从壶口、龙门浩荡南流,形成汾、渭平原。到了潼关以东,直到三门峡之间,又形成一带状盆地。当二次大战结束,我对日抗战胜利后,政府曾计划在黄河的三门峡和长江的三峡,建筑巨大的水坝,以利灌漑、发电和上游通航。三门峡筑成后,可以便利黄河中游和汾水、渭水流域的航行,调剂黄河的水患,并利用水力落差发电,可发电六百万瓩以上,使得黄河从数千年来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状况,变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贡献。可惜后来**叛乱,未克实施。

  • 文章政府完成十项重要建设后又进行新的十二项重要建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0期  出版时间:1980-04-04
    关键字: 横贯公路 校能发电 国民住宅 河堤工程 环岛铁路网

    公路中的双园大桥长二点三公里等拓宽工程均已开工。中钢公司一期第二阶段扩建工程:总进度超前百分零点五,原预算新台币五百一十亿三千四百万元已不敷支用,中钢将重新估算及追加预算。校能发电二、三厂:总进度超前百分之二点三六及百分之零点三五。台中港二、三期工程:三期工程进度已超前百分之一点一三,南海堤工程暂缓施工,渔港外廓堤防即开工。开发新巿镇及扩建国民住宅:问题较多,致使工作进度较缓。加速改善重要农田排水系统:六十八年度已完成三十五件;六十九年度部分进度落后百分之五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