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印度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浮光掠影東南亞(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1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印度尼西亚 旅行 游记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所以经年炎热,它拥有一万三千余个小岛,合组成为一个国家,也是南洋各国岛屿最多的国家,人口一亿二千二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荷兰国的殖民地,统治了三百五十年,大战后期被日本攻陷,所以日本也统治了三年半,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地风起云涌,争取民族自决,纷纷独立,南洋各国也不例外,时势所趋,欧洲列强的南太平洋海上霸权,也纷纷没落。诸如,法国退出越南,英国退出星马,美国退出菲国,荷兰也退出了印尼,结束了他们

  • 文章漫話鼠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老鼠 唐朝 印度 历史考究 文化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譴朝朝入君口。唐·曹鄴

  • 文章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印度诗人泰戈尔 中国访问 《泰戈尔在中国言论集》

    印度诗人泰戈尔一九二四年来中国访问,到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继至太原,并表示:「我此次来中国,是为找中国文化,但在上海、天津、北京均找不到,在太原也找不到,想到鄕村考察,即留一助理的英国人,在山西鄕村的人民实际生活中考察了半年,临别时表示:此次考察已有收获,中国文化,不在城市而在鄕村,从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日常生活的事理中,看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悠久深远,山西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基础深厚,蕴藏于社会人心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

  • 文章朝山·禮佛·結人緣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文秉衡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印度 朝圣之旅 旅游游记 景点介绍

    普定 文秉衡一、前言有人说:一个基督徒,希望一生有机会,去「耶路撒冷」朝圣一次。一个回教徒,也希望一生有机会,去「麦加」朝圣一次。一个佛教徒,更希望一生有机会,去「印度」朝圣一次。我这个八十八岁的老顽童,也不例外,因为我是皈依「佛光山」的俗家弟子,是佛教信徒之一,法号:「德谚」。庆幸能在有生之年,亲自到印度边境,尼泊尔的「伦比尼」释迦牟尼佛出生地,摩耶夫人庙内亲眼目睹佛陀降世的现地,去瞻仰佛陀诞生的圣迹原址,观看玻璃罩中一盏长明灯,光照全世界,并双手合十

  • 文章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煑雲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印度 生平经历

    伏下狂飮个饱,池边靑草蔓生,马飮了水,饱食靑草,人也沐浴一番,把干粮和水吃了个痛快,休息了一天一夜,精神复原,便盛水刈草继续前进。流沙之中,曾遇见了奇形怪状的恶鬼,遶人前后,唸观音圣号也不能令去改诵心经,恶鬼闻声而没。遇贼众 险遭难奘师抵达印度,有一次,到阿踰陀国礼拜佛陀圣迹以后,就顺着踰伽河东下。同船的人有八十余众,河的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林,他们正行之间,忽然从林中支流处开出十余只贼船,客人一见,纷纷跳河逃避,贼众蜂涌而至,同船皆作了俘虏。贼众搜括宝物毕,又

  • 文章「紅頭阿三」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第61期  作者:章志澄 出版时间:1990-06-15
    关键字: 租借 印度 锡克族人 红头巾 巡捕

    英国依据一八四二年之江宁条约,据上海为租界,设工部局作为英国统治租界之最高行政官署。一八八六年首度自印度引进锡克族乙批充任巡捕。印度境内人种复杂,平均身高略逊国人,惟独锡克族人躯体壮硕高大,民风骠悍。锡克族男子不分老幼皆头纒各色头巾。今既穿上巡捕制服,为求整齐划一,英人下令头巾一律指定为暗红色,嗣后虽改为土黄色,国人仍习称为红头阿三。凡服过兵役者皆知部队集合时,値星官开口第一句话必定是「大家注意」,然后再发立正、看齐、报数等口令。在英美等国则以

  • 文章文明古国印度之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周言 駱萍子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文明古国 印度之旅 泰姬陵 安珀堡 捷布

    旅行是丰富生活及见证历史的最佳途径,由于交通的便捷,投入环游世界梦想的人们也愈来愈多;藉著旅行以拓展视野,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探访世界七大奇观并欣赏七大奇景。这次能踏上文明古国前往「印度取经」,最大原因是典雅壮丽的「泰姬玛哈陵」,那股神秘强大的力量,深深吸引着我们。由于这不是一条旅游热线,会前往印度的还有瑜伽团及朝圣者,那么就随着我们的脚步,来揭开这古老印度的神秘面纱吧!视觉飨宴 无限风采印度幅员辽阔,南北温差甚大,适宜旅游的季节为凉爽的十月至次年四月,七

  • 文章江城子·印度洋海啸感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耿新亞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印度洋海啸 人物感怀 自然灾害

    汪洋陡發浪波狂。水天揚,白茫茫,撲岸摧村,一過掃而光。物損人亡悲慘狀,千戶哭,正淒涼。中華賑濟赤旗揚。赴前方,獻錢糧,救死扶傷,友誼共天長。幸得人間伸助手,重建設,破天荒。

  • 文章先賢吳稚暉妙語記(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6-04-20
    关键字: 吴稚晖 拍马屁 “说大话” “高帽子” 印度

    不一年该地沦陷于日本18师团,英军撤退时,将水、电、交通、油井;完全破坏。日据时代(三年)没有电灯及汽车,民间在市乡以牛马人力原始交通工具使用,旧脚踏车,以土制实心橡胶做轮胎,笔者在该市陷后,奉准购置马车一辆,一则可自用为交通联络,二则可充职业掩护,饲马一匹,由内亲相助经营,敌后工作是提心吊胆,谨谨慎慎,以生死边缘,完成敌后任务,一日内亲来报,马儿在马棚内不见了,派内亲四处寻觅,终于经原马主指点:马儿可能到印度师父那里去『按摩』了。结果一点不错,马儿十分安祥

  • 文章印尼紀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印度尼西亚 游记 见闻感想 诗作

    和邦交,总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印尼是个岛国,全国一共有三千余个岛,苏门答腊是印尼列岛四大岛屿之一,约八倍大于台湾省。且土地肥沃、林产、农产、矿产、渔牧均丰,的确是个天府之国。棉兰是在苏岛北部,盛产鱼米,巨港是在苏岛南部,盛产石油。有山有水有宽广的大平原和湖沼,气候比椰加达凉快。东与吉隆坡槟城仅一水之隔,北邻泰国,东北邻缅甸,西向印度洋与锡兰印度,亦仅一海之隔,南瞰爪哇全岛,作鹰扬虎踞之势,故此,在保衞东南亚战略上,形势非常重要。由此地出兵马泰边境与柬埔寨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