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博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年园地)博学慎思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3期  作者:錢弘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博学 慎思 切问

    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可知学海无涯,唯有广泛博取,坚定志愿,才能知晓上及天文,下则万物万事之准绳。此求取之心志,乃好学不倦,求知欲之升华,积蕴而成。故博学之首要——笃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乃我国人求知固有之弊病,囫囵吞枣,不加思索吸取。导致根基垢病,欲振乏力,终理智心志,明辨是非之能,荡然无存。故愼思首要——切问。不耻下问,遇到疑难,不可搁至胸中,乃以「得物思物」融会贯通之精神,实际寻思一番,断不可凭空揣测,或置之不理。学而后

  • 文章杜先生越史料二則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杜越 人物事略 史料 博学

    杜越。字君异。号紫峯。定兴人。明诸生。孝友尙义。从鹿伯顺学。以明道为己任。左魏狱起。偕同营护。过江村者。争与纳交。慨然有用世之志。明亡。迁居新安。绝口不谈时事。布衣蔬食。授徒以奉母。一时学者咸师事之。处人和易。而刚介绝俗。学尊阳明。每举罗洪先答何善先、蒋道林两书。敎人大本孝弟。得力在分晰义利。平生严取与。及门弟子。一纨为寿。亦必拒之不受也。康熙中。诏举博学鸿词。被荐。叹曰名误我。坚辞。大吏遣车骑强之行。至京师。杜门谢客。时傅青主同征至。试日皆以老病吿。舁

  • 文章消夏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2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孟蜀石经》 博学鸿词 岳钟琪 《岳府箭道歌》

    劫火,犹存天壤,所谓吉光片羽,实稀世之珍也。清代蜀士举博学鸿词者一人淸光绪中,鄞县陈康祺撰郞潜纪闻载:康熙已未(十七年)乾隆丙辰(元年)举博学鸿词科,四川无一人。康熙时四川兵革初定,蜀士似无应征者。惟乾隆元年,蜀士选入是科者,有许儒龙一人。儒龙字士元,■县人。康祺殆未详考也。顾印愚之岳府箭道歌成都城之东北隅,有街名曰岳府箭道者,淸大将军岳钟琪之故第所在也。蜀在洪杨之役以前,将材特盛,嘉庆中,十七省提鎭之职,蜀人居什之九,故五等封爵,惟蜀独备。淸季曾有流行之

  • 文章濟公不是活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朱明懷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道济 天台县 智高博学

    在净慈寺为书记僧时所作的事。我们不但可以看出他的玩世不恭,并且可以看出他的博学聪明。吟诗救松林道济和尙因看不惯印长老—铁牛的势利心念,离开了灵隐寺之后,有好多年没有囘去过。有一天他去西湖闲逛,不知不觉信步走到灵隐寺,心想已经多年未来灵隐寺,今既到门口,何不进去瞧瞧,岂料道济正在将要跨入大门时,只听得两扇铁门琅珰一声关上了。并听到守门僧说:「奉印长老面谕,不许道济囘寺!」原来印长老,是个眞小人,对道济的妒恨,仍未消除。给道济吃了闭门羹。道济心想,我不过偶尔囘来

  • 文章博学鸿儒朱竹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景唐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朱竹垞 书香门第 博学

    约李良年、周篑、缪冰等辈,吟诗立课,文名益噪。△布衣入仕康熙十八年(西元一六七九年)己未,大开制科,总督仓场户部侍郞严沅,吏科给事中李宗孔,推荐竹垞召试博学鸿词于殿廷,冯相国看到他的文章后赞叹:「奇才!奇才!」不止,他以一等十六名和富平李因笃、吴江潘来、无锡严绳孙同入选,(那时他年已五十)世称四大布衣(另一位名布衣慈豁姜宸英,则因故未能参加),除翰林院检讨,又和所擢五十人,直南书房,共同纂修明史,分撰嘉靖诸臣及文苑传,他曾上总裁七书:。第一书——请定体例

  • 文章頌信暄世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蔡仲威 出版时间:1970-12-02
    关键字: 信暄世伯 博学 中兴会 诗词作品

    鹤发童颜寿尔康,天生彦哲不寻常。匡厦正气呑河岳,一柱南州瞰大荒。博学多才志气昻,门墙桃李尽芬芳。庙堂献替言如鼎,复国功成姓字香。绛帐絃歌乐最眞,囊萤煮字未嫌贫。春风桃李花千树,蔚作中兴会上人。丁年早有澄淸志,老去弥殷报国忠。立德立言功不朽,毕生高洁几人同。

  • 文章论「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何廣棪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名人言论 出处考略

    故文中疏漏与有欠周延之处,知所难免,尙乞方家不吝斧正。文成,谨赋俚语十二句,以结全篇:品学兼修 儒教宗旨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亭林发皇 终生践履超凡入圣 百世衣被吾侪治学 当循此轨斯纛高张 国魂乃起民国八十三年甲戌端阳佳节撰就于华梵人文科技学院东方人文思想硏究所[1] 见《孟子·公孙丑》上。[2] 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九《子部·杂家类》三「《日知录》三十二卷」条。[3] 见《顾亭林文集》卷三。[4] 见顾亭林《日知录》卷

  • 文章返鄉定居楊世煥先生的人生傳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鍾孟盛 王素梅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杨世焕 人生传奇 家国情怀 博学多才 热心公益

    会」,他的学术报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荣登「世界名人录」,列入《中华精英大全》,一举成为气功医学界的知名人士。博学多才 诗画超群杨先生又是一位博学多才,诗画超群的老人,他既会写诗,又会绘画,在军中,每当闲暇之际,他不是写诗,就是绘画,从未间断过。退役后,更是乐此不疲,以诗画陪伴人生。他的代表作《梅园居士诗书画集》,被山东济南「中华书画评审委员会」选入《二十一世纪中华书画名家大典》,《梅园诗集》入选中国《当代绝妙诗词集》,曾被北京文化单位评为优秀奖,并授予

  • 文章學規

    来源期刊:《同安》 第53期  作者:朱熹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学规 博学明辨 学之序 言信行敬 处事之要 接物之要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敎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敎,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愼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 文章孔子的學與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9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5-10-05
    关键字: 孔子 学习 笃履实践 发奋忘食 以一贯之 博学多能 行道重于读书

    如此的实践,就是忠恕一以贯之的道理。㈤博学多能:孔子是个先知先觉者,还加上了他的好学精神,所以成为博学而多能的大圣人。「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所以孔子之被称为圣人,在当时已有定论,决不是我们后人给他的尊敬。但孔子之所以为圣,完全得力于他自己的好学、奋鬪、爱民、救世的精神而成,决非偶然!凡是有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学问道理,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知识,就是当时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都是他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