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医药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焦易堂創辦我國最早的中醫院校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王怡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中医 院校 焦易堂 医药

    中醫起自何時?由何人所創?已歷經多少年?至今似已無法詳考。但據部分史書記載,自神農嚐百草,黃帝作內經,相信不會少於三千年。遺憾的是,這三千年甚至於更爲久遠的中醫歷史,至今竟然是一片空白。中醫醫術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承傳的?不僅一般人無法知曉,就連中醫界人士也難以提出完美一致的說辭。但是,我們卻絕不能否認,中醫在我們民族發展史上,有過極輝煌偉大的貢獻。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綿延不絕,生生不息,一代強過一代,中醫實有其不可輕忽的地位。再說我國歷代名醫可眞是人才輩...

  • 文章见人皆懂医指草均为药——中医药圣地蕲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林朝暉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蕲春县 蕲春医药 医药圣地

    医药之圣李时珍故里——湖北蕲春,地处中国中部,南临长江,北靠大别山,北部为山区,层峦叠嶂,峡谷幽深,风光峻美;中部为丘陵地带,岗峦起伏,绿树成荫,风景旖旎;南部为平畈围区,湖泊棋布,港汊纵横,渔稻飘香。境内山区、平原、丘陵、湖泊兼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气候,为中医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平均海拔在八〇〇—一〇〇〇米的千里大别山,为该地区医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药材资源,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一八九二种中药材,仅蕲春境内

  • 文章汉药治疗癌症的铁证

    来源期刊:《浦東》 第24期  作者:顧振民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癌症 中医药 治癌药方

    恶毒。(蒲公英)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乳痈、疔毒、通淋。(黄耆)大补阳虚、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之圣药。(西归)补血补气元、痈疽疮疡、养血生肌。古老药书「痈」就是现在谓癌。注:廖老之大女婿自粤来台之名医师,已故,其四女对中医药颇有硏究心得,淸火解毒在西医是不承认的,如今市上食品用防腐剂、色料、肉类亦都有防疫,蔬菜均用农药感染毒素机会太多了,脊臓机能解毒在肝,肝承受不了,发肝病者也很多,在吾们故鄕妇人患奶疖奶癌者很多,请个外科郞中,治理

  • 文章十四個少和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0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医药 健康 少烟 少食 少肉

    台北工专敎授叶经柱说:中央日报「医药与健康」上常看到「健康十则」,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在大陆出版的「老年生活实用大全」三十四页,介绍了「十四个少和多」,比「健康十则」多了四则,値得有心人注意。「十四个少和多」全文如下:少烟多茶,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盐多醋,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怒多笑,少烦多眠,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欲多施,少车多步,少停多动,少药多练。

  • 文章弘扬歧黄国粹、促进两岸交流——湖北文献社参访蕲春李时珍医药节记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岐黄国粹 李时珍 李时珍医药节

    另一方面举办「湖北文献创刊四十周年庆武汉酒会」,广邀我省领导暨文化界人士一百六十余人参加。本社在「传承历史文献」、「促进两岸交流」的功能,已获两岸乡亲的肯定。因此,蕲春县领导当局就专函邀请本社参加该县二〇〇七年的「第十七届李时珍医药节」,有鉴于该项活动,旨在「弘扬歧黄国粹」,本社乃欣然同意,联合台北蕲春同乡会一起组团参加,共襄盛举。访问团由本社发行人詹惠宇担任领队,蕲春同乡会理事长方锡昌暨本社社长汪大华担任副领队,特邀统一集团副总经理李华扬、康宁护理技术学院董事

  • 文章關東鹿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陳語天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关东三宝 鹿茸 鹿胎 医药功能

    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靰草,过去多少年来,介绍这种东北特产文字,已经很多,很多,用不着吾人再来词费续貂。其实,人参产生在深山绝壁,得之匪易,貂的繁殖力不强,皮亦少见,这两种产物,在若干年后,都有成为绝响的可能。至于靰草,则是所在多有,只是为了它适应酷寒天气,用途普遍。到是未列入「宝」内之鹿茸因有医药上的功用,在老百姓的眼里,可以与人参、貂皮、同其名贵,其珍视程度绝非軏草所可比拟。关东的鹿,有马鹿,梅花鹿。马鹿躯大无花,梅花鹿躯小背有白花点,故名。一般所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中医药 国医节 南阳 医生祠 张仲景

    九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台湾中医药界将近千人,齐集台北市仁爱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庆祝第七十七届国医节,会中邀请张步桃医师和笔者演讲,讲毕,休息时,我和步桃兄相邻而坐,闲谈时,自然谈到《伤寒大论坛》等话题上。我说:「你是张仲景之后裔,又是台湾伤寒论之大家,何不在台湾筹设一永久纪念张仲景会馆?一则纪念张仲景对人类健康之贡献,一则纪念张氏宗族之丰功伟业。」组团赴南阳考察不意,我这个无心插柳的建议,竟然引起步桃兄的极大兴趣。次日(十七日)一早,他即打电话给我:「延龄兄

  • 文章漫谈故乡的医药习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2期  作者:裘仁來 出版时间:1980-12-06
    关键字: 医药习俗 中医中药 常备药草

    中医中药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保健的贡献,都有它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大陆各鄕鎭由于敎育不够普及,不仅西医寥若晨星,中医亦普感不足。对国民疾病的医疗保健,除了各大城市有中医西医诊所医院及衞生机构外,在鄕间都由中医为病患服务。在穷鄕僻壤的地方延医困难,乃至有乞灵于「单方」、「仙丹」、「符咒」等治病者。现在我来说说故鄕—富阳—的医药习俗,一方面是发思古之幽情,可作茶余饭后怀念鄕土的谈助;一方面是弘扬中华文化,可供民俗学家,社会学家及医学家之

  • 文章珍惜健康

    来源期刊:《浦東》 第40期  作者:吳惠連 出版时间:1985-04-15
    关键字: 疾病绕身 健康问题 医药问答 健康短篇

    编辑先生台鉴接奉第三十九期浦东期刊,谢谢。读后顿忆童年故鄕犹在眼前,但一瞬之间,经已一甲子以上之岁月去矣。能不怅然。今与诸鄕长敍餐(第二次)之时,鄕音鄕情,更是感人。所不同者,在座诸公均已白发鹤顶,虽乐于畅谈事业之成就,往事之可歌可泣,但触及疾病绕身而感健康之难寻,深觉惋惜。本人聆后,乃敢毛遂自荐建议贵刊附刊健康短篇,内含医药浅知病痛问题之囘答,使鄕亲能知目前自身最迫切之健康问题,此不仅使贵刊与读者及各鄕亲间关切,并有服务之感。且使刊物更为现实。本人

  • 文章風木齋隨筆 對症下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8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2-10-15
    关键字: 风木斋 随笔 医药 对症下药 治病

    的,世上没有仙丹,那不是医生的错,医药是有其极限的。以前医生给药,大家不知道是什么药,有什么用,现在进步了,大医院的药包上都标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和功效,看了就明白,很多不是对症的药,依我的经验举几个例吧:食欲全无,不思飮食,给的是整肠助消化的药,因为没有所谓开胃的药。我的肺气肿,给的是支气管扩张剂,这是让我苟延残喘,不易断气,肺气肿本身是治不好的;感冒咳嗽,就给消炎剂,治气管炎,感冒本身是没药治的,只能治症状而已。我最近的病是「蛇缠腰」,在腰部长了半圈手掌宽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