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办学共返回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興學知府王守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培士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教育 办学 施政 王守堃

    「大人体胖有福,食量一定惊人,皆谓大人每日可食粮一锅半也。」王氏闻之大笑,一场尶尬之局大解,当时传为笑谈。一次宣化高等小学(即后来宣化县立第一高初级小学),学生因馒头未蒸熟,诸生起哄,将馒头带蒸笼抬往府台衙门大堂上,王氏大怒,并安慰学生,立即责打厨师四十大板,彼时学生受宠异常,学生之地位高人一等,女高等小学之学生每日均以骡轿车接送,笔者之母亲即享受过如此之待遇也。王氏重视新学和学子,实为当时思想前进并有民主观念之有数官吏。光緖三十三年王氏因办学有成升授保定府

  • 文章姬覺彌潘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魯同軒  出版时间:1978-05-15
    关键字: 姬觉弥 哈同 赈灾 创办学校

    姬覺彌先生,雎寧縣二區高作東南三里潘家莊人也。原姓潘,以乳名「小孬」聞於鄕里。幼年家貧無所依,離家赴滬謀生,適英籍猶太人哈同,在上海公共租界南京路及靜安寺路兩旁,建築市房數千間,須人照管收租,哈同夫人羅嘉陵無子,見潘小孬,靑年英俊,收爲養子,改其姓名爲姬覺彌,聘師敎育之,後果成大器,寫作俱佳。居於愛儷園內,(又名哈同花園,)辛亥年武昌起義,革命軍推倒滿淸, 國父孫中山先生歸國時,曾以哈同花園爲招待所。姬先生綜管哈同經濟大權旣久,遂成滬上巨富。顧賦性慷慨,...

  • 文章骊歌絃诵焕声光——新竹明新工商专科学校办学的硕绩和典范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塞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律诗 明新工专 办学 典礼

    始结束了该次学府盛会。明新筹设于五十四年的春间,于次年获准立案,十月即正式招生,初成立时祇不过三五实用科系,迄今已扩展到十余课系不算,还增加了商业科系。由于条件的优越,不难升格到独立学院。化雨光风,前途似锦,拥有育教的奇蹟,令人感佩。尤其创校人李鸿超博士。凭过去丰富的办学经验,加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毅勇迈,艰困不避,开土拓地,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乃具规模。嗣后赓继鸠工扩建,凡教室、礼堂、图书馆、体育馆、食宿房舍和休闲活动处所,经年累月次第完竣,校园风光

  • 文章黃埔軍校開辦初期紀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炎元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黄埔军校 办学初期 档案资料

    亲爱精诚四字悬于礼堂,并书有黄埔精神题字,以训勉同学。十三年八月及十二月,本校第二期及第三期学生相继入校,连同第一期学生四百七十人共计二千二百八十九人。第一期学生于十月三十日毕业,分发敎导团实习,分任连排长。敎导第一团于九月间成立,团长何应钦,敎导第二团于十二月间成立,团长王柏龄。敎导团的士兵,是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招业来的。当时的招兵委员是陈果夫赵隆志刘祖汉三人。陈果夫驻上海为军校学生制办学生制服及军需用品。参、总理北上到校话别总理于十三年十月间决定北上,乃

  • 文章席之琦與懷來縣教育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教育 办学 怀来县 小学

    我國的新式學校敎育,發勒於淸光緖三十年停止科舉,建立新學制。全國各地創設新式學堂。計分高等敎育、中等敎育、初級敎育、實業敎育與女子敎育等。國內重要都市設立大學堂、高等師範、與各科專門學堂。府設中學堂,州、縣設高等小學堂,鄕村設初等小學堂。適應時勢的需要,以提高國民大衆的素質。懷來縣的地方敎育,隨着新學制的頒行,就縣城西大街右側舊日書院,創立全縣第一所高等小學堂,堂長原稱學董,光緖三十二年秋改稱堂長。席之琦(字朗霄)先生,以貢生資格,被遴選以公費送往日本宏...

  • 文章姚宗鑑為國育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林恭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天主教 基隆 办学 高中 小学

    人材,且学生毕业后正可投入建国之行列』。可见其办学是经过调查,从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用心良苦。爰因历年工作劳累,身感不适,将学校委任原教务主任为校长。患病期间,尤念念不忘学生,作《勉学生》诗云:『圣心创建泪珠多,何忍青春梦里过。垂老喃喃训迪语,莘莘学子莫蹉跎』。此外,自出任耕莘医院院长以后,有感于台湾天主教医院、诊所最大症结,在于医师难求;于是联名申请筹设医学院培训医师。但办学院困难较多,阻碍重重,而先生力排困难,勇往直前,经数年奔走,终于得到

  • 文章【溫州史話】溫州早期女校——大同女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教育 办学 大同女校 男女平等

    温州女子从深闺走向课堂,始于清光绪四年(1878),不过那时只有英国传敎士曹雅直(译音)夫妇办的一所育德女学。该校创办伊始,就读的女子不多。直到本世纪初,温州相继出现了艺文女学(1904年英国传敎士苏惠廉之妻所办)、爱群女学(1906年温州学者金伯钊所办)、大同女学(1907年夏松亭夫妇所办)、新亚女学(陈乐仙、叶新亚继「大同」之后所办),就读的女子才逐渐多起来。「育德」、「艺文」两女学的办学宗旨:一是专供少数敎徒的女孩进读;二因其办学目的在于传敎,故以

  • 文章謝懷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谢怀霞 改革教育 创办学校

    ,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首批会员。从此即为推翻满淸,建立民国而竭尽心力。民国前五年(一九〇六)辍学归国,致仕回籍,既为国事不时奔走,更为桑梓富庶谋策。在留日期间,熟习了日本维新历史,从而认识到国家盛衰视人才,人才之根本在教育,要赶上日本复兴民族,非改华教育不可。其回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求为家鄕创办学校,培育人才。经登高一呼,各方响应,就凭籍个人的声望、毅力、理想与实干,于民前五年(一九〇六),利用折王家城寨墙和门楼的建筑材料,在王家城东门内兴建竞智小学校舍。那时

  • 文章豐縣的遺族學校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光宇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遗族学校 晓风剧社 回忆办学

    豐縣的遺族學校,開辦於民國三十一年尾,三十二年春,縣府派族侄天賜爲遺族學校敎務主任,天蔭爲總務主任,縣長兼校長。一切由他兩人籌辦,他兩人奉派後找筆者硏商,同鄕中年齡差不多的,都知道他兩人的情形,天賜少爺出身,自幼需人陪他玩,且未受過師範敎育,天蔭雖當過幾年敎員,多敎音樂美術,事務工作亦非長才。我們三人硏商的結果,人事方面,以從前在曉風劇社工作過的老人爲主,房屋由我出面商借,經再三思考,認爲陳莊最爲理想。陳莊位於程集南不到一公里,當時敎育科住程集,公務洽商...

  • 文章教育家蔣仲懷先生(1869~1929)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6期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蒋仲怀 《珠算详解》 创办学校 廉洁奉公

    人』之称。在他晚年时,地方耆老公推他为无锡县公款公产管理处主任、无锡县志编修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国1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庶政会议,各省推选公正士绅参加,江苏省公推南通张謇和无锡蒋仲怀2人出席会议。适值大暑,酷热异常,蒋仲怀回无锡后病倒,医治无效逝世,终年60岁。亲属在清点他身后遗物时,发现他不但没有积蓄,反而亏欠1000元。 (摘录无锡市志)

共95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