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经济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阜寧介紹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郭湯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建制沿革 农业经济 地方社会

    勉蘭郭湯阜寧縣城古爲康阜市,乃鹽產集中營運之區,明初,置廟灣場鹽大使,轄治全境,勉蘭遷阜始祖仲公公,即因任鹽大使而落籍阜寧者。厥後,地日伸,民日衆,遜淸雍正間,劃出山陽縣(今淮安)東部,鹽城縣北部,及廟灣場全境爲阜寧縣,幷就康阜市區而擴建縣城,乃先遠祖諱鐸者董其事也。阜寧縣爲江蘇六十一縣中之地域廣者,亦爲農產物之最全者,東西南北直徑,均達三百華里。地濱黃海,射陽港貫其南,舊黃河貫其北,地當溫帶,且近海濱,冬無祁寒,夏無酷署,東北鄕爲旱田,西南鄕爲水田,一...

  • 文章麥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劉瑞甫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麦芒四月 农业经济 会议见闻

    一、白詩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携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詩句,白氏當時的足跡所至,大部份都是在當時號稱中州的平原地帶,雖然也曾服官潯陽江頭,牧民西子湖畔,爲時都很短暫,中州是盛產小麥的的地區。我們的家鄕,就位置在這個平原地帶上。白氏曾不止一次的道出徐州,並可能有較長時間的停留。他寫過朱陳村的古詩,就是描述本縣的一個農村情形,這就可能證明他曾到過豐縣,依此推斷,在這首觀刈麥的五古裡...

  • 文章蔡鶴年主持花蓮高農職校八年有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邱錫英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蔡贺年 花莲高农职校 台湾农业 农业经济

    爲配合臺灣東部農業資源的開發,省敎育廳對於省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校,非常重視。敎育廳長謝又華上月偕同省議會敎育委員會省議員一行到該校考察,看到該校各科敎學認眞,敎法新頴,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對於各科所提出的今後發展計畫,允許優先考盧,充分支持,希望花農成爲培育現代化農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推動東部農業的加速發展。臺灣東部雖然山多田少,但由於農業技術的進步,許多山地、山坡地種植特用作物,其收益已不在稻田之下,甚至利用河川地種植的無子西瓜,在小面積的室內裁培洋菇,都成...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2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08-10
    关键字: 花木嫁接 农业经济 观赏植物 桃树 金桔

    三十一、花木嫁接閱、69、10、25中央日報「縣市拾穗」欄載:「台中縣石岡鄕龍興村果農管阿通在果樹嫁接技藝上,技巧很高明,他能將一棵橘子樹嫁接上近親的桶柑、金棗、蜜柑、雪柑五種水果,而且都能開花結果,保持果實各有各的原味,……」由此想起在我們家鄕早年即有花木嫁接之技藝,茲據我所能記憶者敍述如下:㊀菊花嫁「艾竿」—菊花在農業經濟社會裡爲文人雅士觀賞喜愛之植物,自陶淵明的「松菊猶存」直至「紫艶半開籬菊靜」(唐趙嘏)「菊殘猶有傲箱枝」(宋蘇軾)以及「簾捲西風人比黃花...

  • 文章商亳源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何啓民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游牧时代 彩陶文化 商系氏族 农业经济

    本文為中原文化尋根之作,特選報導,藉為關心中原文化者之硏究——編者

  • 文章束雲章先生年譜初稿(六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束云章 银行家 农业经济 合作社 抗日战争

    四十七歲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一九三二年。先生在天津中國銀行分行,任副經理,襄贊卞經理白眉,開展農業貸款,並倡導植棉,改進農民生活。一月二十八日,日軍在上海遭遇我駐軍抵抗,發生戰事,我國在上海之工業,多被日軍摧毁。三月一日,僞滿州國成立。中國銀行在瀋陽原設有分行,簡稱遼行屬津行管轄。僞政權成立後,遼行照常營業,經理劉某,亦照舊供職,中行鈔票亦照常在關外流通,且信用甚佳。至於華北各地市場,中行鈔票信用,亦極受各銀行及工商各界之歡迎,每於向中行支取存款...

  • 文章簡介「河南省地理略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楊崇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河南省地理略志》 书籍简介 历史沿革 农业经济

    河南省乃中國文化發祥地,曾爲史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所悉心關愛硏究的瑰寶。而萬良教授、爲不忘故土,懷念家鄉,故特積數十年之精力,撰寫成二十萬字「河南省地理略誌」一書,堪稱爲當今「承先啓後」之傑構,民族精神教育之最佳教材。本著,内涵上、下兩篇:上篇共十一章,前五章屬自然地理:分疆域、地形、氣候、河川與土壤等。後六章屬人文地理:分水利、農業、礦產、工業、交通與人口等。下篇爲行政區劃,分別纂述:中華民國河南省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 文章鄧縣的自治實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邓县 地方自治 地方自卫 区域政治 行政规划 河南宛西 农业经济

    自衞是地方自治之基礎工作,鄧縣旣能自衞,則地方自治及建設事業,自可徐圖策進,無有阻碍,依據有關宛西各縣之各種文獻資料綜合硏究,知其自治實績値得稱道者,有如後述:一、自衛方面宛西各縣實施自治,均先從自衞着手,辦理團練,淸剿匪患,其功最著,李宗黃先生曾在河南省黨部主任委員任內,親往宛西四縣視察地方自治情形,視察後,他發表了「宛西地方自治的評價」一文,他認爲宛西各縣自衞工作,成就最大者,則爲「嚴密保甲」與「寓兵於農」,原文評曰:「嚴密保甲,除加強保甲的組織,使...

  • 文章有關江蘇經濟建設之種種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21期  作者:陳果夫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经济建设 创办学校 农业经济 金融性事业 人物回忆

    江蘇最大的缺點,就是地下資源太貧乏,可以說比任何省份都差。蕭縣的白土砦煤鑛,爲唯一有希望的煤鑛,所以省政府投了一筆資本,派員籌備 蔣委員長也撥發若干資金。到廿六年那年,每天已可出煤百噸。設備裝齊後,每天可出煤數千噸。當時已經與津浦路接洽好,築一數十里長的支線,以利運輸。後來抗戰發生,就停頓下來。宿遷的玻璃砂,質地非常好。我們在那裡先設立了一個玻璃職業學校,準備購買機器,再設一個新式的玻璃廠,製造平面玻璃。因爲平面玻璃,用途最廣,製造最難。經向比國方面探詢...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