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事共返回1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牧仲應變有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以平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宋牧仲 军事 平乱

    宋牧仲,淸,商邱人,撫江蘇時,喜提倡風雅,有好事者以撫署外兩轅門嵌有「澄淸海甸」「保障東南」八字,綴爲聯句嘲之云:「澄淸海甸滄浪水;保障東南伯虎墳」,似其治行及政績無甚足傳者。然人不知其才能應變,亦有度越尋常者。牧仲於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奉命撫贛,舟次蕪湖,聞楚北兵變,牧仲尙未蒞任,楚中夏色之黨向贛逼近,江西震恐,牧仲卽兼程鼓棹馳赴任所,嚴申軍令,督勵守禦,民心少定,而富室仍有遷移避難者,或請禁之,牧仲以爲不可,曰:「倘禁其遷,人將以我爲怯,百姓將愈恐而散走...

  • 文章豫西一帶的土寨兼談城寨的區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城池 土寨 军事防御

    在未談土寨以前,先談談城池,過去在我國凡縣政府以上之所在地,多建有城池,尤其在華北各省,更是每縣必有一城,極少例外,這乃由於中國歷史上,北方是一個戰爭頻仍的地方,有時爲了異族侵略,有時爲了互相奪地爭殺,不得不築城防禦,以保持領土的完整。『城池』多呈四方形,有縣城、省城、京城之分,因此城之大小、高低、城門多寡、厚度及材料,均有所不同,當然京城比省城,省城比縣(府)城要高大堅厚,大槪自唐、宋以後,卽遵守此一規定。例如帝王坐鎭之京都,城牆多用磚石築成,城牆高度...

  • 文章「孫臏兵法」之研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時作新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春秋战国 孙膑兵法 军事 军事家

    提要一、孙膑兵法为我国古代兵书中久已失传之兵学名著,于民国六十年大陆发掘西汉古墓时出土,惜已断简残片有欠完整。二、研究孙膑兵法,体认其对现代用兵思想及军事艺术之价値为:㈠强调领导统御。㈡八阵之设计可适应各种状况作为战斗部署之基准。㈢在战略、战术观点上,强调弱能胜强,寡能胜众之道。攻势作战及侧击战法,尤注重创势、谋略、欺敌及阵法之运用。三、孙膑兵法内容,所强调之寡能胜众,弱能胜强,主动攻势,创机造势,活用战法以及为将之道等,多能切合国军研究克敌制胜战争之需

  • 文章大伊山古代军事设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吳中成 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大伊山 军事要地 军事设施 遗迹

    根基一清二楚。东南角坡度较小,是通向「城门」的要道。从地形地貌著,易攻难守,在途中尙存多道「石龙」横拦。据说是弹尽粮绝时,与敌人决战,在外围阻击进行「石战」。笔者认为,以据论证,大山圩古代是军事设施无疑,是不是钟离昧城,有着探讨硏究的必要。后来各朝兵家沿用,可信。另外,沂河来水时,登圩远眺,像白带,似长江。新建的沂河大桥贯穿其南北,犹如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此处很有敎育意义,値得维修保护,有经济开发价値。

  • 文章烟台西炮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黄美麗、張宴、宋玉娥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西炮台 军事设施 历史价值

    退出数千米以外。烟台自古是我国的国防要地。西炮台建造的历史源远流长,淸代光緖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为加强海防,在此修筑圩围、望楼。淸代光緖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又增修炮台,自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在军事上引进西方的先进设施,在我国沿海建造炮台,因而在淸代光緖廿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聘请德国技师监修炮台,进行扩建,并引进德国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有限公司[1]生产的克虏伯火炮(近代世界最著名之火炮),始成现在规模。一九〇一年

  • 文章清代九龙本岛山上之军事设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清代 九龙半岛 军事设施

    地区,九龙砲台驻军遂被裁设,台上安装之大砲多被运回县城备用,砲台遂被废置。西元一九三〇年,该台始被拆卸,其时台内原有大砲四门,同被移放九龙城警署前西贡道口之三角形草地,并立嗣碑以纪其事[9]。该砲台位滨海之地,距九龙寨城之南门一百二十余丈,距海岸三十余丈[10]本为寨城之犄角,其军事地位甚为重要。惟自九龙及新界英属后,其军事地位渐失,故被废置,后且被拆卸。该区近年发展甚速,其遗蹟已不能考。尖沙嘴砲台与官涌砲台一、尖沙嘴之位置尖沙嘴位九龙半岛南部尖端,明代已为

  • 文章河北淸河縣歷代兵事紀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清河县 兵事 军事 纪要

    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力量。国民党中央决议淸党,各地捕除共党分子。淸河县共党分子,都藏于地下活动。△淸党后共党分子,常在暗中活动,鼓动农工暴动,发动全国「军运」「民运」,如「八一」南昌军事暴动,广州,海陆丰农民暴动等。本县共党头目宋任穷初在暗中,策动鄕村地痞流氓,斗争富户,继而势力扩大,则挟持地方莠民,对抗扰乱官府,迫村民纳粮财物。人民被斗,倾家荡产,扫地出门,社会秩序大乱,人民生活,迄无寗日。△民国廿六年,「七七事变」,日军侵略华北,组织伪政府及伪军,分驻地方。共党也积极

  • 文章諸葛武侯南征考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诸葛武侯 南征 史料 南中 军事

    三、南中之善后措置武侯于南中军事上之底定,已如上述。然大军之后,夷人之创深痛钜,固在意中,如何化此裂痕,复归安定,易言之,即武侯所采取如何之善后措置,兹据现存记载之可考者,加以分析,略述如次:㈠全部撤兵:武侯既定南中以后,将其入南兵力,全部撤回。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于其秋悉平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伤,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吏累有废杀之罪

  • 文章民國十二年之川戰(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川战 局势 和局 军事 内战

    据八月一日卢金山电吿,忠州已被克复,颜周谋扰杨军东路地方的计画,至此受一大打击,熊但在这方面的势力也将损失不少。但是重庆附近颜周残部潜伏不少,杨森还难免后顾之忧,且一旦滇黔援川的军队转向这方面来,则颜周仍可率部驾轻就熟以为前驱,所以我的观察,此后川战的重心,一时还不能离却东路的重庆一方!四川战事从四月底二次发动以来,两军剧战又三个月多了;依国内的战争的公式,又到议和或退守的时候。七月初旬,杨森感于部下骁将杨天骅战死龙泉驿,邱华玉战死泸州,而前敌军事又未易得

  • 文章民國以來之四川省政組織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6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政治 军事 组织

    一、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之四川省级组织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之四川省级组织,包括政治、军事两方面,时间始于民国纪元前一年辛亥革命,截至民国十五年,其演变情形,大略如次:辛亥年阴历十月初二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张培爵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同月初七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满淸四川总督赵尔丰宣布四川自治,交出军政权,蒲殿俊被推出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称大汉四川军政府。十八日(阳历十二月八日),成都发生兵变,蒲、朱逃走,尹昌衡起而定乱,众

共192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