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作者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馬清屛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缘份 作者感悟

    加拿大 馬清屛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微妙的關係,有些人難得有見面閒聊、交談的機會,更無可能交換思想和經驗。有一些人祇是點頭之交,萍水相逢,更無法藉此相互往還、回饋,達到彼此間瞭解與分享人生的境界。夫妻之間的「緣份」,有人說是前生注定,亦頗有其道理:兩個異性男女在茫茫人海中碰在一起,互相產生愛戀,可結爲一對夫婦,成爲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不是早就前生注定,是甚麼呢?「緣」—人生中有許多珍貴的機緣,我們卻常常不小心地錯過了它;雖然事後會感到後悔或充滿無可奈何的無力...

  • 文章堯陵何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溫震東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尧陵 回忆 作者建议

    我國流傳有女媧搏土造人,煉石補天之說,這在山西有許多地方有這位人神行蹤遺跡及崇祀之廟宇可誌。這與西方基督教聖經中創世紀所記上帝造人有些相似之處,如此巧合。其後有三皇之傳。三皇有六說,而第六說是爲後人所慣稱的:即伏羲氏(造八卦)、燧人氏(發明火)、神農氏(嚐百草)。隨後發展有五帝,五帝也有三說:一爲太皡、黃帝、炎帝、少皡、顓頊;一爲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一爲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以上各說,何者正確,當由歷史學家去論證。這裡要講的是唐堯。在五...

  • 文章羅貫中晚年——爲何更姓化名隱居鶴壁許家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陳建增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罗贯中 归隐原因 作者观点

    据山西省社科院孟繁仁等学者考证,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的作者罗贯中(山西清源人),晩年曾化名“许贯忠”隐居在鹤壁市郊许家沟。像罗贯中这样见多识广的大文学家为何会更姓化名隐居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揣见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许家沟远离封建统治者设置的外县治所,在里隐居便于躱避封建势力的政治迫害。青壮年时期的罗贯中曾一度投身于元末农民起义等,出晋入豫转战大江南北,并在朱元璋的敌手张士诚军中做了幕僚。由于在招安问题上与张氏发生

  • 文章《三字经》作者考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區劍剛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三字经》 作者 考正

    重视儿童传统德育训练的现代家长们所选购和爱戴。上面所见,可说是个现世纪的「文化洄流现象」,究竟表示著些甚么?这些家长们的内心潜藏着些甚么目的呢?现代知识已经膨胀得可以,是否真有不足之处?文化教育界有没有注视过这个现象?这些问题,笔者不能代替,但可肯定的是,其间涉及利益方面的比重会轻一些。另一方面,关于《三字经》的作者,从古至今,所有刊刻者都相沿认为是南宋末年王应麟所撰作。这位王应麟,字伯厚,浙江鄞县人,生于宋·理宗十六年(一二二三),逝于元.成宗贞元二年

  • 文章鄂州鳳凰台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謝守信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凤凰台赋 作者介绍 背景说明

    岁月;洋洋盛会,忝沾华席之尊荣。爱我鄂州,岂甘后人。蛙噪蝉鸣,既自惭于下里;苏文陆赋,是所望于群英,凤台之歌,待将荟萃;情怀不禁,聊以斯文。作者介绍谢守信 男,现年八十五岁,曾任鄂州市东方红小学教师,一九八八年后连续九次被评为鄂州市文化先进工作者,鄂州凤凰铭文编纂小组成员,现为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鄂州凤凰台赋」原文并刊鄂州二〇〇九年《江南风杂志》第五/六期。背景说明湖北省共有十三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包括十二个地级市、恩施自治州;一百零二个县级行政。鄂州市

  • 文章醉白樓詩草憶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李大超 出版时间:1977-12-31
    关键字: 《醉白楼诗草》 作者介绍 目录介绍

    醉白楼诗草作者自称牛渚居士,系于民国十六年一月在香港石印出版计六册另手抄本一册为重抄者。查在「寒山」一诗上面,写「此书留存于中山县李大超鄕图书舘,永世流芳百岁」。说来奇怪,全集由友人家送给我保藏于「无难斋」的。附影印题字。广东文献季刋第二卷第三期刋登黎晋伟兄:「关于醉白楼诗草」说明:「秀侠兄前托查考「醉白楼诗草」,晚曾赴旧书坊搜购不得,依稀记得数年前购有一册,顷在书堆中无意找出,详读一遍,兹写成一文,供广东文献发表,亦发潜德幽光之意也。我于无意中和秀侠兄

  • 文章「客途秋恨」與繆蓮仙考證問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客途秋恨》 缪艮 广东南音 作者考证

    三更,江枫鱼火照愁人。」起,初校根据德文堂本及白驹荣口唱本校正多处。如「声声似解相思刼」他本多作「相思苦」刼字较苦字为佳。又「今日意中人远天涯近」。他本俱作「人隔」未成句法,初校谓:「人远精神近,寐寤梦容光。」出自曹植诗句,故校正为「人远天涯近。」云四关于此曲作者为缪莲仙问题,年来简又文先生在「广东之民间文学」一文中有所考证,认为「客途秋恨」一曲,必非缪氏所撰,其理由有三:一、全曲广州土语运用自然笔调至具韵致,非道地粤籍文人不能写出。缪氏虽久旅广州,未必

  • 文章談招子庸的粤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鄧綏寗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粤歌 《粤讴》 招子庸 作者介绍 内容介绍

    在小曲类内。朱氏之所以如此分法,显然是上了英人克莱曼泰(C·Clementi)的当。原来克莱曼泰于一九〇四年将「粤讴」译成英文,共九十七「牌名」,一百二十一首。朱氏未见过「粤讴」原著,所见的就是这个英译本。由于克莱曼泰将每首的标题误为曲牌的牌名,而朱氏又无原书可查,于是也就跟着错了。他认为既有牌名,当然就是曲了,所以就误列在小曲一类中。「粤讴」的作者招子庸,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横沙人。嘉庆丙子擧人,曾任山东潍县知县、靑州知府,颇有政声。子庸罢官之后

  • 文章潮剧「陈三五娘」故事来源与作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黃宗識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陈三五娘》 潮剧 故事来源 作者

    潮州劇本現存明代資料,藏於海外有數種:一爲嘉靖本荔鏡記戱文、英國牛津大學、日本天理大學、各藏一部、吳守禮曾加校勘;一爲潮調金花女大全,現藏東京。一爲萬曆辛已朱氏「與畊堂」梓「鄕談荔枝記」,藏奧京維也納博物院。本文爲考陳三五娘之來源故事,與何人所作,至上述於海外之荔鏡記戱文,不在本篇論述。

  • 文章康廬文存(十三)閒話梁漱溟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梁漱溟 人物思想 作者评价

    一套的「村治主义」、以为可以救中国的危亡。他著述甚多,抗战前著「潄梁三十前后文录」、「鄕村建设及其大意」、「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及「鄕村建设理论」(一九三二——一九三六),并有机会在山东邹平,实验他的村治主义。不久抗战发生,梁随政府入川、办「碚仁书院」。抗战胜利后搞民主同盟、议论极左倾。至一九四九年六月完成其大著「中国文化要义」。(此书早年由台北正中书局印行),在此书的序言中,作者自称:此书所讲的是「老中国社会特征之放大,或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