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美德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張氏貞孝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4期  作者:雪浪山樵  出版时间:1982-08-20
    关键字: 贞孝女 清代 故乡 传统美德

    貞孝女張氏是無錫北門外斗門里蔡家的未婚媳,蔡家只一獨子,將要結婚,得病而死,張女知道了,痛不欲生,要到蔡家去成服,父母阻止不聽,他說蔡氏沒有兩個兒子,眼看他要絕嗣,他去做了媳婦,便同兒子一樣,將來選擇一個族中近房的兒子繼承,蔡家的後嗣可續了,就往蔡家去哭拜成服,(大槪就是俗稱抱牌位成親)從此留在蔡家,事奉翁姑,極其孝順,而且善於治產,經他掌管家事以後,家業大振,並且還樂善好施,修橋補路,周濟貧困,在鄕里做不少公益事。後來要在族中選擇一個嗣子,但輩份都不相...

  • 文章拜年·社談:慶賀禧年、頌揚文化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雜誌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春节 节日习俗 传统美德

    鄢陵縣 旅台 同鄉會 敬賀社談 慶賀禧年頌揚文化 雜誌社冬天到了,春天不遠,冬至已過,新年就到。那是最能表現歡欣、和諧、團圓的好時光,在歡樂中卻使人忘不了感恩、懷德。因此,就形成了:敬天、謝地、祭祖、拜神、敦親、睦鄰的良好傳統文化,也繁衍成各種春節特有的習俗。一、敬天、謝地:建業,曾祖父健在時,訓示說:沒有天和地那有蒼生萬物?由於重視此一文化,歷年指示在內宅「四合院」中庭,著長工以梅、竹、松、柏組合搭建牌樓,供奉天地君親師諸神位。含蘊著對大自然的敬意與感恩,...

  • 文章秉秀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何秉秀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退休随想曲 人生感言 传统美德

    一、退休隨想曲休前不計名和利,退後何與世事爭。富貴榮華雲過眼,淸貧淡泊健纏身。太陽過午光尤烈,年齒逾稀骨愈錚。心理平衡長百歲,瀟瀟灑灑享餘生。二、無題代溝但願不成鴻,耋耄高翁展笑容。道德禮倫延古訓,尊卑老幼啓新風。綱常民主兩河水,誠信情誼五岳松。孝順嚴慈該有度,舉家和美是歸宗。

  • 文章記鄉賢孝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劉重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陈大拔 陈重庆 中国传统美德

    陳大拔先生早年參加國民革命及抗日軍政工作,卅八年春隨同政府來到台灣,歷任台灣省議員等職,直到年歲高了,不忘鄉人,爲我阜寧鄉親服務,發起籌設阜寧旅台同鄉會,先生榮任第一屆理事長。這一組織的經費來源,全憑鄉人眾志成城,共同捐助而得,及歷任理事長之卓越領導,始有今日之規模。先生服務公職之多種貢獻不加敘述,唯其子女教育有成,都能堅守故鄉傳統道德。七十五年陳公臥病,公子陳重慶先生當時在美創業未久,得悉父親中風病倒,乃與親友商議,立即結束在美事業,攜眷返台,親自服侍...

  • 文章何氏宗親尋根謁祖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何敏才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何氏宗亲 寻根探亲 祭祖 传统美德

    亲历其境,感怀远祖的艰辛,更珍惜得之不易的乡亲情缘,迳对作者说一定要回东势转告大埔后代子弟,再组团返回大埔祭祖访亲。盛大锣鼓乐队带领者一行团员前往大宗祠祭拜后,再转往新修建富丽堂皇的先德堂祭祖,追思先祖指引我们后代子孙延续大埔优良传统美德—孝、悌、信、礼、学、勤的思想,令后代子孙发挥传统大埔精神,也有杰出成就。次日曾任大埔副县长现任县常委的何道城宗亲也来到梅河宾馆与我们共进早餐,对访亲团团员称赞有加,希望更多海外大埔乡亲返乡投资,共同建设大埔繁荣而努力。前往

  • 文章難忘的一盆麵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宋生方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赠面之情 李诚修 戴安澜 乐善好施 传统美德

    我的童年是在豐城西北偏遠的農村渡過的。在黃莊讀初小時的一個星期天,幾個同學相約去豐城遊玩。年約八、九歲的孩子好奇心強,憧憬著城裏的鳳鳴塔、王敬久的洋房子,還有公園等。時値初夏天氣涼爽,幾個天眞的孩子,迎著朝陽直奔東南走去。大約十點多跑到了城裏,先逛大街,又逛公園,看啥都新奇;最後上鳳鳴塔,玩得盡興。餓了買個燒餅吃。只顧貪玩,太陽快落山了,才慌忙往家跑。夜幕降臨了,又是下弦月,走到一個村前聚集在樹下,不敢走了,怕鬼。他們在樹下等著,我去村裏打聽下,想找個地...

  • 文章誓還文選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誓還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教育 政治 中华传统美德 誓还文选

    五育並重一友看到臺視播出我游泳鏡頭,見我雖達八十高齡,肌肉還那麽健壯,一般在校學生,反多弱不禁風,乃承枉顧,促我在本欄呼籲敎育當局,特別提倡體育!我告訴他:敎育之道,在求德、智、體、羣、美五育齊頭並進,均衡發展!像目前一樣,專重知識塡鴨,固屬偏頗,但如特別提倡體育,流弊更大。卽令只求身體健康,也如緣木求魚。言德,一個人如爲父不慈,爲子不孝,爲兄不友,爲弟不恭,爲夫不和,爲妻不柔,爲長不惠,爲幼不順,爲君不仁,爲臣不忠。行不篤敬,工不盡職,處世無禮,言而無...

  • 文章胡氏家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胡天放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胡氏家训 传统美德 修身养德 学者观点 为人准则

    在二〇〇六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是本人七十虚岁古稀生日,阖家团聚,在一起共餐,并作家训如下:祖宗遗训,做人清白。敬老爱幼,传统美德。日常生活,勤俭节约。红白喜事,一定简朴。兄弟姐妹,亲密团结。教育子女,兴家之策。低调做人,修身养德。读书明理,提高素质。为人父母,子女样式。邻里朋友,和好待客。诚信处世,不能忘却。集体工作,尽责尽职。与人为善,做人原则。对人有害,心中忐忑。戒烟限酒,切勿赌博。爱国爱家,一等风格。

  • 文章黃庭堅的文化意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鑒齋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黄庭坚 书法诗词 传统美德 宋代禅宗 文化影响

    但始终能保持自身洁好,不卷入纷繁的政治派性之中,幷以超人的胆识,自在裕如地生活着。在他的身上,始终如一地体现了一个文化人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节操,从不为人所辱,更不屈辱于人。宋代禅宗盛行全国,宋代思想文化乃至邻国日本、朝鲜等都深受影响,黄庭坚是一个著名的居士,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禅悦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与本县黄龙寺一派的高僧交往极多,宋以后各种禅宗灯录史籍,记载许多黄庭坚参禅学道的言行。黄庭坚参禅,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也直接影响他的诗词书法艺术,更重

  • 文章台灣生活習俗與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井應秋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台湾 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

    前言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发扬光大,在近四十年来亦可以说即是三民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去年一年中,政府先后采取若干崭新的措施,促致经济上贸易的自由化、政治上意见的多元化,在若干领域上时有脱序的现象发生,政府既能毅然决策于先,自更能导正于后,不致持续乃至恶化。然而,针对当前的实际需要,继续在复兴基地发扬光大吾中华文化,全体同胞应同心协力做到:㈠以礼、义、廉、耻为生活的规律,激发内心的自我期许,实现于食、衣、住、行、育、乐的日常生活之中,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