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任教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1-05-01
    关键字: 蓝文徵 求学 任教 人物传记

    二、求學與任敎求學藍師的國學根基,早奠定於童年時期,乃由祖父桂起公與家庭教師田先生之盡力培植。而在校時間最久者,卽爲吉林省立師範學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院,兩者各爲四年。唯其進入學業之佳境,且得以繼承諸位國學大師之道統者,則爲在淸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四年(案藍師在校三年,畢業後留京研究一年)。吉林師範的學生,皆爲「敏勉向學」的「農家子弟」,由於其「趨之若騖」,所以「錄取從嚴」,以致「養成敦品力學之校風」。在早稻田研究院,則「專攻唐代政經史,其成名之回紇經濟...

  • 文章南岳山中不知年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柳無忌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南岳 临时大学文学院 西南联合大学 任教

    一九八八年爲對日抗戰期間在昆明成立的西南聯合大學五十週年紀念,在中國大學以及臺灣、美國各地,聽說都預備擧行各種活動,出刋物,開紀念會,如籌備著將於九月在昆明擧辦的大會。聯大僅有七年歷史(連前身的長沙臨時大學一共八年,與抗戰的年代相同),爲時短暫,但作爲當時擁有全國優秀師生的最高學府,亦造就了許多在政治、商業、藝術、學術界的人才,有些曾長期服務社會,現已屆退休之年。他們一定會寫作及發表回憶的詩、文,追述當時聯大的情況,或個人在校的生活鴻爪。我在臨大與聯大都...

  • 文章石蘅青鐵漢精神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東籬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石瑛 石蘅青 求学日德 回国任教 孙中山

    編者按:本文原載七十四年四月十三日美國洛杉機世界日報,監察委員黃梅吳大宇先生,於赴美之便,携帶返國,故特爲轉載,以資紀念。石蘅青(瑛)先生是湖北省陽新縣人,年輕時即中擧人,爲當時鄂督張之洞所垂青。後來便選送他入湖北省設立高於小學的武普通學堂,因爲他是擧人,在校肄業不過一年多,就送到日本進振武學校,畢業後入聯隊進日本士官學校。士官畢業之後,照例又要下聯隊當見習官,他見習的聯隊是日本熊本師(第三師團)。正當他下聯隊充見習時,日俄開仗了,熊本師團奉命開到中國的...

  • 文章懷念……何烈兄——康邑來臺第一代唯一的博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劉經倫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何烈 缅怀故友 来台任教 往事追忆 教育事略

    「清、咸同年间的财政」则由其指导老师夏德仪教授代序。此二书图书馆都有收藏,可以借阅。六十二年,烈兄应聘来台中中兴大学任教,之前曾和他同往台北多年,几年前我先来台中,没想到他也来了。他教大学、我教国中,再居住同一地方,殊感荣幸、有缘。烈兄在中兴大学开了二门课,一为中国近代史,以其自身的经历、体验,无比的热忱向学生转述,难怪受教者为之动容;二为中国经济史,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甚受学生欢迎。除分内授课外,烈兄又在日间部、夜间部兼课,此外,还写文章,如投稿当年胡秋原

  • 文章新蔡原將軍景輝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袁銳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原景辉 任教 从军生涯 著作 人物行谊

    更为斐然。其一生志业,与所学所为更是为国为民,功在国家。笔者不才无识,谨就所知,试将将军早年受教与任教,英年投笔与报国,盛年建功与立业,晚年退隐与文墨自娱等,考其一生之诸多行谊和事历,简述如次,以慰乡人。并希吾乡贤达,勿以笔者人微言轻,而忽视将军之丰功伟业,是所至盼。一、早年受教与任教之事历:将军幼年,聪明好学,循序受教,初在家中学馆启蒙,继在城内袁氏祠堂改良学塾攻读四书五经,再由小学而中学,至民国二十三年,时年二十二岁,于河南省立淮阳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

  • 文章四年一覺糊塗夢——政大畢業五十年回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大学回忆 政大毕业 人生经历 任教经历

    社交的活动似乎扩大了不少。九月开学,这是中文系第三学年,系主任换成熊公哲师,原主任高明师听说到文化大学任教。三年级中文系的课程是:声韵学(王忠林师)、孟子,荀子(二门皆熊公哲师),词选及习作(高明师)、心理学(胡秉正师)、社会学(杜元载师)、韩柳文(马小梅师)。三年级新的课程很多,诸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使我产生一些新的兴趣,买了几本心理学、社会学的书籍常常找机会阅读,但是不能持之以恒。在大学上体育课是件麻烦事,每星期六下午提着一双运动鞋,由台北跑来木栅在操场

  • 文章我在中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时代公论 师生情 国立中央大学 任教 抗日战争

    師生之間感情深厚民國二十年元月,我自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囘國,到了南京。初應司法行政部法官訓練所之聘,講授親屬法。所址在朱狀元巷,屬於城南。其時,我國民法尙未制定,只能就我國舊律,與各國的立法例,作比較的講述。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朱騮先(家驊)先生聞我囘國,也來約我任敎。但因在寒假期間,校中所缺的敎授不多,他聘我任法學院政治系兼任副敎授,講授法學通論。而法律系的法學通論課程,則是由我在吳淞中國公學肄業時期的老師謝冠生先生擔任的。開學之前,方樂胥(文政)先生來看我...

  • 文章舊日溫情縈心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陳戀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散文 任教生活 教师职业 校园忆往

    我很高兴,曾经在屏东县大光国民小学,任教整整二十年,经历过年少轻狂的岁月,有甜蜜也有辛酸。这些点点滴滴的如烟往事,将永远铭记我心,历久弥新!民国四十八年八月三十日,我从台湾省立屏东师范学校毕业,(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分发到大光国民小学任教,我来到了我从未来过的这个地方—恒春。一大早,太阳公公还没有露脸,只有地平线边的一线曙光。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第一次踏入校园,一眼望去,一间间茅草盖的教室,「水」细又长的茅草,迎著风儿左右摇摆着,看起来整排都是克难的教室

  • 文章上南學校我為你祝福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上南学校 任教经历 学校发展 私立学校 纪实散文

    经他随便问答几句,便知我是一个称职的「教书匠」,便诚聘我在该校任教。我也正好退休在家赋闲,便毅然决定应聘。当我电话告知家人和同事时,他们都感到太突然与新奇。我仔细地观察学校的环境,深入了解学校的规模、师资、班级情况,以及学生来源……等。经校长说明:「学校是由四个股东成立董事会,联合举办。其中罗嘉裕先生任董事长,吴鸿青、罗丙成、陈文宏三位先生任董事,各集资金二十五万元,共计壹佰万元人民币,作为办校基金。开学后,本着『以支定收』,『以教养校』为主,以『培养人才

  • 文章先父逝世百日祭(五)上期應為(四)——記一位老教育家的生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1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01-20
    关键字: 百日祭文 怀念父亲 任教经历 日寇侵略

    囘憶先父在三師畢業後,派任鴨城橋小學校長,在鄕間辦學,不是在大都市經營商業,要講究氣派(這期天下雜誌刊載我的老部下經營長春石化企業,一年經營額雖達四十五億元,但因裝璜布置過於節省,外商到公司洽談都看不起,以致每年就少做二十億元生意,那才要講究氣派。他的孩子是小兒的家敎學生,他對父輩這種務實寒酸的作風,就有批評,認爲這樣做不是節儉,而是沒有「經營價値觀念」)。而做敎員的,下鄕又何必要穿灰鼠皮袍及袋掛金錶?當然家父根本是無意,但應該設身處地想一想,要考慮到這...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