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价值研究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侯馬盟書的硏究及價値意義(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降大任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赵鞅 侯马盟书 价值研究

    晉國「六卿強,公室卑」,在三年後(魯昭公六年、公元前五三六年)被不幸而言中。二〇年後,周天子(敬王)以王子朝之亂逃奔於晉國,由晉定公支持下才回到國都成周(參《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史記.周本紀》、《史記.趙世家》)。不久,公元前五一六年晉頃公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爲國政。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戀,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爲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爲大夫。獻子與趙簡子、中行文子、范獻子並晉卿。」(《史記·魏世家》,參《史記.晉世家》、《史記·趙世家》、《史記·韓世家》)...

  • 文章罕見的地理奇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朱培宗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沙林奇观 旅游观赏 研究价值

    陸良縣新近發現一座極具觀光價値的沙林,這是一個迷人的,彩色世界。(部份景緻如圖)整個沙林以黃色爲主色調、間夾黑、藍、青、灰、紅各色,雜然紛呈,蔚爲奇觀,近視座座沙峰尤如剛出土的寶劍,那暗色的斑點好似附着其上的銹迹,偶爾還可見到一面面色澤濃淡相宜的沙壁,極似圖晝中的山水,沙林或一峰獨峙,或數峰相連,參差不一,高者達二十餘米,林間大小交界眾多,時而盤旋而上,時而陡然垂落,蜿蜓盤曲,峰廻路轉,不知所向,宛若一個落大的迷宮,踞高臨下鳥瞰,又像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

  • 文章《閻錫山日記》述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李蓼源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阎锡山日记》 日记简略 研究价值

    《閻錫山日記》始寫於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二月十七日至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歷時約十五年。一九三八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記述,一九三九年以後時斷時續,最後兩年僅有數段。閻先生曾自述其日記經過:“其時余適旅居大連。二十一年春,余出任晉綏事,事繁而日記未停,多於晨起盥洗時間爲之。抗戰軍興,作戰、訓練、穿衣、吃飯等事之策籌,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記亦遂不能按日記載。”閻自云其日記特點是:“不記事而記事之理。”他認爲“記事是主觀的,記理是客觀的,記事是爲自己...

  • 文章會稽楊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7期  作者:呂衷才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会稽 杨梅 药用价值 史料研究

    「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這是蘇東坡對楊梅的評價。楊梅是我國傳統名果之一,產於浙江、江蘇、安徽、湖南、貴州、雲南等省。其中浙江省栽培最盛。明代王象晉所寫的「羣芳譜」中,更明確地記載著:「楊梅,會稽產者爲天下冠」。故鄕餘姚原屬會稽管轄,天下冠的會稽楊梅當然包括餘姚的楊梅。楊梅雖廣植於長江流域,但隨著時代的進展和名家篩選,才使楊梅發展成爲品種多,色美味佳的名果,遐邇皆知。餘姚楊梅主要產地在姚縣東西兩翼,西部同上虞呲連,出產白,楊梅,東部盛產荸薺種...

  • 文章文昌魚

    来源期刊:《同安》 第28期  作者:白長川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文昌鱼减产 同安特产 研究价值 历史悠久 烹饪方法 经济价值 闻名世界

    生殖巢成熟后,移入鳃囊中,然后由口吐出,行体外受精。是研究脊椎动物从原始脊索动物,进化而来最理想的鱼类。是了解原始鱼类,起源最珍贵的材料,素有「活化石」之称。两头尖尖,像一条略带红色半透明的小虫,生理构造十分奇特。文昌鱼在外国是德国科学家佩拉斯于西元一七七四年发现的。经过六十二年的岁月,才被鉴别和认识。在我国的青岛、烟台南海,虽有文昌鱼分布,但数量不多。在西欧、北美等地也曾发现。只是在用拖网采集深洋海底生物标本的时候,偶尔夹带几条,被视为比白金还贵重的宝贝

  • 文章中華文化及世界文明的光輝證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李鐘聲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青铜器铭文 中华文化 学术价值 铭文研究 历史研究

    一、引言中华民族自古生活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大陆上,缔成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本世纪名重国际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认为全世界现存的文化社会有五种,中国文化社会是五种之中最値得推崇的典型文化;并且指出二十一世纪可能是中国世纪[1]。美国史学家杜兰(Will Durant)所著的「世界文明史」,是一部用现代史学方法介绍全世界文明的钜著,说中国的文化是世界文明重大成就之一;这种最高文化,非亚洲国家或任何一洲所能达到的[2

  • 文章人類遠祖起源於中國——從山西垣曲發現曙猿化石談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楊煥文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山西垣曲 曙猿化石 人类起源 研究价值

    【註】本文作者楊煥文,係垣曲縣古城鎮人,其老家距「世紀曙猿」發現地寨里村,僅約兩公里許。現已一同陷入小浪底水庫淹沒區內。

  • 文章漢代女屍出土·寄望作出明確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考古研究 出土文物 汉代女尸 历史人文价值

    今年七月十三日,台北聯合報發自北京的一則新聞及兩張照片,新聞標題是「江蘇連雲港市繼湖南馬王堆、湖北荆州後發現第三具漢古屍」。在近八百字新聞中說:七日下午海州雙龍村花園路工地出土一座古墓,連雲港市博物館考古人員趕往鑑定,證實是漢墓。四具棺木中,三具有大批有價値文物,三號棺積滿水中,浮著一具裹著絲織物的女屍,露在外面的脚趾已發黑,但趾紋淸楚可辨,經專家緊急處理,並嚴密保存中。棺中遺物在一片字跡淸晰的衣物疏中(即淸單),有方形漆盒、竹笥,質地如新的梳篦,帶皮絆...

  • 文章關於建構「貴州學」的思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張新民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贵州学” 学术文化背景 研究手段 价值意义

    参考价值的依据。特别当前民族地区的「扶贫计划」和现代化进程,应如何开展,效果如何?不能不牵涉到包括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行为在内的诸多具体问题,迫切需要把研究和「扶贫」(现代化)结合起来,使硏究成果和「扶贫计划」成为有机结合的部分,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尽快使他们脱贫致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行为文化还关系到礼节仪式、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等规范化行为,也应纳入硏究视野。而各国围绕「文化与人格」理论进行的国民性硏究的理论成果,也需要以「拿来主义」的方式

  • 文章垣曲歷山原始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吳麥黃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垣曲历山自然保护区 原始森林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研究价值

    垣曲歷山原始林出垣曲縣城,東北行約九十公里,即進入歷山自然保護區的腹地。這裏山勢陡峭,溝深谷幽,瀑布直瀉,溪水湍流,古樹參天,森林茂密,獼猴成群,熊豹出沒。此處便是歷山混溝萬畝原始森林區。混溝位於中條山東段,屬歷山脈系,歸垣曲縣歷山鄕行政區,總面積爲七萬四千餘畝。它的四周尖峰聳立,深崖百仞。東部制高點皇姑幔,海拔二千一百四十三米;南部鋸齒山雄立,以峰似鋸齒而名,海拔一千八百三十三米;北側南天門東西走向,海拔一千六百九十二米;西側爲懸崖峽谷,水流湍急。在這...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