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性格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趙、錢、孫、李、周、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寧訥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人 趣事 琐忆 人物性格

    我們鄕裡有一句俗話:「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湘鄕人大多有一股蠻勁,也就是我們湘鄕人的秉性,決定了的事情,不管它怎樣困難,一定要幹到底,常常有人笑這種人不知死活,在側面調侃:「他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殊不知我們湘鄕人的秉性,就是到了黃河他還是不死心,他會毫不猶豫,往黃河裡跳,這就是我們湘鄕人。我在台灣,碰到過許許多多這種同鄕,我是由衷的佩服他們,我現在憑著記憶,一一的把他們寫出來,有些是我親目所見,有些是我親耳所聞,可是在寫以前我把他們的眞實姓名改用百家姓的...

  • 文章敬和伯岳老伯九秩書懷原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仙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人物性格 相关诗句 胡伯岳

    桂花香裏九秩秋,子肖孫賢何所求,望重道隆傳晉國,德高學邃震中州,丹心矢志宏法治,赤膽虛懷爲自由,西向樓船賦歸日,擧觴共醉解千愁。

  • 文章南陽作家二月河速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林克倫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二月河 主要著作 人物性格

    「我就站在旁邊!」這是二月河對其「三部曲」小說內,爲何能將人物對話與場景描述入木三分的答覆,乍聽下似顯過分臭屁,但二月河本人實際上是位十分靦腆謙虛、惜情惜福的作家,感覺像位鄰家阿伯般親切,就只差沒穿件某某飼料牌白色內衣了。眞實不做作,是探討二月河最大感受。二月河是筆名,本名凌解放,一九四六年生於山西昔陽,之後隨父母親定居河南南陽迄今,對於台灣媒體詢問其「解放」名字來由,二月河略顯不好意思解說,這是因出生之時正好臨到共產黨「解放」國民黨,新中國即將要誕生,...

  • 文章悼三弟並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1期  作者:張經邦  出版时间:1989-09-05
    关键字: 张超 悼文 生平 人物性格

    三弟新邦,早歲卒業於本邑潛化國學專修館,學名張超,生性純篤,童年卽善解承親意,先君子尤爲鍾愛。中年時期,服務地方,處事熱誠公正,鄕里稱賢。來臺後,任職菸酒公賣局分支機構,辦理查緝私菸酒,歷十餘年,而鑽營私菸酒之徒,輒多方利誘,皆婉言相拒,並忠吿善導,使其諒解。惟風朝雨夕,奔馳道路,致積勞成疾,病逝三軍總醫院,享年六十五歲。爰賦詩以誌哀:樸實風操本至誠,不加文飾自然成。童年卽解承親意,眞使吾曹愧作兄。財物奉承皆婉拒,生平端的此心淸。辭金伯起傳千古,惟爾默然...

  • 文章和胡大法官伯岳兄九十書懷並祝仁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趙釆晨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人物性格 祝寿词 人物评价 胡伯岳

    嶙峋氣節耀千秋、達觀樂道自無求。杜陵新句宏壽宇、韓非法理傳九州。謙冲大度欽涵養、澹泊明志儘自由。收京前夕仁壽祝、鄕音笑散客心愁。

  • 文章王鍾渝難搳卅年中鋼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2期  出版时间:2001-06-15
    关键字: 中钢公司 生平事迹 人物性格 办公结缘 王钟渝

    在外像王爺,霸氣十足,還有點兒傲氣;在家當老爺,家事不做,只會上網睡覺。

  • 文章小檔案 他的志願 發展民族工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2期  出版时间:2001-06-15
    关键字: 王钟渝 民族工业 人物性格 成就 工作经历

    中鋼公司董事長王鍾渝,民國三十四年四月一日出生,中原大學化工系畢業。志願:以發展民族工業爲天職。特徵:身高一八四公分,人格特質:膽子特別大。最得意的事:補習三個月的德文,代表中鋼到德國採購設備時,竟敢用德語談生意。對中鋼最大的貢獻:擔任中鋼總經理六年、董事長六年,帶領中鋼從台灣的鋼鐵原料供應者,轉型爲工業原料供應者,再轉型爲優質生活創造者。唯一腳踏兩條船紀錄:三十年前剛進中鋼時在科學月刊做了三個月的兼任編輯。目前最大的心願:帶領中鋼團隊完成高雄捷運工程。...

  • 文章『外省人』『論』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林子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云南 山川风物 人物性格 他人描述 文章摘要

    前言筆者在「雲南文獻」的創刊號中撰寫了「新史學觀點論中國近(現)代史中有關雲南的兩個問題」;接着在第二期撰寫了「論雲南人的性格」。而今又提筆編寫第三篇「『外省人』『論』雲南」,其目的在於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正確而客觀地表現出雲南的瑰麗景色與雲南人的「本色」,讓人們來瞭解。同時也期望能促進當代雲南人的「自我」瞭解,以及爲若干年後代的雲南人留下一點「歷史的痕跡」。吳訥孫(筆名「鹿橋」)敎授「未央歌」中的描述「起居誦弦於美麗的昆明及淳厚古樸的昆明人中。」「昆明的...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