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水利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世外桃源話泰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黄文驥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泰顺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交通水利

    泰順爲一山城,所謂巖邑也,僻居省之南疆,清屬溫州府,與福建交界,週圍八縣,瑞安(文成)、平陽、青田、景寧屬浙江省,福鼎、霞浦(拓榮)、福安、壽寧屬福建省,一般情形,人或鮮知,筆者生於斯,長於斯,特就所知,述其梗槪,以供參考。景泰慶壽建縣之説辨正泰順建縣於明景泰三年(西元一四五二年,民前四六〇年),以當時瑞安縣所屬之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五都及原平陽縣所屬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三都共八都,組合而成,父老相傳爲明景帝景泰年間慶壽,而建置景寧...

  • 文章21世紀溫州新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金陵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温州 城市规划 对外开放 交通水利 旅游布局

    一幅壯麗繁榮美景溫州是一片巨大的建設工地,透過繁忙的景象,21世紀初的溫州將出現怎樣的新姿呢?根據升編制的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二〇一〇年的溫州作為東南沿海對外開放的中心城市,在甌江兩岸將出現五個區:中心區(即鹿城區)、西區(即新橋與雙嶼一帶)、東區(龍灣與永中一帶)、甌北區和七里區,總人口規模要達到一五〇萬,比現有人口多一倍,建設用地面積約一六〇平方公里,跨入了大城市行列。市與區各有一定規模的商貿中心。市級商貿中心在舊城區與車站大道,西區有雪山商城與黃龍商...

  • 文章蒼梧一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淩鴻勛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建设过程 城市规划 交通水利

    故中央研究院院士淩鴻勛先生,廣東番禺縣人,民國四年畢業於交通部南洋大學,膺選赴美國橋樑公司實習三年,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回國後歷任南洋大學教授、代理校長、校長、梧州工務局長、各鐵路局長、交通部次長、中國石油公司董事長等職。生前曾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人員訪問,口述生平,由該所作成紀錄。茲摘錄其中一章刋出,以饗讀者。——編者

  • 文章浙遊紀勝(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9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87-09-10
    关键字: 浙江地理 植物 交通水利 名山大川

    (續上期)以上所述,粗陳槪略,其實一丘一壑,一溪一澗,風雲之出沒,花木之興衰,隨時變幻,移步換形。登山自以晴朗爲佳,日映諸峯,一一獻態呈奇;然冒雨看山,亦有葱葱鬱鬱之觀。觀瀑宜在雨後新霽,怒濤傾注,轟雷噴雪,泉山聲色,往往創變。時方淸曉,宿霧未收,山谷平疇,宛若滄海,高峯朶朶,有似羣島,倏隱倏現,頃刻萬狀。或當薄暮,餘光橫照,紫翠重叠,樹色山光,皎潔如畫。陰晴之態互殊,晨夕之觀夐別。若乃月白風淸,四顧蒼茫,對山高與水長,共適性以暢情是良夜不可負也。五、植...

  • 文章談廣西兩千多年前運河——靈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韋永成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广西运河 灵渠 交通水利 史料记载

    閱今年四月廿七日中央日報副刋,中有友好朱光彩兄所寫的「靈渠」談一文,提到我的名字。朱兄早期留學德國習水利,爲國內水利專家,在抗戰勝利後,中央派朱兄主持堵塞黃河決口工程,非常艱鉅,朱兄不眠不休,尤其是朱兄之夫人爲德國人,熱愛中國,陪同朱兄在最後最重要圍塞階段,其夫人親自陪同工人,冒險犯難,以克服此最艱苦之搶堵工程,而竟全功不負中央所付使命,値得吾人欽仰。抗戰初期中央派朱兄赴廣西辦理農田水利,當時我在桂林綏靖公署政訓處任處長。朱兄之文是摘錄:「中原文獻第八卷...

  • 文章西南鐵路系統的背景與前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西南铁路系统 背景 前瞻 交通水利 经济建设

    中國大陸的南昆鐵路全線通車,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日,在貴州省興義市舉行慶祝大會,雲南經濟日報報導這一消息,大題目是「南昆鐵路全線開通運營」,而副題是「打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加速大西南扶貧開發」。在報導前,刊載了一篇該報評論員的一篇短文,正題「大西南樹起一座巍巍豐碑」,副題是「祝賀南昆鐵路勝利通車」。一開始就說:「九十年代第一個寒冷而沸騰的冬天,炸山開路的一聲炮響,喚醒了八十年前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關於『建設中國西南鐵路系統』沉睡的計畫。六萬建設大軍二千五...

  • 文章鉛山通閩古道與關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铅山 赣闽古道 关卡 交通水利 历史集萃

    鉛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武夷山北麓,古代隋以前有兩條通道,經鉛山入閩、浙,一條是由古代洪都(南昌)經鉛山縣境內的佛寨,過雲霽關至福建光澤縣。另一條自洪都經鉛山鵝湖至分水關到崇安。它們曾是贛閩之間重要的商旅黃金通道。這是一條由內陸通江達海的古商道。唐以後,交通日漸發達,據清同治《鉛山縣誌》載,當時鉛山已有四條陸路大道,共二六五華里。五條陸路小道共六六五華里。二條大道均以永平為中心起點,東去四十五華里,至福建建寧府崇安縣溫林關交界。西去一一五里,至福建邵武府...

  • 文章興化文獻叢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建置沿革 地理沿革 交通水利 特产 语言文化

    山海經有「閩在海中」之說,故唐虞之世,自仙遊東南至莆田一帶,海水直灌,莆田只有廣業諸山,出沒於海濱一帶而已。三代以降,因泥沙沖積,逐漸形成平原,然尙未有居民也。漢武帝時,閩越王郢,避漢兵威而南來,歷徒莆田廣業里之越王峯,與夫仙遊東五里處之鷄子城,此爲莆田最古之歷史。遊洋志據漢書朱買臣傳:越王更徒處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澤中——卽今越王峯,內有越王臺——所歷之地,多有遺跡。皆在山中,而不在平原,足徵當時莆仙二邑,尙無平原也。秦漢六朝之世,已有舟楫交通,自...

  • 文章隴東首邑——平涼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金惠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黄土高原 农工产业 历史沿革 交通水利 风土习俗

    ·隴東一帶的黃土高原自蘭州東行,循西蘭公路翻過華家嶺、經靜寧、隆德、華亭,穿越六盤山而抵平涼,一路過來全是乾燥的黃土。這一帶地方的雨水很少,祇有冬季的積雪和秋天的霖雨,纔能給焦枯的植物以必需的滋潤。春夏兩季的雨水最爲稀少,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諺。所有樹木經兩千年來不斷的砍伐,無人補植,極目而視,盡是童山濯濯,確是「有水不見舟,十山九禿頭」,這就是西北黃土高原的實況。黃土高原本是一望無垠的平坦原野,由於常年雨水的冲刷,形成無數條深濶的河谷。河谷一帶的地下水...

  • 文章穀城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羅庸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湖北谷城 地理气候介绍 人口与物产概述 交通水利

    榖城縣地處鄂北、與川、陜、豫三省鄰近,而縣境與襄陽、南漳、保康、房縣、均縣、光化諸縣、及河南之鄧縣比鄰,爲古之「榖伯」舊邦,設縣治後因以「榖城」名,明末流寇張獻忠曾竄至縣境被執。全縣氣候屬大陸氣候,四季分明,以農曆五至七月爲最熱,冬十月迄翌年二月最冷,雨雪不絕,三、四月霉雨霏霏,爲黃梅季節,夏季則時生陣雨。縣境內平原與山區各半,東南區多屬平原,產稻米甚豐,西南、西北屬山地,多產雜糧,殲山(改名:宏勝山)高約一千六百餘公尺,與武當山同脈,爲避暑勝地,老白公...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