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二二八事件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鉴往知来:应该了解二二八事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3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台湾 二二八事件 真相 陈仪

    今年台独及倾绿人士,又一再渲染二二八事件,不断中伤国民党的信誉,不断毁谤蒋故总统的人格和政治操守,误导一般社会大众的思想,乘隙寻衅,造事生非,蕴酿省籍冲突,撕裂族群,后患无穷。我们必须厘清二二八的真相,正本清源,彰显那个年代的真貌,冀能消解历史上的创伤。二二八事件的由来:缉烟事件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七时半左右,台湾省专卖局查缉股职员叶德根、盛铁夫、钟延洲、赵子建、刘超群、傅学通六人与警察大队警员四人来到延平路天马茶房附近时,附近烟贩都闻风逃避,一个

  • 文章白上將崇禧來臺處理「二二八」事件經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二二八事件 白崇禧 处理办法

    事情发生,处理不善,又兼之共产和野心份子从中蛊惑煽动,转瞬酿成巨变,祸国殃民,莫此为甚。白先生对本案的处理,秉持仁爱精神,宽大为怀,不予深究,终能将巨患敉平,而台湾之有今日成就,朝野一心,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享有安和乐利的生活,不无关系,诚如白先生在台南赤嵌楼所题「仰不愧天」四字,正是表示他对二二八事件处理的襟怀,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 文章不敢見光的「二二八資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1期  作者:許承宗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台湾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研究报告 朱浤源

    台湾,而以琉球为目标,裴尔的「台湾民政长官」梦未能实现,但他对台湾念念不忘,裴尔有台湾生活经验,绿营人士从陈隆志到城仲模,对二二八事件和台湾地位的说法都追随裴尔的观点。有关第五个发现,是过去许多人所不敢提及的,因为长老教会南部教会的力量很大,朱浤源表示,长老会是怎么卷入二二八的,仍在调査研究,「问题是长老会不给我们资料」,相关资料收藏在台南的长荣中学,他拜托了很多次,也去了三四次,「一份都看不到」。为何藏起来不让看,其实答案很明显,因为在此时此刻见光仍是阴谋

  • 文章受难与难受——记二二八事件发生前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郎萬法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二二八事件 阿山 受难经过 何金生

    雷池一步。一切按部就班,只要顺从,相安无事。光复之后,多少有些杂乱无章,办事要走门路,要送红包,包工要围标,升官要送礼,钱能通神,贪汚成风,逐渐怨声载道,因而对政府由信心而灰心。有机会反抗,照样随着起哄。于是乎,把大陆来台同胞,不管你是经商、从政、敎学、旅游,不问靑红皂白,一律在排斥之列。更何况幕后还有趁机而入的有心人,在背后煽动、蛊惑、怂恿,说外省人都是来劫收,虽然本省好人仍多,却多半沉默,坏人一个抵十个,二二八事件就这样闹的满城腥风血雨。二、族群注解当年二二八阿山

  • 文章台灣往事「二二八」身歷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逢吉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二二八事件 往事回忆 亲历记录

    飄洋過海 直奔美麗之島四十五年前,我夫婦接受「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敎育處」的禮聘,由漢口經南京轉上海來到臺灣擔任敎育行政工作。起程之前,許多親朋好友都力勸我何必飄洋過海,再度遠離家鄕,長途跋涉到一個陌生的地域工作,並有人還預卜東南方於我不吉不宜。然而我還是毅然匆匆整理行李,抱著滿腔的熱忱和好奇心,直奔臺灣這屹立海嵎的美麗之島。想看看清廷「甲午之役」被迫割讓日本,忍受了五十多年殘酷統治的殖民地生活,遭受壓迫屠殺的臺灣同胞。我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地理課本上就有臺灣地...

  • 文章金錢與權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金钱 权力 台湾政治 二二八事件 贪污受贿

    对台湾国计民生的贡献。想当年台湾光复后,陈仪带了严家淦、孙运璿、任显群等财经人员来台接收。一下飞机,就对接机人员说:「我来做事的,不是来做官的。」当时陈仪要把在台的军队调走,以减轻台湾人民负担与压力。其左右劝阻曰:「台人新附,人心未定,一旦有变,何以应付?」仪曰:「我以至诚爱护台湾人,台湾人绝不会仇视于我,如有意外,我愿做吴凤。」陈仪治理台湾,他的目标是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盘性配合推行,使海岛成为一个眞正的乐园。无奈事实竟有不然者。二二八事件发生,暴乱

  • 文章台灣光復六十週年感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5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日本侵略 台湾光复 二二八事件 六十周年

    平定暴乱,造成二二八事件悲剧,给台胞留下恶劣的印象。民三十八年大陆失守蒋总统率领五十万三军部队退守台湾,为了巩固复兴基地防务,采取戒严措施,对匪谍份子视情节轻重,或监禁或处极刑,其中或有冤屈情事。言论自由、人权受了限制,一般人称之为白色恐怖,自然加深台胞对政府的不满。台湾光复初期,人民普遍贫穷,到了六十年代,民间累积财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所谓「台湾钱淹脚目」。为何在短短二十余年间,造成经济奇蹟,引起世人刮目相看,究其原因有六:㈠中央政府自大陆带来数十吨

  • 文章白崇禧与二二八事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陳三井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二二八事件 对台认识 来台宣慰 善后措施 贡献与局限

    壹、前言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今年二月所公布的「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吿」,对二二八事件发生的背景、各地冲突之扩大、政府之肆应、伤亡与受害情况、当时之救卹等问题,乃至陈仪、柯远芬、彭孟缉、张慕陶、蒋主席等人的责任,均有较多的论述,但于事件发生之后以中央大员身分奉命来台宣慰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则较少触及,对于白氏所扮演的角色因篇幅关系与全书结构所限,亦无暇深论。如众所知,由于大溪档案的公开,其中收录有不少白崇禧、陈仪等人与蒋主席之间的来往文电,对于了解白氏

  • 文章白崇禧部長奉命宣慰臺灣公牘輯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二二八事件 来台宣慰 蒋介石文电

    台湾二二八事件,起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初属查缉私烟细事,继而演成暴乱,蔓延既广,各方受害亦深。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奉国民政府蒋主席命,亲至台湾宣慰,并查明实际情形,权宜处理。是年三月十七日,白公由南京搭乘专机至台北,随赴台湾各地宣慰,并与台湾行政及军事首长会商善后办法,历时半月,于四月二日离台返京覆命。计其奉命至台前后,收发公牍颇多,所呈蒋主席文电尤为重要,兹按原件收发时序辑列如后,绎其义旨,足征当年白公不特完成宣慰任务,而对于台政之改进,亦曾

  • 文章蔣中正是「二二八」元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楊有釗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二二八事件 蒋中正 历史资料 人物事迹 学者观点

    二二八事件」发生时,中正先生人在南京,当时的情况,由庙堂的斗争,到国共的战场火拼,无不惊心动魄,而且各地群众暴动,全国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枯竭,政府内政、外交,在在窘迫,中正先生身处困境,全力应变,自顾尚且不暇,焉有心思处理边陲岛事件。根据现有资料,中正先生不但没有下令杀人,而且还严禁军队报复。二二八事件,五十年过去了,时到今日,某些人仍在一再炒作,日前忽又由立法院通过定为国定假日,即纪念日之意,纪念什么?纪念要不忘记仇恨?抑是要忘记仇恨?说是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